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基本素质评价考核标准
制定企业中长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分工负责,措施到位。
建立和完善技术业务培训的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以《员工教育培训条例》为主的企业教育培训制度,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强。
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
形成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办班培训和现场练兵、基础理论培训和基本技能提高、传统基本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培训体系。
培育员工勤奋、敬业、奉献、忠诚的品质。
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和先进文化的引领,规范员工行为,培育员工忠诚度,把工作当作生活乐趣,人生追求,事业目标,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做好每项工作,追求细节完美。
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团队,培育优秀员工。
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理念,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挖掘员工潜能,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个人价值,为企业、社会创造财富。
组织开展以提高基本技能水平为主的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和现场的岗位练兵以及技能比赛活动。
通过一日一题、班前一问一答、预案演练、实际模拟等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做到“一清”(工艺流程包括阀门和点的位置和作用清)、“二懂”(懂生产基本原理、懂控制工艺条件的重要性)、“三会”(会开停车、会正常操作、会处理事故);达到“四过硬”(本岗位操作技术过硬;所管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过硬;产品质量过硬;复杂情况下处理问题过硬)。开展以技能竞赛为主的技术大比武活动,为优秀人才的培养选拔搭建平台。
员工基本素质评价考核标准(表三)
项目
内容
评价考核标准
思想道德素质
设立加强员工思想道德素质的管理部门。
企业有主管思想道德建设的归口理部门,职责明确。
制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了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为内容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可操作性强。
制定中长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增强企业各个层次的团队力量。
锻造班组、车间、分厂员工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提高领导力、管理力和执行力,逐级整合所有班组、车间、分厂的资源,形成企业的团队力量。
制定《企业文化手册》的评价考核机制。
《企业文化手册》评价内容量化,做到有标准,有检查,有考核。
《企业文化手册》宣贯工作。
形式多样,百花齐放,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推广学习。尊重人的价值,实现人的愿望,满足人的要求,促进人的发展。
技术业务素质
建立技术业务培训的组织机构。
员工培训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形成综合部门归口管理、专业部门分工负责,地区公司、厂、车间三级培训网络。
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合符合实际,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得力。
选好活动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实际,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有特色。
根据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制定本单位的《企业文化手册》。
《企业文化手册》基本包含企业的基本概况、发展方略、基本价值观、核心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作风、员工行为规范等内容。
组织开展以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为主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
根据员工职业生涯设计要求,选好培训教材,配备好培训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搞好技术储备。
团队精神
选树先进,向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学习。
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评选先进和劳动模范的工作机制,让先进人物成为企业的英雄,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引导员工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
制订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设立员工职业生涯档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培训,畅通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领导型人才发展渠道,给人以利益,给人以前途。
组织开展以提高技术业务水平为主的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操作、服务岗位人员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要坚持“五法三化”培训(“五法”指互相换岗学习法、脱产培训法、师徒合同法、随机抽考法、奖金浮动法;“三化”指基础资料标准化、考核内容题库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强化系统操作培训,推行星级操作手培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