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

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


问题10 你
能从图中分析
0.50
0.40
出样本的哪些
0.30
信息?
0.20
0.10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月平均用水量/t
问题 你认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优缺点 是什么?
26
例: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
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 水量标准a , 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 过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左闭右开区间 , 最后一组取闭区间 四、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五、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纵轴表示
频率/组距)
知识探究(二):频率分布直方图
思考1:为了直观反映样本数据在各组中的
分布情况,我们将上述频率分布表中的有关 信息用下面的图形表示: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各小长方形的宽度和高度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3、 初中时我们学习过样本的频率分布,包括频数、 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
随机抽样是收集数据的方法,如何通过 样本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估计总体的基 本特征,即用样本估计总体,是我们需 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二、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般有两种方法:
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 分布
解: (4)列频数分布表:
分组 22.5~ 24.5~ 26.5~ 28.5~ 30.5~ 合计 24.5 26.5 28.5 30.5 32.5
频数记录
频数
2
3
8
4
3 20
例题:已知一个样本:27,23,25,27,29,
31,27,30,32,21,28,26,27,29, 28,24,26,27,28,30。 列出频数分布表, 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解: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0.20 0.16
0.10 0.08
0.12 0.08 0.04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月平均用水量/t
小长方形的面积=
组距×
频率 =
频率
组距
分组 [0, 0.5) [0.5, 1) [1, 1.5) [1.5, 2) [2, 2.5) [2.5, 3) [3, 3.5) [3.5, 4) [4, 4.5]
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制作频数分布表
先将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 段学生出现的频数,填入表20.1.2.
表20.1.2
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表20.1.2
79.5分到89.5分 这个分数段的学 生数最多
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90分以上 的同学较 少
显然:这个例子与前面抛掷硬币的问题是不同的,这 里的总体可以在一个实数区间取值,称为连续型总体。 样本的频率分布表示形式有:
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1.极差: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的差称为极差
0.2~4.3
2.确定组距,组数:.如果将上述 100个数据按组距为0.5进行分组, 那么这些数据共分为多少组?
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则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 占比例的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 布的规律,它可以使我们看到整个样 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
画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按 以下的步骤进行:
一、求极差,即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二、决定组距与组数 :组距=极差/组数 三、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
正确的是( D )
A. 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 B. 表示某数的频率 C. 表示该组上的个体数与组距的比值 D. 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与组距
的比值
2.学校为了调查学生 在课外读物方面的支出 况,抽出了一个容量为
n的样本,其频率分布
直方图如右图所示,其
中支出在[5 0, 6 0 ) 元的
解:(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32-23=9
(2)决定组距为2, 因为9/2=4.5,所以组数为5
(3)决定分点: 22.5~24.5,24.5~26.5, 26.5~28.5,28.5~30.5,30.5~32.5.
例题:已知一个样本:27,23,25,27,29,
31,27,30,32,21,28,26,27,29, 28,24,26,27,28,30。 列出频数分布表, 并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月均用水量/t
各小长方形的面积=对应频率
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1
必修3实验
小结:
步骤 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极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将数据分组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以面积的形式反映了数据落在 各个小组的频率的大小.
应用举例:
例1.关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高说法,
(4.3-0.2)÷0.5=8.2
1.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 的差) 4.3 - 0.2 = 4.1
2.决定组距与组数 组数:将数据分组,当数据在100个
以内时,按数据多少常分5-12组。
组距: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距离,
极差
组数= 组距 =
4.1 0.5
=
8.2
3.将数据分组
[0,0.5 ),[0.5,1 ),…,[4,4.5]
频数
8
6
4
2
0 22.5 24.5 26.5 28.5 30.5 32.5 数据
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 63,84,91,53,69,81,61,69, 91,78,75,81,80,67,76,81, 79,94,61,69,89,70,70,87, 81,86,90,88,85,67,71,82, 87,75,87,95,53,65,74,77.
[40,50), 2;[50,60),3;
[60,70),10;[70,80),15;
[80,90),12;[90,100),8;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估计成绩在[60,90)分的学生比例。
2.是用样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 数、标准差等)估计总体特征。
通过抽样,我们获得了100位居民某年的月 平均用水量(单位:t) ,如下表:
思考:由上表,大家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3.1 2.5 2.0 2.0 1.5 1.0 1.6 1.8 1.9 1.6 3.4 2.6 2.2 2.2 1.5 1.2 0.2 0.4 0.3 0.4 3.2 2.7 2.3 2.1 1.6 1.2 3.7 1.5 0.5 3.8 3.3 2.8 2.3 2.2 1.7 1.3 3.6 1.7 0.6 4.1 3.2 2.9 2.4 2.3 1.8 1.4 3.5 1.9 0.8 4.3 3.0 2.9 2.4 2.4 1.9 1.3 1.4 1.8 0.7 2.0 2.5 2.8 2.3 2.3 1.8 1.3 1.3 1.6 0.9 2.3 2.6 2.7 2.4 2.1 1.7 1.4 1.2 1.5 0.5 2.4 2.5 2.6 2.3 2.1 1.6 1.0 1.0 1.7 0.8 2.4 2.8 2.5 2.2 2.0 1.5 1.0 1.2 1.8 0.6 2.2
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不及格的 学生数最 少!!!
绘制频数折线图
将直方图中每个小 长方形上面一条边 的中点顺次连结起 来,即可得到频数 折线图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 布估计总体分布
1、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
2、前面我们学过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要注意这几种抽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分组 [0,0.5) [0.5,1) [1,1.5) [1.5,2) [2,2.5) [2.5,3) [3,3.5) [3.5,4) [4,4.5]
合计
频数累计
频数
4

8
正正正
15
正 正 正 正 22
正 正 正 正 正 25
正正
14
正一
6
4
2
100
频率 0.04 0.08 0.15 0.22 0.25 0.14 0.06 0.04 0.02 1.00
4.列频率分布表 100位居民月平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表
频数=样本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个数 频率=频数÷样本容量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组距
注意:
① 这里的纵坐标不是频率, 而是频率/组距;
0.50 0.40
0.50 ② 某个区间上的频率用
0.44
这个区间矩形的面积表示;
0.30
0.30
0.28
直方图
3 将数据分组,决定分点:以组距为 0.5进行分组,上述100个数据共分为9组, 各组数据的取值范围可以如何设定?
[0,0.5),[0.5,1),[1,1.5), …,[4,4.5].
4 画频率分布表:如何统计上述100个数 据在各组中的频数?如何计算样本数据 在各组中的频率?你能将这些数据用表 格反映出来吗?
合计
频率
频率/组距
0.04
0.08
0.15 0.50 0.22 0.40
0.25 0.30
0.14 0.20
0.06 0.10
0.04
0.02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1
月平均用水量/t
问题 如果当地政府希望使80% 以上的居
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出标准,根据频率分
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你能对制定月用
0.06 0.10
0.04
0.02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