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学基础题库

商品学基础题库

商品学基础题库1.什么是商品学?研究商品的分类体系,进行商品的鉴定和检验,说明商品的产地、性质、使用和保养以及最重要的市场;叙述商品的制造方法和生产工艺,阐明商品品种的价格和质量,介绍商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2.商品的基本属性包含哪几方面?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两者是统一体。

3.商品学是怎样产生的?商品学最早产生于德国。

18世纪初,德国的工业迅速发展,许多工厂将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出口工业品;从而扩大了原材料与工业品商品的贸易。

这就要求商人必须具有系统的商品知识,否则难以胜任贸易工作。

因此,当时对商业教育提出了系统讲授商品知识的要求,以提高青年商人的业务素质。

4.我国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要研究商品的实用价值,还要研究商品的审美价值;不仅要研究商品本身自然属性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还要研究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影响。

5.我国商品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商品质量。

商品学从研究商品质量的形成、检验和维护,发展到研究商品质量的形成、评价、管埋、维护、实现和再生的全过程,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思想和方法。

6.怎样理解商品的构成?商品的整体可以看成由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三个层面构成。

7.商品分类的作用是什么?有利于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商品经营管理与消费者选购有利于商品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以及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有利于组织商品生产和流通,提高商业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8.商品分类的方法有哪几种?结合商品实例与所学的分类标志和分类方法,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

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以商品的原材料作为分类以商品的加工工艺作为分类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建立商品分类体系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线分类法,另一种是面分类法9.商品目录的种类都有哪些?按商品用途的不同,可编制的目录有食品商品目录、纺织品商品目录、家电商品目录、化工原料商品目录等;按管理权限的不同,可编制的目录有一类商品目录、二类商品目录、三类商品目录;按编制对象的不同,可编制工业产品目录、贸易商品目录和进出口商品目录;按适用范围的不同,可编制的目录有国际商品目录、国家商品目录、部门商品目录、企业商品目录等。

10.商品编码在实际生活中都运用在哪些方面?对社会生活有何重要意义?邮政、银行、连锁店、图书馆、交通运输及各大企事业单位等商品分类与代码共同构成了商品目录的完整内容。

使用商品代码,是为了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计划、统计、物价管理及核算工作,简化业务手续;使用商品代码还有利于记忆、清点商品,便于实现现代化管理;对于容易混淆的商品名称,使用商品代码可以避免出差错。

11.商品编码应遵循哪些原则?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1)唯一性原则。

(2)可扩性原则。

(3)稳定性原则。

(4)层次性原则。

(5)简明性原则。

(6)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

(7)可操作性。

商品标志代码的编制原则(1)唯一性原则。

(2)稳定性原则。

(3)无含义性原则。

12.商品编码有哪几种方法?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方法(1)顺序编码法。

(2)层次编码法。

(3)平行编码法。

(4)混合编码法。

商品标志代码的编制方法(1)EAN/UCC-13代码。

(2)EAN/UCC-8代码。

(3)UCC-12代码。

(4)EAN/UCC-14代码。

13.食品的成分由哪些部分组成?食品中主要是六大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14.纺织纤维是如何分类的?什么是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习惯上,纤维按其来源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天然纤维(1)棉纤维。

(2)麻纤维。

(3)蚕丝。

(4)毛纤维。

化学纤维(1)人造纤维(2)合成纤维15.数码相机的特性都有哪些?(1)拍照之后可以立即看到图片,从而提供了对不满意的作品立刻重拍的可能性,减少了遗憾的发生。

(2)只需为那些想冲洗的照片付费,其他不需要的照片可以删除。

(3)色彩还原和色彩范围不再依赖胶卷的质量。

(4)感光度也不再因胶卷而固定,光电转换芯片能提供多种感光度选择。

16.不锈钢制品的质量特性包含哪些方面?不锈钢具有质轻、受热快,耐酸碱和抗腐蚀等特点。

17.肥皂的感官质量要求都有什么?(1)外观。

(2)色泽。

(3)形状。

(4)气味。

18.商品质量的特性有哪些?一般来说,表示某种商品的质量可以用多种质量特性,有时常常要用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或更多。

虽然每种质量特性对商品质量都有一定的贡献,但其重要程度却不同,并且随着用途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19.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服务性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一般而言,如果把各种质量要求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使用性、安全卫生性、寿命周期、可信性、经济性、审美性、信息性、环境友好性等。

