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压蒸馏塔模拟与系统设计实现

减压蒸馏塔模拟与系统设计实现

780’3&.’9 + 1?U DJ=9J?2K CE RCH8N? D0R8N9J0C1 91H CSJ0R0V9J0C1 0D S=CSCD?H C1 J7? O9D0D CE J7? DJ=8MJ8=? CE J7? I9M88R H0DJ0NN9J0C1 JCU?=$ >0J7 J7? 1?U DJ=9J?2K; J7? I9M88R JCU?= 0D MC1D0H?=?H 9D 9 D?=0?D MC11?MJ0C1 S=C: M?DD CE EN9D7012 91H R8M7 MCRSN?W 9ODC=SJ0C1; J7?1 S=CM?DD D0R8N9J0C1 M91 O? HC1? OK J7? D?X8?1J09N RCH8N? R?J7CH$ G0R8N9J0C1 91H CSJ0R0V9J0C1 CE 9JRCDS7?=0M 91H I9M88R H0DJ0NN9J0C1 SN91J 79D O??1 H0DM8DD?H$ +1H J7? S=CM?DD D0R8N9J0C1 91H CSJ0R0V9J0C1 DKDJ?R 79D O??1 H?I?NCS?H 9D 9 D8SSC=J012 S=C2=9R EC= J7? M=8H? C0N C1:N01? S=CM?DD D0R8N9J0C1 91H 919NKD0D; H9J9 =?MC1M0N09J0C1 91H S=CM?DD CSJ0R0V9J0C1 91H MC1J=CN$ :,5 2(3409 I9M88R H0DJ0NN9J0C1;D0R8N9J0C1 91H CSJ0R0V9J0C1;9ODC=SJ0C1 S=CM?DD;S9MY?H JCU?=
,*-. /012!,34*5 67891:28912"; 34+-. <012:=80"; 34+* >?1",@A+ B9C:D?1#; /A .8C:E8#
F !$ G791HC12 510I?=D0JK CE L?M71CNC2K; 30OC "%%&’(,67019P
"$ <012H9C 510I?=D0JK CE GM0?1M? 91H L?M71CNC2K; <012H9C "))&’",67019; #$ <0N8 Q?J=CM7?R0M9N 6CRS91K; 30OC "%%’&&,67019 T
模拟计算结果"
流量 ( D E
温度 F
&"# G "&# & "-# H G"# " I# H "G&# &
&-I# &I&# G "G!# GG&# J GII# H G!$# $
现场数据
流量 ( D E
温度 F
&"# K "-# I "&# & G&# K H# G "G-# "
&-!# &!J# G "GH# GG-# G GIG# J 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减压装置流程模拟策略
通过对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流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流程的主要设备模块之间无循环物流,只 有单元模块内部的交错物流 & 所以,在流程模拟系统的解算策略上可选择序贯模块法,逐一模块进行求 解 & 对脱前换热器、电脱盐装置、脱后换热器及常减压加热炉来说,只需对原油进行物料衡算与热量衡 算,可以将其视为单一物流进行计算8 而对于常减压蒸馏塔来说,需要进行严格计算,所以应对原油进 行虚拟组分切割,将其视为多组分物流,并按照上述本文提出的原油常减压蒸馏塔的模拟进行求解 & 作 者认为应对常底重油进行二次切割后,再用于减压塔计算 3)4& 这样得到的计算结果比较理想 & 具体结果 见表 ’(表中模拟计算结果 " 为一次切割,模拟计算结果 % 为二次切割)&
&"# I &-# J I&# G"# $ "&# & &&-# I
$!# ""&# H "$&# G G""# $ GIG# K GI$# "
通观该流程的模拟,先后两次对石油馏分进行切割,结果比较合理 # 若只对原油进行过细的一次切 割,在整个流程模拟计算中假组分数势必过多,影响计算速度,而且结果不理想 # 所以利用本文提出的 常减压塔的计算流程,并结合对常压塔塔底重油进行假组分切割是方便可行的 #
