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的魅力

语文的魅力

开学第一堂课:语文的魅力高2016级语文组执笔人:徐明兵打开语文这扇窗,呈现在眼前的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娇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趣,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骨;是敦煌的绚丽多姿,长城的蜿蜒起伏……它或博大深沉,或温情似水,涵泳其中,你会不禁地仰慕、沉醉、震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夏精神家园,领略其无限的魅力。

一、什么是语文故事一有一次,东坡去拜访佛印和尚。

路过寺门时,忽见一驴拴在山坡上吃草,心中一喜,欲作对戏弄一下佛印和尚。

见到佛印后,东坡有意戏谑道:“秃驴何在?”佛印一听,知道东坡又在出损招作对骂他,略加思考,手指窗外,道:“………………”。

你知道他回答的什么啊?”。

答案:“东坡吃草”。

故事二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打一仗,败一仗,伤亡很大,特别是鄱阳湖一战,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

皇帝知道了,就下了一道斥责他的圣旨,并且要他把历次的战况据实奏报。

曾国藩把历次战役的惨败情况据实写上,并在奏章最后用“臣屡战屡败,请求处分”这样一句话。

奏章写好后,他请一位幕友看看。

那幕友看了奏章后说:“中堂大人,不能这样写,这样写皇上是要加罪的。

”曾国藩就向这位幕友请教该怎样写。

幕友沉吟了一会,提起笔来,把“屡战屡败”这个句子改了一下。

曾国藩一看,不禁暗暗叫绝。

这一改果然奏效。

奏章送上去以后,皇帝觉得曾国藩虽然战败,但忠心可嘉,非但没有拿他问罪,反而赞扬了他。

你知道是怎样改写的吗?答案: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

作品一语文是李白的诗——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结伴同游祖国山河;语文是苏轼的词——豪迈豁达,心鹜八极,带你评古论今,与哲人携手共探人生真谛;语文是余秋雨的散文——带你带我游历世界,做历史的思考;语文是马克思长于抒情的信——他赢得了燕妮伟大的爱情。

她可以让诸位男士具有领袖风范——因为你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胸怀天下,口吐莲花;她可以让诸位女生具有明星风范——因为你气质高雅,谈吐不俗,字字珠玑。

作品二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美饲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语文是什么?语文单从字面上来说,“语”意为“为自己或别人言论”,即口头表达;“文”意为“文字”,即“书面语言”。

她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

语文也是我们高中课程里的一门学科。

她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

二、语文的魅力何在?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1、音趣: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适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shī——诗施狮湿尸shí——石食十时拾识实shǐ——矢使始shì——室士氏嗜誓适市视是恃势逝世侍拭试释事2、字趣:秦观的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北宋词人)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3、词趣:填成语,连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唐)《山行》4、句趣:(一)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父亲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母亲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二)传说,有个靠酿酒、养猪发家的财主官司缠身,没完没了,很烦恼;儿子又天生愚钝。

新年将至,财主请人写了上述贺词,本来是:“新年好,晦气少,不了官司今年了完了,养猪养成象,老鼠只只死,做酒缸缸好,做醋瓮瓮酸。

”不学无术的儿子把这没有标点的贺词,胡乱断句,最后竟念成了地地道道的“祸词”。

于是成了:“新年好晦气,少不了官司,今年了完了,养猪养成象(像)老鼠,只只死,做酒缸缸好做醋,瓮瓮酸!”话音还未落,财主已背过气去……。

5、篇趣:描绘爱情的美好: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冯廷巳(唐)《长命女》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上邪》表达离愁别绪的浓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南唐)《相见欢》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

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悠扬的音乐,打开书卷,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写可以畅叙幽情,写可以净化心灵,升华理想,写可以感化同类,启迪世人,写可以展露才华,获得知音,写甚至可以写出百世之典范:“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当自己的文章能为老百姓做点什么的时候,这就是“不朽之盛事”!三、为什么学语文1、语文在高考中地位重要无论高考怎么改革,语文总是稳居榜首,语文的地位只会提高,分值只会增加。