对服务性商品的要求(1)功能性。

(2)时间性。

(3)文明性。

(4)安全性。

(5)舒适性。

(6)经济性。

20.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一)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二)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三)使用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使用范围和条件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废弃处理21.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哪几方面?试给以简要说明。

一、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全员的含义是企业全体人员都要参与,人人有责,即上至最高管理者下到所有员工都参加质量管理,分担一定的责任。

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包括从市场调查开始,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直到产品使用寿命结束为止的全过程(质量环的12个环节)。

三、全面质量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对各个方面的质量进行的管理。

四、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不能把工作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需要全社会的重视,需要质量立法、认证和监督,进行宏观上的控制引导,即需要全社会的推动。

五、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科学的、多种多样的管理方法需要把这一系列的因素系统的控制起来,全面管理好,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光靠单一的管理方法是不行的。

2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PDCA循环基本方法。

一.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

PDCA的8个步骤。

①分析现状,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③分析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④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⑤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⑥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⑦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⑧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二.统计质量控制23.什么是商品标准?什么是商品标准化?商品标准是对商品质量以及与质量有关的各个方面(如商品的品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储存条件等)所作的统一技术规定,是评定、监督和维护商品质量的准则和依据。

商品标准化是指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制定、发布以及实施商品标准的活动。

24.简述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和通用化形式的主要内容。

简化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商品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满足一定需要的商品标准化形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产品品种规格的简化;原材料品种规格的简化;工艺装备品种规格的简化;零部件的简化。

在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简化,去点不必要的商品类型以及同类商品中多余的、重复的和低功能的商品品种,使商品的功能增加,性能提高,品种构成合理,趋于优化和形成系列,从而为新的商品类型、品种、规格的出现清扫障碍,为商品多样化的发展进步和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创造条件。

统一化统一化是把同类商品两种以上的表现形式合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商品标准化的形式。

统一化有两类,一类是绝对的统一,另一类是相对的统一。

通用化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

通用化的一般方法是:在商品系列设计时要全面分析商品的基本系列和变型系列中零部件的共性与个性,从中选择具有共性的零部件为通用件或标准件;在单独设计某一商品时,尽量采用已有的通用件;新设计零部件时,充分考虑到能为以后的新商品所采用,逐渐发展为通用件或标准件;对现有商品进行革新改造时,可根据生产、使用、维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将可以通用的零部件经过分析、试验达到通用,这也是对老商品革新改造的一项内容。

25.如何评价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是相对值,表示劳动的有效性,揭示比率、效率的关系。

标准化的经济效益是一个绝对值,表明收益的大小。

标准化的经济效果的评价常采用直接比较法和动态分析法。

直接比较法是按国家规定的16项主要指标进行评价,动态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效益和费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时间因素的分析,确定最佳经济效益。

对于评价标准化经济效果这方面,我国制定和颁布了国家标准《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GB 3533.1—98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论证方法》(GB 3533.2—1984)和《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GB 3533.3—1984)。

26.什么是商品质量认证?其认证的种类和方式有哪几种?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它技术规范的活动。

从认证的法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强制认证和自愿认证从认证的范围来看,可分为国家认证、区域认证和国际认证三种从认证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两类商品质量认证的主要方式(1)型式试验。

(2)型式试验加市场抽样检验。

(3)型式试验加供方抽样检验。

(4)型式试验加市场抽样和供方抽样检验。

(5)型式试验加上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再加上分别对供方和市场的抽样检验。

(6)只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认可。

(7))批量检验。

(8)百分之百检验。

27.商品质量认证的意义有哪些?提高供方的质量信誉促进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少社会重复检验和检查费用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28.商品质量认证实施的一般程序有哪些?(1)申请认证的企业,要按照认证章程的有关规定,向认证机构提交质量认证申请书及附件。

(2)认证机构对申请书籍附件进行审查,并派员到企业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面审查,同时提出审查报告。

(3)审查合格后,对商品进行抽样检验,由认证机构认可的检验单位提供商品检验报告。

(4)上述各项合格后,为申请企业颁发认证合格证明文件(包括认证书和认证标志)。

(5)定期对已取得认证的去也质量保证体系及商品质量进行复检和抽查,对国外企业,根据双边协议、多边协议规定的质量要求,可以委托国外认证机构代理。

(6)对质量保证体系复查及监督检验的商品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撤销认证合格证明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