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卉生产技术 2环境因子

花卉生产技术 2环境因子

3. 同一器官不同发育阶段生长温度的三基点也不同
(水仙:花梗生长初期最适温度为30℃;刚从鳞茎露头时为11℃; 鳞茎外伸出2-3厘米时为9℃)
1、在花卉栽培中,地温和气温具有同等 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最适地温为当时昼夜气温平 均数
气温很低,一般地温比气温高5℃左右为 最好
2、昼夜温差在适当范围内利于植物生长。 一般3-5度左右。
不同花卉对光照的反应不同,多数花卉在光照充足时 生长健壮,花大色艳,花多,花香浓郁。(阴性花除 外)
花卉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阳性花卉:喜强光,不
阴性花卉:害怕强光,具较强的耐阴能力,在适度隐 蔽条件下生长良好。主要是一些观叶花卉和少数观花 花卉
(4) 腐叶土
落叶和园土加肥堆沤而成
秋季收集落叶,以落叶阔叶树最好如槐树、柳树。针叶树及常
绿阔叶树的叶子,多革质,不易腐烂,草本植物的叶子质地太 幼嫩,禾本科等植物的老硬茎、叶,均不易用。
特点:
1. 肥力较足,含腐殖质丰富 2. 疏松、通气、排水性能良好 3. 生物碱含量较高,呈微碱性 腐殖质本身能吸收大量水分,可以保持土壤
1、培养土成分
⑴ 园土
取自菜园、果园或种过豆科作物的表层土壤
特点:
1. 具有一定的肥力和良好的团粒结构 2. 缺水时表层易板结,湿时透气透水性差
( 2) 泥炭土:是由泥炭藓炭化而成。
泥炭是指在过度潮湿和通气不良的沼泽地里堆积下来的植物 残体,经过不同程度的分解(或腐烂)所形成的褐色、棕色 或黑色的沉积物的统称。
高温对花卉的伤害及防治办法
1. 搭荫棚,遮住过 强的光照
2. 及时浇水,补充 失去的水分
3. 叶面喷水可直接 降温
4. 加强通风,带走 部分热量
第二节 光照
(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二) 光照时间对花卉的影响 (三) 光质对花卉的影响
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强度依地理位置(纬度)、地势高低(海拔)、 季节及云量、雨量多少的不同而变化。
第一节 温度
二、花卉对温度的要求
1、耐寒性花卉
➢ 多数原产于寒带或温带地区
包括露地二年生草本花卉、部分宿根、球根花卉和落叶阔叶 及常绿针叶木本花卉 如蜀葵、玉簪、金银花、丁香、龙柏等
➢ 此类花卉抗寒力强,一般可以忍耐0℃以 上的低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能够露 地自然越冬
2、半耐寒性花卉
➢原产温带较暖地区
特点: 1. 根系发达
2. 肉质植物体能贮存大量水分 3. 叶硬质刺状、膜鞘状或完全退化
浇水原则: 宁干勿湿
2.半旱生花卉
• 山茶、杜鹃、白兰、天门冬、梅花及常绿针
叶植物等
• 浇水原则: 干透浇透
4、湿生花卉
原产地:
热带雨林 山涧溪旁 空气湿度大
浇水原则:
宁湿勿干 水仙、龟背竹,马蹄莲、海芋、合果芋、绿萝、 等
兰花、文竹、玉簪、八仙花、一叶兰、万年青、蕨类等
➢ 其中一些花卉可以较长时间地在室内陈设(室内花卉)
3、中性花卉
➢ 光照强度的要求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它们既不很耐荫,又怕夏季强光直射 杜鹃、山茶、白兰花、栀子、倒挂金钟等 夏季需遮光,立秋后置阳光充足处养护管理。
➢ 花卉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年龄和环境条件的改变会相应地变化(较大)
光照长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长度是指一天中日出到日落的时数。光照长度影响一些 花卉的休眠、球根形成、节间长短、叶片发育、成花过程、 花青素形成等过程。
1. 光照长度影响一些花卉的营养繁殖 在长日照条件下,落地生根属植物叶缘上易产生小植
株,虎耳草叶腋易抽生出匍匍茎;而一些球根花卉的块根、 块茎,如大丽花、球根秋海棠,易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 2. 光照长度影响花卉的冬季休眠 3. 光照长度决定一些花卉的成花过程
较长时间的湿润状态,不易干燥
(5)河沙、面沙:河床的冲积土,不含杂质,但养分含 量不高,宜干旱。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宜发芽出苗。
土壤颗粒间隙大,土壤容重小;通透性强 ,排水好;保水 保肥力差;土壤温度变化大。有机质含量低。花卉观赏栽 培中主要适用于花卉的扦插繁殖和黏重土的改良;适合球 根花卉和耐干旱的多肉植物生长。
(6)山泥
阔叶或针叶树下相对腐熟的土壤。疏松、质轻、排水 透气性好,PH-6.0-6.5,微酸,适合喜酸花卉。
(7)塘泥 池塘中的沉积土。
总结
(一)依花卉对水量的需求不同分五种类型: 旱生花卉:植物根系发达,叶退化,能忍受长期干旱。浇水原则宁 干勿湿。 半旱生花卉:叶片多呈革质、蜡质状、针状、片状或具有大量茸毛, 如山茶、杜鹃、白兰、天门冬、梅花等。浇水原则是干透浇透。 中生花卉:根系及输导系统均较发达,不能忍受过干和过湿的条件。 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 湿生花卉:多原产于热带雨林或山涧溪旁,喜空气湿度大。如喜阴 的 海芋、龟背竹、合果芋、绿萝、水仙、燕子花、花菖蒲等。 浇 水原则是宁湿勿干。 水生花卉:生长在水中,根或茎一般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在水面 以上的叶片大,在水中的叶片小。
一品红、菊花:夏季长日照 环境下只进行营养生长,入 秋后,日照时间减少到10-11 小时开始进行花芽分化
多数在秋、冬季节开花 的花卉属于短日照花卉
3、日中性花卉
对日照时间不敏 感,只要温度合 适,一年四季都 能开花
如月季、扶桑、 天竺葵、美人蕉 香石竹、矮牵牛、 百日草等
三、光质对花卉的影响
作业
1、由光照强度可将花卉分为哪几类?分别举两例加以 说明。
2、由光照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花卉分为几类,各举两例 加以说明。
3、本地植物中,属于光性种子的有哪些?属于嫌光种 子的有哪些?
