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崇明县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2015年4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默写(15分)1、沉舟侧畔千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一览众山小。

(《望岳》)3、下见小潭,。

(《小石潭记》)4、,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5、回看射雕处,。

(《观猎》)(二)阅读《送友人》,完成第6-7题(4分)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诗中的“孤蓬”与“”都喻指题目中的“友人”。

(2分)7、全诗抒写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

(2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8-9题。

(8分)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汉代史学家。

(2分)9、为发动起义,陈胜吴广杀两尉以扫清障碍,以鼓动人心,诈称扶苏项羽以,由此可见他们的特点。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有吴生者,老而趋势。

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①,意色殊傲。

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②也。

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

”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

②张伯起:张凤翼,明朝着名戏曲作家,字伯起。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见.主人待之甚恭()更.欲殷勤致礼()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时人嗤之。

12、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5分)18、不包含第⑦段所说的“责任感”的一项是()(4分)A.孔子称赞孔文子能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范仲淹勉励滕子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陆游有诗句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D.顾炎武指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男孩李里万芊○1从来没有什么事让冯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冯岚突然来了尴尬。

几乎在一瞬之间,冯岚生理上如泥石流一般“崩溃”了,没有一点预警。

冯岚只觉得脑袋轰隆一声,然后觉得天塌下来了一般。

○2她的心怦怦直跳,她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生理上突然的“崩溃”。

她只能一动不动地趴在课桌上。

○3冯岚是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转来陈墩镇中学读书的新生。

因为刚转来不久,所以她并没有相知相好的同学。

而且她相貌平平,在班上没有显山露水的机会。

她的同桌莉莉,似乎不屑与土里土气的她为伍,很少与她搭话。

○4冯岚无助地趴在桌上,觉得有一股湿热的液体在座凳上洇开来。

她放慢呼吸,不敢轻易动弹一下。

○5好不容易挨到下课铃响,但教室里移动课桌、座凳的声响,还是让冯岚很是惊慌,她生怕稍一晃动便会引发新一轮的“崩溃”。

○6终于,教室的窗户被一扇扇地关上,同学们也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

冯岚真正感受到了度日如年的滋味。

○7冯岚想,若是哪个女生能在这时候帮她一把,她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对方的。

然而,始终没有一个女同学过来关心她,这让她很伤心。

○8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整座校园都已经寂静无声。

冯岚看见窗外的天空已暗下来,但她还是觉得时机来到,她期盼着暮色完全降临。

她清楚,这时还不能够贸然离开凳子。

○9忽然,她发现教室里居然还有一个人,那人正坐在昏暗的教室里就着窗外的微光安静地做着功课,她记得他好像叫李里。

这让冯岚马上又紧张起来。

10暮色终于笼罩了整座校园。

可能是因为实在太暗了,李里开始收拾书包。

磨蹭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李里迟疑着走出了教室。

11冯岚小心翼翼收拾好书包,做贼一般边收拾边用抽屉里的纸张擦去凳子上的痕迹。

○她用书包尽可能地遮挡住裤子上的“尴尬”,悄悄地离开座位,走出教室。

当她正关上教室的门时,走廊里的一个身影吓了她一大跳。

○12“你,干吗?”冯岚受了惊,声音变得颤抖。

○13“等你。

”李里淡定地说,“你没事吧?要不要我帮你?”○14冯岚摇摇头,像躲瘟疫一般躲着李里,她在心里不停地念着“李里快消失”。

然而,李里并没有消失,还递给她一件塑料雨衣。

○15冯岚低头取过雨衣套上,如同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小心翼翼地离开了。

○16此时,天正下着小雨,天黑路滑,行人极少。

好不容易回到家后,冯岚忍不住哭了,她的心里酸涩得很。

17第二天,冯岚一大早就赶到教室,并趁无人的时候偷偷地把雨衣塞进李里的抽屉,○但是李里的座位一早上都空着。

直到中午放学的时候,冯岚才听同学说李里昨晚骑车回家摔了,手和腿都伤得很重,正敷着药膏躺在医院里休养。

18原来李里是那天的值日班长,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关好门窗是他的职责。