本文研究的原油蒸馏过程减压塔的基本工艺要求是,在尽量避免油料发生分解反应的条件下,尽 可能多地通过侧线拔出减压馏份 $ 因此减压塔采用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填料塔,其进料为经过减压炉加 热部分汽化的常底重油,塔内汽相为连续相,液相为不连续相 $ 侧线产品有减一线、减二线、减三线及减 四线等,它们全部由集油箱采出 $ 塔顶抽出减顶油气,塔釜排出减底渣油 $ 与常压蒸馏塔相比,该塔无 塔顶冷凝器和塔底再沸器,采用多侧线抽出,塔中多段换热方式操作 $ 由于减压塔产品是催化裂化和加 氢裂化的原料,因此产品无严格分离的要求 Z!; "[$ 塔内汽液负荷分布如图 ! 所示 $
过程与多个复杂吸收过程的串联流程,然后按照序贯模块法求解 $ 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模拟与优
化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该过程的模拟优化分析系统,可用于在线模拟分析、数据校正与优化控制 $
关键词:减压蒸馏;模拟与优化;吸收过程;填料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 ’+, -&.$$# /"0’"%%&’"() 1(2,3 &)4 !50’,# /,0"6)
由表 % 的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模 拟值与现场标定数据吻合较好,流量的相 对偏差约为 %# 7 ’# ,温度的相对偏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减压塔模拟算法
针对减压塔的结构特点, 利用与常压塔计算 .!/ 相似的单 元模块组合法,把干式操作 (塔底无汽提蒸汽加入)减压 塔作为一个闪蒸过程与多个 复杂吸收过程的串联 .! 0 +/ , 其 信息流程如图 $ 所示 ,
该算法把各中段看作为 吸收过程,用经过外部取热而 过冷的油来吸收下段上升的 饱和油汽 , 这是一个不断循 环、不断收敛的过程 , 如前所 述,对简单的烃类吸收过程, 可采用改进的 12 法,占用内 存少,收敛速度快 .’ / , 所以在 计算过程中,先对进料油品作 闪蒸计算,再逐次用 12 法计 算减四线、减三线、减二线、减 一线和减顶油 ,
!"
程模拟的思想,用序贯模块法进行求解 & 其中,两相闪蒸器、复杂吸收塔、换热器、物流传输器及收敛模块的计算均按前述单元模块的方法进
行 & 而分流器的计算方法是:将多股进口物流加合,再分成多股出口物流;除流量外各出口物流的信息 相同,各分流流量占总进料的分率由模块输入参数给定 &
经过理论上的分析与对实际情况的模拟计算,可以看出这种吸收型算法有下述优点: !由于在每一中段换热中不出现全抽出操作,因而不会出现该算法液相流量为零的现象,这就避免 了因流量校正过量而为负值,保证迭代过程的顺利进行 & "采用该算法时在各吸收与换热段中,汽液负荷较为均匀,变化不很剧烈 & 因此,在该段采用对解 决吸收问题十分有效的 56 法求解,能快速收敛,保证模拟的有效性 & #通过该算法可计算出各段内沿塔高的汽液负荷及循环冷凝液流量,从中可分析汽液负荷的变化 规律 & $该算法调整方案灵活,计算方便实用,为工艺过程的优化分析提供了数学模型 &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 年
采用不同的收敛循环进行迭代计算的 , 当分别用上述方法对整个减压塔进行求解时,都会因流量校正 过量而出现负值,导致整个迭代过程失败,显然这些算法无法用于液相流率不连续的全塔模拟计算 ,
对于燃料型减压塔,可认为在闪蒸段进行的是无换热、无上段回流的单级汽液平衡过程 , 从总体上 看,各中段换热,无上段回流,不起精馏作用,也可认为是一级汽液平衡 , 由于有外部循环取热,可作为 等温闪蒸过程 , 因此从实质过程上看,减压塔为一绝热闪蒸过程与多级等温闪蒸过程的串联- 如图 # 所示 , 但是据此进行模拟,只能计算出各段换热负荷,而不能模拟出循环冷凝液流量,而这是进行填料 塔液体分布器设计的基础 , 若采用有循环回流的等温闪蒸模型,虽可解决循环冷凝液流量的计算问题, 但是该法不能模拟出中段换热内的沿塔高温度、汽液负荷的变化,而塔内各段汽液负荷及其变化量是 填料选型的重要参数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