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 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 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H i s t o r y o f t h e F o r e i g n L i t e r a t u r e)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中文系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三年级学时:72编者:张世君教授1.教学规定《外国文学史》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三年级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

每周4学时,一学期18周。

大学三年级开设。

考试为闭卷考试,分A、B卷。

本课程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点·外国文学教研室承担。

关于资源共享课学时的说明:作为资源共享课,本课程的教学录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时分配比例是1:1。

即36节录像课+36节自主学习=72学时。

在36节录像课之外,第11章还有5讲文本分析录像课。

所涉及的作家有4讲包含在前面的36节录像课中的19世纪文学里。

之所以单独提取出5讲文本分析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外国文学史,学会细读文本,欣赏、分析、评论外国文学作品,掌握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和视角,提供一种示范性的案例分析。

相对于72学时之外多出的5学时文本分析方法论教学录像,可以看作是本课程派发的一个“福利”,供有兴趣和需求的学生、听众学习与分享。

2.教材选用与建设主教材:张世君著《外国文学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辅助教材:张世君著《外国文学史多媒体课件》,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

3.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与数字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课堂教学采用电子教案,课后学生自主学习采用网络课程。

在课程的讲授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超越课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坊活动,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提供的拓展学习资源和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并以撰写论文、课堂演剧、制作多媒体汇报作品来呈现其学习成果。

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点击鼠标,旋转课堂,让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文学知识变为具体的图像,隐含的思想变为直观把握;化繁为简,把复杂变简单;生动活泼,把枯燥呆板的文学史资料变为动感的视觉、听觉艺术。

在讲授外国文学史的时候,为勾勒出一个简略的电影改编史、音乐史、歌剧史、建筑史、绘画史的线索,绘声绘影,图文并茂,让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在快乐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阅读文学原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践性教学设计思想建立教学工作坊,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

学生通过教学工作坊活动进行自主发现和知识重构的参与式学习。

教学工作坊的具体活动如下:一是强化专业基础的训练,要求学生写作外国文学论文。

二是开展课堂剧演出,把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和实践表演相结合。

学生改编世界文学名著,演出世界文学名著。

三是强调现代信息教育的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做外国文学多媒体作品,课堂展示,交互学习。

5.教学目标快乐学习,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点,提高学生外国文学素养;开拓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能力,写作外国文学论文;课堂演剧,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创新能力;学会动手,掌握多媒体技术。

中外文学比较,通过观照外国文学和外来文化,为繁荣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提供一个参照系。

6.课程特色有声有色,绘声绘影,建构视听外国文学史:积极探索,创新教学,形成有声有色,绘声绘影,视、听、读、写、做、编、演融为一体的视听外国文学史。

视:观看电影改编和美术作品,外国文学视听化。

充分利用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电影改编视听资源、西方美术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视听资源,以及中国文化视听资源,将传统文字外国文学史教学变为视听外国文学史。

听:欣赏音乐歌剧作品,回响外国文学天籁。

充分利用西方音乐和歌剧改编视听资源,改变传统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外国文学音乐殿堂的氛围。

读:阅读经典名著,把握外国文学精髓。

按照外国文学史的演化规律,系统阅读外国文学3000年的经典名著,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

写:撰写外国文学论文,提高研究水平。

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撰写外国文学论文,为深入研究打下学术基础,为写作毕业论文做准备。

做:演出课堂剧,挖掘艺术才艺,制作多媒体作品,增强信息素养。

学以致用,人人动手,将课程内容用新媒体技术表现出来,制作多媒体教学作品,课堂展示,协作学习。

编:改编外国文学名著,重新诠释外国文学作品。

学习编剧,抓住外国文学原著的关键元素,进行戏剧改编的再创造,突出原著跨时代的母题意义和全人类性的普遍现象。

演:演出外国文学课堂剧,与外国文学人物生活在一起。

人人参与演出,展示才艺,体验角色,使外国文学充满现实生活感。

整合跨学科资源,深化外国文学史教学的互文性研究:本课程在跨学科的平台上整合外国文学史的相关资源,包括电影改编的视觉资源、西方音乐歌剧视听资源、西方美术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视觉资源、中国文化视觉资源,以及制作语言表述的视觉图。

通过探讨外国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的互文性,与歌剧改编的互文性,与美术作品的互文性,艺术虚构与科学真实的互文性,拓展和深化外国文学史教学。

快乐学习,轻松掌握外国文学知识点,愉快感受外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7.课程知识点文学思潮流派:古希腊罗马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原型:希腊神话原型和圣经神话原型。

文体分类:诗歌、戏剧、小说三大类。

文学史母题:爱情、死亡、复仇、寻找、追求等。

重要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莫里哀、歌德、拜伦、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哈代、勃朗特姐妹、果戈理、陀思托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萨特、马尔克斯等。

