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
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试题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作物的根系属于须根系的作物是()
A.花生B.棉花C.玉米D.大豆
2.下列选项中,属于大蒜茎变态的是()
A.块茎B.根状茎C.球茎D.小鳞茎
3.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大液泡B.中心体C.细胞壁D.叶绿体
4.植物细胞中,被喻为“养料加工厂”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B.内质网C.线粒体D.高尔基体
5.叶在茎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
小麦的叶序属于()
A.对生叶序B.簇生叶序C.轮生叶序D.互生叶序
6.下列作物中,二氧化碳同化途径为C4途径的作物是()
A.小麦B.玉米C.棉花D.大豆
7.可以延缓植物叶片衰老、延长蔬菜贮藏期的植物激素是()
A.细胞分裂素B.脱落酸C.生长素D.乙烯
8.植物感受光周期的器官是()
A.根B.茎C.叶D.花
9.正常条件下,在长日照植物光照期给予短时的黑暗处理,对开花的影响是()A.正常开花B.延迟开花C.提前开花D.不开花
10.连续阴天时,温室适当降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增强光合作用B.增强呼吸作用C.降低呼吸作用D.降低蒸腾作用1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珠被发育成()
A.子叶B.种皮C.胚乳D.果皮
12.无花果的花序类型为()
A.隐头花序B.总状花序C.圆锥花序D.伞房花序13.植物体内有机物质代谢的枢纽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14.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质地B.土壤湿度C.土壤颜色D.太阳辐射15.下列植物中,可以作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的是()
A.柽柳B.碱蓬C.茶树D.盐蒿
16.农业生产中,通过种植绿肥植物、施用菌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利用的土壤特性是()A.物理吸收B.化学吸收C.离子交换吸收D.生物吸收17.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土深度一般为()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18.根瘤菌肥的主要施用方法是()
A.撒施B.随水浇灌C.根外追肥D.拌种
19.容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的土壤水分类型是()
A.吸湿水B.膜状水C.重力水D.毛管上升水
20.土壤中硝态氮被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称为()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氨的挥发作用21.下列营养元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的营养元素组合是()
A.磷与钾B.钙与镁C.氮与氯D.磷与氯
22.某土壤的土壤密度为1.325g/cm3,土粒密度为2.65g/cm3,该土壤的孔隙度为()A.35% B.45% C.50% D.60%
23.下列有机肥料中,属于“冷性”肥料的是()
A.牛粪B.羊粪C.猪粪D.鸡粪
24.玉米种子的淀粉性基因(H)对砂糖性基因(h)为显性,一个纯系砂糖性玉米的雌蕊接受了淀粉性玉米的花粉,收获种子胚乳的基因型为()
A.Hhh B.Hh C.HHh D.hh
25.在自花授粉作物育种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显著的作物是()
A.大豆B.花生C.小麦D.水稻
26.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碱基组成中,腺嘌呤占30%,则胞嘧啶所占的比例为()A.20% B.40% C.60% D.70%
27.同源多倍体植物的特点为()
A.植株矮小B.生长弱势C.结实率低D.成熟期早
28.大豆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8%发生了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减数分裂后重组型配子比例为()
A.2% B.4% C.8% D.16%
29.小麦髙秆()对矮秆()为显性,抗锈(R)对感锈(r)为显性,现以髙秆抗锈矮秆感锈,F1分离为:髙秆抗锈150株,髙秆感锈158株,矮秆感锈145株,矮秆感锈160株。
则亲本组合的基因型为()
A.DDRRddrr B.DdRrddrr C.DdRRddrr D.DDRrddrr
30.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在有丝分裂中期,每个细胞含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A.11 B.22 C.44 D.88
31.小麦种子后熟作用明显,贮藏过程中易发生()
A.“爆腰”现象B.“点翠”现象C.“赤变”现象D.“出汗”现象32.下列贮藏条件下,能抑制苹果果实呼吸作用的是()
A.提高氧气浓度B.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C.提高环境温度D.提高乙烯浓度
