三角形全章教案(整理的)
2.自学要求:学生会对三角形分类;学生明白对于同一事物可采用几种不同的分类标准.
五、交流展示(2)
1.三角形可采用几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如何分类?
2.如何给你所画的这些形状各异的?
六、自主学习(3):
1.自学内容:课本4页探究到例题上;
2.自学要求: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说理.
七、交流展示(3)
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5cm和9cm,求它的周长?
十、巩固练习课本:4页练习
十一、小结
1、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角形进行分类:
3、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定理的推论:_______________。
十二、拓展与探究
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b、c满足(b-2)2+│c-3│=0,
且a为方程│x-4│=2的解,
求△ABC的周长,判断△ABC的形状.
十三、达标检测
1.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
2.下列说法:
(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学法
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具
三角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复习巩固: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9,且周长为奇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个。
3、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3,3,3 B.3,3,6C.3,2,5D.3,2,6
厦门市巷东中学教学设计
年班科设计者:
年月日第周星期授课总课时第课时
课题
11.1.1三角形的边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理解三角形的表示法,分类法以及三边存在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
与
方法
⑴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三边关系的过程,认识三角形这个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提高推理能力。
⑵培养学生数学分类讨论的思想。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2cm和8cm,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住: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为什么?
⑴2,4,7⑵6,12,6⑶7,8,1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过程
与
方法
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及所在直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等都交于一点.
态度
情感
价值观
采用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自己主动参与、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材分析
(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个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cm,12cm,8cmB.6cm,8cm,15cm
C.2.5cm,3cm,5cmD.6.3cm,6.3cm,12.6cm
教具
三角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目标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并从中抽象出三角形。
问题: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三角形的实际例子吗?
二、自主学习(1):
1.自学内容:教材第2页第4―10行文字.
2.自学要求:学生理解边、角、顶点的意义而不是背其定义;让学生感受数学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
4、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为40cm和50cm,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不计接头),则在下列四根木棒中应选取()
A.10cm长的木棒B.40cm长的木棒C.90cm长的木棒D.100cm长的木棒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4cm,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____.若x是奇数,则x的值是______;这样的三角形有______个;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______;这样的三角形又有________个.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
A.12 B.12或15 C.15 D.15或18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周长为16,求另一边长.
十四、布置作业:课本8页1、2、6、7。
教学反思
厦门市巷东中学教学设计
年班科设计者:
年月日第周星期授课总课时第课时
课题
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态度
情感
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运用几何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能力,体会三角形知识的应用价值。
⑵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教学策略
教法
讲练结合
学法
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八、自主学习(4):
1.自学内容:课本3页例题;
2.自学要求: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密性。1能否利用代数中方程思想解决几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问题。2能否用分类讨论方法解决问题。3求出三边后还需用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检验。
九、交流展示(4)
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4cm和9cm,求它的周长?
三、交流展示(1):
1: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用几何符号表示你所画的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边、角?
3、现实生活中,你看到一些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你能画出吗?
四、自主学习(2):
1.自学内容:课本2页第11行到64页‘探究‘上;
重点
(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工具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与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难点
(1)三角形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区别,三角形的高与垂线的区别.
(2)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3)不同的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
教学策略
教法
引导自主学习同时注意讲练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