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

目录附表:1、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汇总表2、加工利用中心建设投资估算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5、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8、项目总投资现金流量表9、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10、损益表11、资产负债表12、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13、资金来源与运用表第一章总论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及工作阶段项目名称: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工作阶段:可行性研究1.1.2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xx省 x x市xx物资回收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地址: x x市 x x区xx南路4号法人代表:白德喜邮编:7270001.1.3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依据和范围⑴研究工作依据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2002试用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1号《商务部关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改发[2006]20号《国家六部委关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5]2199号)《环保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一五”规划》《 x 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委托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⑵研究工作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定额,对本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以及产品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进行论证;着重对加工利用中心的建设方案,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对项目实施计划及进度和资金筹措进行安排;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项目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意见。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紧迫任务。

“九五”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利用领域逐步拓宽、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已形成遍布城乡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及区域性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集散市场。

我国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近三分之一左右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已成为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之一。

x x市是一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源性工业城市,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和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解决好从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化的课题是实现 x x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的根本任务。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就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x x的再生资源市场混乱,回收利用网络不健全,回收利用率低,二次污染严重,既影响了市容市貌,也制约了 x x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规范 x x再生资源市场,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迫在眉睫。

项目概况1.2.1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 x x市四区一县的城市分布特点,建立完善的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规划分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回收基础网络系统和集散交易市场三个部分。

新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一个,根据 x x市再生资源市场及地域和企业发展,并考虑项目资金能力和建设场地等多种因素。

在加工利用项目中分两部分,一是利用现有生产企业对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加工,其中有废玻璃的加工,发挥现有灯泡厂进行加工利用,废旧电池的加工利用,由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厂进行加工利用。

二是该项目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拟建生产线。

一条1万吨/年废塑料加工生产线,一条1万吨/年废橡胶加工生产线,一条10万吨/年废钢铁加工生产线,一条10万台/年废旧家电处理生产线,废纸加工10万吨/年。

为了规范和完善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系统,实施规范化交易,同时为了给加工利用中心提供原料保障,需新建再生资源回收基础网络和集散交易市场。

再生资源回收基础网络系统建设主要包括400个回收亭,800辆流动回收车;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共建三个,即 x x县、 x x区、xxx交易市场。

该项目规划占地83亩,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

其中:加工利用中心规划占地5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集散交易中心占地33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1.2.2建设目标与期限1、建设目标以“废旧资源→源头分类→回收→运输→分拣整理→加工→利用→消费”的资源再生回收利用为着眼点,加强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环节,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重新打造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保证 x x再生资源市场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

通过构建由基础回收网络、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加工中心三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使 x x市9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社区和乡镇设立规范的回收点,90%以上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90%以上可用废弃物得到回收加工利用,消灭二次污染,达到资源的再生利用。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力促循环经济发展。

2、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二年,2009年至2010年两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1.2.3主要建设条件1、党的“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

”这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加大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的力度,这就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客观依据。

3、 x x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4、 x x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城市配套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条件。

1.2.4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76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118万元,在全部投资总额中,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固定资产投资6024万元。

项目融资方案如下:企业自筹资金2618万元银行借款:5000万元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的财务评价结果如下:全部投资财务评价指标:投资回收期:5年(税后)贷款偿还期:7年财务净现值:万元(税后)万元(税前)内部收益率:%(税后) %(税前)资本金财务评价指标:财务净现值: 7,万元内部收益率:%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结论和建议1.3.1结论本报告通过对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要求;可以满足 x x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完善 x x市再生资源市场的需要。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2、 x x市政府大力支持,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投资主体丰富的资源优势,保证了项目实施具备条件。

3、项目规划设计建立统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合理解决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利用问题,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消除了二次污染。

因此,设计方案可行。

4、项目税后净现值万元,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5年,满足再生资源行业平均收益水平,项目从财务上评价是可行的。

5、项目实施可以完善 x x市再生资源市场,提高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带动地方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明显。

6、项目实施可以加快城市垃圾回收,减少二次污染,造出绿色环保原料或产品,环境影响评价良好。

7、通过对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强,风险影响程度较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合理限度以内。

综合以上所述,项目规划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社会效益突出、环境影响评价良好、风险低。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1.3.2建议根据我们在项目评价过程中的认识,对本项目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①本项目作为全省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投资规模较大,建议国家和省政府在土地政策和建设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②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行政部门、行业和广大的 x x市居民,建议 x x市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议实施质量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同时尽量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④引进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制定科学的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市场有条不紊地发展。

⑤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⑥建议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资源节约意识。

⑦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系统,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项目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广泛、深入,以致不得不面对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某些自然资源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的压力;二是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相伴随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的压力。

面对着这两方面的压力,人类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就是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保持资源和环境永续利用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模式。

在这种理念和模式的指导下,再生资源行业应运而生。

再生资源行业是指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加工利用、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和设备制造等经济活动的集合体。

在未来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特别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再生资源行业的地位必然会越来越重要,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行业的地位自然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我国的废旧物资回收工作,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1954年4月28日,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成立了废旧物资回收局,从此我国的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正式宣告诞生。

1958年7月7日,周恩来总理在广东新会县参观该县的废物利用展览后,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亲笔题词:“全国商业部门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照耀下,应该向新会学习,抓紧废物利用这一环节,实行收购废品,变无用为有用,扩大加工,变一用为多用,勤俭节约,变破旧为崭新,把工农商学兵联成一片,密切协作,为全面地发展生产服务,以便更好地实现勤俭建国,改造社会的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