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卉与环境因子

花卉与环境因子

露地安全越冬的花卉。如三色堇、郁金香。
2、半耐寒性花卉:能耐轻微霜冻, - 5℃以上
一般能露地安全越冬。如桂花、栀子等。
3、不耐寒性花卉:在北方不能露地越冬,10℃
的环境才能安全越冬。如大丽花、 美人蕉等。
三、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温度三基点:最低温度( 4℃ )、最适 温度、最高温度( 36℃ ) 由于原产地气候型的不同,温度的三基点不同:
磷肥如过磷酸钙、KH2PO4;
(5)过量病状:产生拮抗作用,影响对N、 K、Fe、Zn、Cu的吸收。
3、钾(K):
(1)主要分布:幼嫩组织;eg:嫩梢尖、幼叶 等; (2)功能:促进叶绿素形成和光合作用,使植 物生长健壮,增强茎坚韧性,抗倒伏,促进根 系扩大,使花色艳丽,提高植物抗旱、抗寒、 抗病虫害能力。
(二)光照强度与花卉的生长发育
1、光强影响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
2、光强抑制细胞、茎和根的伸长,使其
生长健壮; 3、光强影响叶色、花色和花蕾开放时间; 4、光强通过不同碳同化途经(C3 、 C4、
CAM)影响光合强度及光合效率。
二、花卉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类型
1、阳性花卉 2、阴性花卉 3、中性花卉
★三 、光周期长度对花卉的影响
(一)短日照花卉
1、概念:指小于某一临界日长或大于某一临界
日长才能开花的花卉。
2、典型代表:菊花、一品红等。
3、应用:花期调控:
短日照花卉
遮光
花期提前
长日照花卉
补光
花期推迟
(二)长日照花卉
1、概念:指大于某一临界日长或小于某一
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花卉。
2、典型代表:金盏菊、大岩桐等。
3、应用:花期调控:
短日照花卉
补光
花期推迟
长日照花卉
遮光
花期提前
(三)日中性花卉:对光照长度不敏感。如月
季等。
四、光质对花卉的影响
蓝紫光对花色的影响
第三节 花卉与水分
一、花卉对水分的要求
1、不同花卉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耐旱花卉 半耐旱花卉 中生花卉 湿生花卉 水生花卉
★2 、同一花卉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营养生长阶段: 发芽期、幼苗期、生长期
自然土壤
(田)园土 腐叶土 泥炭土
酸性土花卉 2、土壤的酸碱度 碱性土花卉
中性土花卉
二、土壤营养
(一)营养元素
大量元素(9种):C、H、O、 N、 P、K、 Ca、Mg、S
微量元素(7种):Fe 、Mn、Zn、B、 Mo、 Cu、Cl
(二)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
1、氮(N): (1)增进叶绿素的产生,促进植物的营养生 长。N肥充足,植物生长旺盛,花朵增大,种子 丰富; N肥过量,延迟开花,使茎徒长,对病 虫害抵抗力减弱。 (2)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观 叶花卉、观花花卉对氮肥的需求规律。
生殖生长阶段 花芽分化、开花期、结果期
二、花卉水分的调节
☆休眠期的球根花卉不需水,且有水会引起腐烂 ➢经过重剪的植物因失去叶片较多,蒸腾减少,应 控制浇水 ➢多肉植物在冬季休眠温度低于10℃,应停止浇水 ➢根系受土温影响大,热带植物在土温处于10~15℃ 以上根系才吸水,多数室内养护植物在5~10℃以上
(三)营养元素的供应
类型 名称 营养元素 肥料特点 应用
人类尿 N
有异味 晒制粪干
厩肥 N、少量P、 肥力柔和、 基肥
K
有效成分少
有 鸡鸭粪 P
肥效慢 基肥尤适
机 草木灰 K、Ca
碱性
观果植物
酸性植物

慎用
饼肥
N、P 干施(缓效) 基、追肥 PH≤6 水施(速效) 主要肥源
在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 6 ~ 8月,
类型
25℃以上。如水仙、郁金香等。
在低温下进行花芽分化:如三色堇、秋
菊等。
注意:春化作用:某些植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
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引起花芽分化,否
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周期叫春化作用。
(三)温度对开花的影响
1、花色:温度 花青素 花色。适温花色 艳丽,否则花色淡而不浓。 2、开花时间: “花时钟”瑞典植物学家研究。
第三章 花卉与环境因子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花卉与温度、光照、水分、土壤、
肥料、等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互影响
★花卉
环境因子
相互适应
内因 遗传特性

温度
长 发
光照

水分
外因 环境条件
土壤
பைடு நூலகம்肥料
气体
第一节 花卉与温度
一、温度对花卉地理分布的影响 二、花卉对温度的适应性类型 1、耐寒性花卉:能耐- 5℃~-10 ℃以下低温,
(3)需求规律
(4)过量病状:使植物生长低矮,节间 缩短,叶片变黄,变褐而皱缩。产生拮抗作 用,影响对Mg、Ca、Zn、Fe吸收。→缺素症。 备注:冬季设施(如温室)光线不足时,可增 施K肥补救。 4、硼(B):促进开花结实。5、Mg(镁): 叶绿素的结构成分。6、Ca(钙):改进土壤物 理性质促进根系发育。7、铁(Fe)8、硫(S) 9、锌(Zn)参与植物生长素(IAA)等合成。
2、磷(P): (1)主要分布:幼嫩与活力强的组织。 如嫩叶、根尖等。 (2)功能:促进种子发芽,提早开花结实期, 使茎发育坚韧,不易倒伏。增强根系发育,增 加新根量,增强对不良环境及病虫害抵抗力。 (3)需求规律:幼苗营养生长阶段需适量磷 肥,开花以后,需更多磷肥。 (4)吸收形式:H2PO4-、HPO42-
如:原产热带 最低温度 18℃ 原产温带 最低温度 10℃ 原产亚热带 最低温度 15~16℃
注意:1、不同花卉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2、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生长期对温度的要
求不同。 3、最适温度是指生长快而健壮时的温 度,非指生长速度最快时的温度。
(二)温度对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
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分类
(四)温度胁迫对花卉的危害 1、低温胁迫 冷害(0℃以上低温)、冻害 (0℃以
下低温)、霜害等; 2、高温胁迫 干旱、氨中毒、日灼等。
措施: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等。
第二节 花卉与光照
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一)光照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强弱规律
1、影响因素: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云雨 量、季节。
2、强弱规律:纬度、海拔、年变化规律、日 变化规律。
可吸水。
三、空气湿度 部分花卉需要较高空气湿度,但土壤湿度 要求不高; 大多数花卉要求60~90%的相对湿度,可空 中喷雾提高相对湿度; 花卉营养繁殖时大多需要80%以上的空气 湿度; 冬季温室花卉养护应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
度,防止徒长和病虫危害。
第四节 花卉与土壤营养
一 、土壤
配成土 1、土壤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