文本分析:《伊利亚特》、《奥德赛》、《神曲》《堂吉诃德》、《巨人传》、《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高老头》、《德伯家的苔丝》、《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追忆逝水年华》等。

8.教学内容第一章古代文学学习本章,认识和掌握西方文学源头的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产生发展情况。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首创精神。

古希腊文学发明了西方文学的主要体裁,神话史诗中的很多故事成为古典神话原型,形成了西方文学的传统。

古希腊文学开创了世俗文学、口语型文学、叙事文学和重智文学传统,体现了商业文化、世俗人本文化和狂欢化精神。

圣经文学属于东方文学,但圣经是西方文学的书面源头,对西方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圣经文学的很多内容成为宗教神话原型,圣经对人类精神信仰的贡献不容忽视。

为此本章也讲授圣经文学。

第一节古代文化本节是古代文化概述,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产生的文化条件,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传统的影响。

考古对认识古代文化与文学的作用。

古希腊是欧洲文学的发祥地,有利的地理位置方便古希腊人学习东方文化并输出自己的文化,雅典民主制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西方人的重视与提倡,使希腊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第二节古代文学本节是古代文学概述,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发展阶段及主要文学成就。

认识古希腊罗马文学开创的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古希腊文学创造了西方文学的主要体裁,如史诗、教谕诗、抒情诗、田园诗、悲剧、喜剧、演说、对话录、文学评论、传记、传奇和寓言等,对西方文学传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罗马文学从继承古希腊文学而来,对欧洲文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三节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又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它本是民间口头文学,而非一部完整的作品,散见于古代希腊各种文献中。

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前俄林波斯神系、俄林波斯神系)和英雄传说,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俄林波斯神系是指居住在俄林波斯山,宙斯为众神之父的神的大家庭的故事。

比较世界各国造人神话,希腊神话肯定人类从肉体到精神的完美,把身心的健美集中在神的塑造上,不仅躯体优美,面貌俊秀,而且跟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充满人情美,人性美。

希腊神话具有爱智的特点,崇拜知识,探求自然和人性的奥秘。

担任各种职司的诸神,就是多种多样的文化创造者。

第四节荷马史诗学习本节,可以了解荷马史诗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理解古代的战争观念、英雄观念和道德观念,认识史诗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伊利亚特》属于战争史诗,描写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当时的时代风气具有尚武精神,战争没有今人的道德观念。

《奥德赛》属于漂流史诗,描写战后奥德修斯回家海上漂流历险的故事。

他的漂流形成了西方最早描写个人经历作品的旅程文学传统。

两部史诗形成西方叙事文学的传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两部史诗都是英雄史诗,根据荷马史诗改编的电影从不同角度表现了3000年前的英雄故事。

第五节希腊戏剧戏剧文学是继抒情诗和史诗之后形成的第三类文学体裁。

在西方,它虽然脱胎于史诗,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了自己的特征,并逐渐与抒情诗和史诗划清了界限。

它们之间的界限就是剧本必须戏剧化。

所谓戏剧化,就是化为人物直观的动作。

通过人物直观的动作把事件过程再现于观众的面前。

希腊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

希腊悲剧并非表现悲哀,而是显示它的悲剧精神:崇高严肃,具有悲壮之美。

悲剧主角是令人尊敬或同情的人物,具有英雄性。

其高贵品质和斗争精神给人鼓舞力量。

希腊悲剧主要源于对酒神的祭祀,又称酒神颂。

喜剧的最大批判武器是笑。

喜剧冲突的解决比较轻松,节奏轻快。

希腊喜剧源于酒神仪式和生殖崇拜。

比较中西戏剧,西方传统戏剧以话剧为主。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是阿里斯托芬。

他们的戏剧创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社会生活。

第六节希腊神话原型古希腊文学以神话原型的力量影响着后世西方文学。

希腊神话原型属于世俗神话原型,包括女性神话原型、男性神话原型、英雄原型、漂流原型、寻找原型、父子冲突原型、母子冲突原型、两性冲突原型等,形成了西方文学的母题。

掌握各种原型的源头现象和特点,了解文学原型与文学传统的关系及发展脉络。

第七节希腊文学传统本节是对古希腊文学开创的西方文学传统的总结,认识文学传统的力量,了解希腊文学对后世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

古希腊文学开创了西方文学的世俗文学传统、口语型文学传统、叙事文学传统和重智文学传统,在后世西方文学中得到发扬。

第八节圣经文学本节学习圣经文学。

圣经是宗教教义,又是宗教文学作品,特别是《旧约》。

《旧约》是古代东方希伯来文学,它是欧美文学的书面源头。

故在古代文学中专节讲述圣经文学。

本节的知识点是了解《旧约》文学的基本内容,圣经文学对欧美文学的影响,圣经文化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