这让冯岚○心存歉意,同时她害怕班主任会追究她的责任。

19李里痊愈后,重新回到学校上课。

他在遇见冯岚的时候,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让冯岚非常感激。

20李里生日那天,冯岚偷偷送了他一件精致的礼物。

李里实在闹不清这新来的女同学○为啥送他礼物,又是怎么知道他的生日的。

李里惴惴不安,生怕其他同学知道这事后笑话他。

21从那天起,李里见到冯岚时总是躲得远远的,像是做了错事一般。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似乎不xiè于与土里土气的她为伍20、第⑥段加点的“一扇扇”“一个个”有何表达作用?(4分)16段加线语句为后文21、第○埋了伏笔。

(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22、依据前文内容概括冯岚送给李里生日礼物的原因。

(6分)23、对全文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批判人心的自私势力冷漠 B.赞扬同学关系的纯洁友善C.歌颂不计回报的宽广胸怀 D.倡导做人要懂得宽容感恩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

(11分)“世界湿地日”,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上海湿地生态旅游地图,并公布了7大湿地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东滩湿地公园、金海湿地公园(在建)、世博后滩花园、南汇嘴观海公园、明珠湖公园。

详见下图。

24、看完上述材料,从下面四句中选择一句作为你想说的话,并简要说明理由。

(4分)A.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

B.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C.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D.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我选:原因是:25、请为崇明湿地旅游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

(3分)26、下面是游览崇明三个湿地的四种路线设计,最不便捷的是()(4分)A.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明珠湖公园——东滩湿地公园B.明珠湖花园——东滩湿地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C.东滩湿地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明珠湖公园D.东滩湿地公园——明珠湖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四、写作(60分)27、题目:若能重回那一天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崇明县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病树前头万木春2.会当凌绝顶3.水尤清洌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千里暮云平(二)阅读《送友人》,完成第6—7题(4分)6.浮云(2分)7.依依惜别(依依不舍)(不舍)(2分)(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8—9题(8分)8.陈涉世家司马迁9.召令徒属顺应民意富有谋略(足智多谋)(善于谋划)(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10.(4分)(1)看见,看到(2)又11.当时(在场)的人(都)讥笑他。

12.看见对方只是穿着粗布衣服得知了那人是着名戏曲家张伯起13.B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一 18题(20分)14.B15.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无从谈起。

原文用反问句,强调了 (那狴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的人生是毫无意义与价值的。

16.D17.对比(2分)将明白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有识之士与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相对比,突出了绝大多数的人见识短浅,缺少对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表明思考探究“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8.A(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一23题(20分)19.屑20.通过叠词的使用,写出了同学关窗和离开的过程感,显示了在冯岚感觉上的缓慢与漫长,突出了冯岚内心的(度日如年的)(痛苦着急的)煎熬之感。

21.李里骑车回家被摔伤22.对李里那天借给“我”最需要的雨衣表示感谢,对那天因“我”而害得李里受伤表示歉意,对李里因“我”而受伤却毫不计较表示感激。

23.B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24.A我是崇明人,对此早就知道,毫不奇怪,因而内心平静,所以用陈述句来表达。

B我不很了解崇明,更不知道全市仅七个湿地公园,而崇明竟占了三个,真有点不敢相信。

C作为一个崇明人,得知全市只有七个湿地公园而竟有三个在崇明,我为此而自豪。

D当我知道在全市的七大湿地公园中有三个在崇明时,我很激动,我想高声地拖长音调向周围人加以宣告。

25.答案示例:生态湿地,最滋润的享受亲近崇明湿地,感受长寿岛魅力绿染湿地,湿意崇明心约湿地,情醉崇明与湿地同呼吸,与崇明共生态26.B四、写作(60分)27.参照2014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