4、如何利用光照来调节花期? 5、光照强弱对开花有什么影响?
第三节 水分
一、不同花卉对水分的需求
1、耐旱花卉 原产地: 多数原产于热带干旱或沙漠地区
(一)温度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三基点温度: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一般情况下,植物各部分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
1. 植物种类不同,对最适及界限温度的要求不同
(产地自然条件温度)(雪莲与仙人掌)
2.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生长温度的三基点也有差异
(梅、桃、连翘等当营养器官尚未生长时,繁殖器官已发育开花 )
➢ 长 波 光(波长640-2600nm) ➢ 短 波 光(波长390-470nm) ➢ 极短波光(波长300-390nm)
1. 长波光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纵高生长 2. 短波光可以促进植物分蘖,抑制植物伸长 3. 极短波光则与花卉的色彩有密切关系,特别是
对色素的前体物质的形成影响很大
豹纹
柳兰
二、光周期对花卉的影响
由花卉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将花卉分为: 1、短日照花卉 2、长日照花卉 3、中是照花卉
一天中昼夜长短的规律 性变化对植物开花结实的影
响称为光周期现象。
光期长的昼夜叫长日照,光 期短的昼夜叫短日照。
光周期的感 受部位多是
叶片
成花素从叶 片通过茎传 到芽,诱导
成花。
光敏色素 是感受光 周期刺激 的物质, 可以触发 开花刺激 物的合成
✓忌讳叶面积水的花卉不可喷水:大岩桐、非洲紫罗兰、 荷包花、非洲菊、仙客来等 ✓附生兰分株或移栽后至生出新根前不能浇水或浸水 ,只 可喷水增湿
第四节 土壤与肥料
一、土壤
➢ 疏松、透气,满足根系呼吸 ➢ 水分渗透性能良好,不积水 ➢ 固持水分和养分,不断供应花卉生长发育 ➢ 培养土的酸碱度适应花卉的生态要求 ➢ 不允许有害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滋生和混入
二、光照时间对花卉的影响
1、长日照花卉
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间必须在某一特定的临界日 长以上,才能正常地形成花芽和开花。(12小 时以上)
如:唐菖蒲、令箭荷花、风铃 草类、天竺葵、大岩桐等。
一般以春末和夏季为自然花 期的花卉是长日照花卉
2、短日照花卉
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某一临界日长才能进 行花芽分化和正常开花
➢耐寒力介于耐寒与 不耐寒性花卉之间
➢我国长江流域能露 地安全越冬
➢北方地区稍加保护 也可露地越冬
三色堇、雏菊、金鱼草、金盏菊、牡 丹、棕榈、夹竹桃、桂花、广玉兰等
3、不耐寒性花卉
➢ 原产于热带 及亚热带地区
➢ 生长期间需要高温,不能忍受0℃以下的低温
其中一些种类不能忍受5 ℃的低温
一串红、鸡冠花、百日草、一品红、文竹、扶桑、变 叶木、橡皮树、南洋杉、刺桐等
1)褐泥炭:是炭化年代不久的泥炭,呈黄褐色,含多量 有机质,呈酸性反应。是温室扦插的良好床土。
2)黑泥炭:是炭化年代较久的泥炭,呈黑色,含有机 质较少,呈微酸性或中性反应。
⑶ 松针土
1. 丰富氮磷钾 2. 较低pH值 3. 腐殖质多
⑷ 河沙
1. 颗粒较粗,不含杂质 2. 透气和排水性能良好 3. 不具有团粒结构,没有肥力
花卉栽培
花卉与环境因子
花卉生长
影响 适应
光、温、水、土、气……
❖温度(气温、地温) ❖光照(强度、时间) ❖水分(空气湿度、土壤湿度) ❖土壤(组成、物理性、pH值) ❖空气(氧气、CO2、HF等)
第一节 温度
一、温度对花卉生长和发育影响
➢ 影响着花卉的地理分布 ➢ 制约花卉的同化、吸收、呼吸等生理活动 ➢ 原产地不同,种类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同一花卉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
中性花卉:既不很耐阴,又害怕强光生长发育 有些花卉对光照的要求因季节而不同,如仙客来、
大岩桐、君子兰、天竺葵、倒挂金钟等夏季需要适当 遮荫,但冬天又需要阳光充足。 同一种花卉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光照的要 求也不一样
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1、阳性花卉
➢ 喜强光,不耐蔽荫 ✓ 阳光充足: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发挥最好的 观赏价值 ✓ 光照不足:枝条纤细,叶片黄瘦,花小而不 艳,香味不浓,开花不良或不能开花 ✓热带及温带、高原南坡及高山阳面,多为一 两年生露地花卉及多数球根及木本和多肉多桨 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