2、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

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

3、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有生活。

4、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陶冶自己的情操。

(丰富内涵)现当代朦胧诗人舒婷: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生命。

四、如何学好语文一位老者在海边垂钓,已经钓满了一篓的鱼。

一个孩子在旁边看了很久。

老者准备离开的时候,温和地冲孩子笑笑,送给孩子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可孩子却一口拒绝了。

老者很奇怪,问孩子:”那你想要什么呢?“孩子指了指他的鱼竿,说:“我想要你的鱼竿。

”你觉得孩子的这个决定聪明吗?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其实,选择鱼竿或鱼都不能算是聪明的选择。

最聪明的方法,是学会老者钓鱼的方法。

所以,我们说,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不是单单看懂,解题,而是从根本上掌握它的学习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故事:《木匠的房子》上了年纪的李木匠很想退休了。

他告诉老板,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老伴过一种更悠闲的生活。

即使他很留恋那份薪酬,但他还是想退休了。

老板同意了李木匠的退休要求。

退休前,老板请李木匠再好好设计一栋房子,并要求他从头到尾全部做完。

木匠很不情愿地答应了。

可是,李木匠的心思已不在活儿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活。

随着时间推移,房子建好了,但显然,质量是远没有过去造的好。

房子完工了,老板将所有员工集合之后诚恳地宣布:“为了感谢李木匠长期以来为咱们公司,非常努力、非常用心地工作,在他退休之时,我们把他自己最后修建的这栋房子赠送给他。

”台下一片掌声响起。

李木匠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这个时候,李木匠后悔得直想猛抽自己几个巴掌。

他原本想,我都要退休了,你也不让我轻松,还叫我造房子,那我应付一下好了。

可是现在才知道,原来老板是要把这栋房子送给我,早知道我就好好造了。

这个故事说明,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经营自己,为自己当老板。

别人表面上看起来是你的老板,实际上不是,而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老板。

“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人彼得·德鲁克所言:“每一个都是自己的CEO。

”流行语: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你能越早的意识到,那么你就能够越到得到有价值的回报。

若不用心,也许到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发现自己竟然就像李木匠!过去,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面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不想竭心全力。

最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差质房子里。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房子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莎士比亚【英】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尔【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清】学习态度=兴趣+信念+毅力(内因)王国维先生治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终获成功。

学好语文的具体方法——“听、说、读、写、思、记”(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1.认真听课①课前预习。

带着问题听课,效果事半功倍。

②专心听课。

注意力高度集中,务必“三到”:眼到、耳到、心到。

③认真思考。

学懂课堂知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④做好笔记。

记下老师的板书、老师反复强调之处。

这些往往是重点、难点,也是必考之点。

尤其要记好各种类型考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

2.善听别人的发现,捕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二)、说——言为心声,不耻下问1.上课时多参与讨论,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心得。

2.课后多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懂就问。

3.积极参与朗诵、演讲等活动。

4.对电视、新闻、报刊等要积极评论,锻炼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有声朗读。

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情感,尤其文言文尽可能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

凡不出声者站读。

2.读课外书。

名著、报刊(《读者》、《青年文摘》、《作文通讯》)3.常用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四)、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写一手好字,且注意卷面整洁。

练字2.认真写作业,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做错或自己不懂的题目记下。

每周五检查。

3.整理笔记,将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写在笔记本上,日后好复习。

4.准备摘抄本,记下精彩的段落语句。

每周至少三段或五句。

5.写周记随笔。

每周一个不少于600字的周记随笔,周一早上交。

(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独立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2.学会反思,能够举一反三。

3.务必睡前复思。

将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大致思量一遍,对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天一早加以弥补。

4.考前考后重视思考。

考前想:什么内容还没有掌握到位?考后想:错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经验教训?下次遇到采用什么方法?(六)、记——记忆是知识的唯一管库人(锡德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1.字音词形成语之义。

2.高考考点之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技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