33.发芽或颜色变绿的马铃薯,其芽眼附近及变绿部分含有的有毒物质是()A.多酚氧化酶B.黄曲霉毒素C.黑芥子苷D.茄碱苷
34.用温水对柿果进行脱涩处理时,适宜的水温是()
A.20℃B.40℃C.60℃D.80℃
35.不耐低温,适宜在15℃左右环境下贮存的蔬菜是()
A.蒜薹B.马铃薯C.白菜D.生姜
36.用黑光灯诱杀黏虫成虫是利用昆虫的()
A.食性B.趋性C.假死性D.群集性
37.引起花生青枯病的病原微生物是()
A.真菌B.线虫C.病毒D.细菌
38.小麦锈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
A.气流传播B.雨水传播C.昆虫传播D.人力传播
39.转基因抗虫棉抵抗的主要害虫是()
A.棉蚜B.棉铃虫C.棉红蜘蛛D.地老虎
40.下列选项中,与七星瓢虫食性相匹配的选项是()
A.植食性B.肉食性C.粪食性D.腐食性
41.不能用来喷雾的农药剂型是()
A.粉剂B.可湿性粉剂C.乳油D.胶悬剂
42.下列选项中,造成保护地土壤物理结构破坏、养分比例失调的种植方式是()A.连作B.轮作C.间作D.套作
43.冬小麦高产田拔节期适宜的叶面积系数为()
A.2~3 B.4~5 C.6~7 D.8~9
44.“麦怕胎里旱”所指的小麦生育时期是()
A.三叶期—分蘖期B.越冬期—返青期
C.拔节期—孕穗期D.开花期—灌浆期
45.旋耕的适宜耕作深度为()
A.6~8 B.10~12 C.14~16 D.18~20
46.甘薯生长中期为促进块根膨大及淀粉积累,可在根际追施的肥料是()A.硫酸钾B.碳酸氢铵C.氯化钾D.硝酸铵
47.一般情况下,我省棉花地膜覆盖的适宜播种时期为()
A.3月20日左右B.4月10日左右C.4月30日左右D.5月10日左右48.下列病害中,发病作物茎部维管束不变色的是()
A.番茄青枯病B.棉花枯萎病C.棉花黄萎病D.黄瓜疫病
49.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完全变态的害虫是()
A.小麦吸浆虫B.黏虫C.棉蚜D.蛴螬
50.昆虫口器有多种类型,蝼蛄的口器属于()
A.刺吸式口器B.咀嚼式口器C.舐吸式口器D.锉吸式口器
二、简答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植物薄壁组织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
以水稻为例说明各种薄壁组织的功能。
2.农业生产中,作物优良品种的后代容易出现混杂退化等现象。
简答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3.改良土壤耕性要从调节土壤质地和控制土壤水分着手。
简答改良土壤耕性的主要措施。
4.配方施肥是一个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
根据所学知识,简答配方施肥需要考虑的条件。
5.正确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是进行作物病害防治的基础。
这两类病害各有什么特点?
6.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分布广、传播快且危害重的病害。
简答黄瓜霜霉病的危害症状。
三、计算题(8分)
李某准备种植20公顷小麦,所选品种的千粒重为40g,发芽率为96%,田间出苗率为90%,适宜基本苗为180000株/667m2。
请计算:
(1)每/667m2的播种量是多少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李某共需准备多少kg麦种?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某麦田的小麦苗期出现叶色灰绿、无光泽的症状,部分植株从基部老叶开始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条纹;中期植株生长迟缓、瘦弱,根系不发达。
经专家诊断为植物营养元素缺乏
症。
(1)试分析该麦田的小麦主要缺乏哪种营养元素?
(2)所缺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2.去年夏天,我省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
某棉区地处平原,棉田大量积水无法及时排出,棉花蕾铃脱落严重,部分植株甚至死亡,导致棉花产量大幅下降。
请用呼吸作用原理分析长期淹水造成棉花减产的原因。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吴某获得流转土地10公顷,沙壤土,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较差,种植了夏玉米。
为追求高产,播种时他盲目加大了种植密度,导致玉米生长中期田间群体郁闭,通风透光不良;7月份日均气温比往年高出2.6℃,降水量偏低并持续干旱,未能及时灌溉;因防治不当,玉米螟危害严重。
收获时发现大量植株出现空秆缺粒现象,造成减产。
经专家分析,造成玉米空秆缺粒的主要原因是种植密度过大。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用光合作用理论分析密度过大造成玉米空秆缺粒的原因。
(2)分析造成玉米空秆缺粒其他可能的原因。
(3)提出防止玉米空秆缺粒的措施。
2.赵家岭苹果合作社准备新建一苹果园,生产绿色果品供应大型城市。
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合作社禁止施用化肥农药防止害虫。
经调查当地苹果园发生的害虫主要有食心虫类、蚜虫类、卷叶蛾类等。
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生产绿色果品的虫害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