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初级教程

摄影初级教程


CCD和CMOS
2/3英寸 1/1.8英寸 1/2.5英寸 1/2.7英寸 1/3.2英寸
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 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 CMOS(Compli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ISO: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 iso值越低,相片的质量越高,亮度越低; iso值越高,相片的质量越差,亮度越高。

高调照片:
画面大部分是淡色 调,给人以清纯、 明朗的感觉;但并 不排斥采用少量的 深色调,恰到好处 的一抹深色调往往 能成为画面的视觉 中心。
镜头的分类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 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 变形。 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 使用范围较广。 长焦镜头:视角20度以内, 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 米。 变焦镜头:镜头焦 距连续可 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 焦,焦距越长成像越大。 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 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 壁等地方。
Ⅱ、SD卡 SD卡是松下、东芝和SanDisk联合打 造的一款存储卡,它的数据传送和物理规 范是在MMC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SD设 备完全兼容MMC。
Ⅲ、微硬盘
微硬盘是IBM公司推出的大容量存储器,兼容CF卡
接口。它的物理特性与计算机上使用的硬盘一样,
读写速度很快,造价相对较低。
Ⅳ、记忆棒 记忆棒是由索尼独立开发的 存储产品,只能用于索尼生 产的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MP3等产品。目前新版的记 忆棒Memory Stick Duo也已 经上市,这种新型记忆棒的 体积仅有以往产品的一半左 右,但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 却有了显著提升。
型号:sm-g9200,光圈:F/1.9,ISO:40, 光时间1/2000

型号:GT-M8910,光圈:f/2.6,iso:50,曝光速 度1/240
型号:SM-G9208,光圈:f/1.9,iso:40,曝光时 间1/1480
型号:SCH-I959,光圈2.2,iso:80,曝光时间 1/100

逆光:又叫背光。主要 强调的是被摄体的轮廓 线条,和背景分离。逆 光的构图比较重要一条 是使画面产生深色背景, 否则轮廓线就不醒目。 这种光在造型上还有利 于表现动物的群体。逆 光分两种:逆光轮廓照 (深色背景)逆光剪影 照(浅色背景)
逆光人像
逆光人像,人脸最好打反光板。 逆光人像,要头发出现光晕,则必须 把头发置于较暗的背景下。
景深和虚化 景深是被拍摄物体的清晰范围,不清晰的范围叫做虚化。
景深小
弥散圆
什么是镜头
镜头:聚集来自前面 的光束,并在感光元 器件上聚焦成像的光 学透镜组合。
1.镜头的构成
• 镜头一般由光圈、口径、焦距、变焦环、对焦环和透镜等构成 • 镜头口径:58 mm、62 mm、72 mm、82mm 镜头的滤镜:UV(紫光)镜、偏光(振)镜、中灰镜、中灰渐变镜、 星光镜、红镜、黄镜等
手机不推荐使用数码变焦功能
• 目前,几乎所有主流手机都没有配备光学变焦功能,手机内所谓 的变焦实际上是通过软件插值计算的数码变焦,也许你可以将图 像放大3倍,但分辨率和细节也大大降低,照片充满噪点。所以, 最好的变焦利器实际上是你的脚,通过移动来寻找最佳取景位置, 而不是数码变焦。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
摄影教程
鬼鬼
先想后拍
• 很多朋友使用手机拍照时喜欢“无脑”似得狂拍一通,但筛选下 来往往没有令人满意的照片。虽然数字技术让图像获取的成本更 低,但实际上在拍摄前,大脑中依然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构图、预 计效果,这样更能有的放矢,提升照片的可用性。
相机的认识
• 照相机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胶卷的(FC),一种是使用数码的 (DC)。这两种照相机都有便携式和单反两个类型,便携式的一 般都是旁轴式取景,不能更换镜头;单反式的要另外配镜头,而 镜头是可以更换的。 • 单反照相机: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拍摄时通过一个镜头利用反 光镜来取景 • 旁轴式照相机:通过镜头旁边的取景窗来取景,看到的图像跟拍 摄到的图像有一定差别。
普通数码机的ccd大小
• 通常CCD分为四种尺寸,由大到小依次为:APS、 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 • CCD面积越小,制造成本就越低,通常消费者在 使用的时候会明显感觉,CCD面积小的数码相机 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会非常慢,在 暗部的表现不理想,即便在光线很好的时候,在 色彩方面也不能完全的还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和镜头有关系,但CCD不能摆脱干系。
HDR是一种高动态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在一些场合下 平衡照片的曝光效果。比如逆光拍摄、或是场景存 在较明显的强光和暗光部分,HDR都能够获得更平 衡、更多细节的照片。但由于HDR是连续拍摄多张 照片进行合成,所以并不适用于快速拍摄或是普通 的光线环境。 只有曝光准确,摄影爱好者最终才能获得好的照片 效果,这不论对于手机摄像头还是数码单反相机都 是一样的。一张曝光不正确的照片,即使使用再强 大的编辑应用程序和过滤器,照片曝光情况也不会 改变。所以在拍摄时要尤为注意正确曝光,不要寄 托于后期再来做特效。
焦距和视角
焦距: 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 成像平面的距离。 短焦比长焦更容易对焦准确。
视角: 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 夹角就是镜头视角,对于相同的成像面积, 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焦距变长
焦距变短
镜头的分类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 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 变形。 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 使用范围较广。
到底需要多少CCD像素
• 700×1000 =约80万像素=5寸照片 (3.5×5英寸,毫米规格89×127); 800×1200 =约100万像素=6寸照片(4×6英寸,毫米规格102×152); 1000×1400=约150万像素=7寸照片(5×7英寸,毫米规格,127×178); 1200×1600=约200万像素=8寸照片(6×8英寸,毫米规格152×203); 1600×2000=约310万像素=10寸照片(8×10英寸,毫米规格203×258); 1600×2400=约400万像素=标准照片(8×12英寸,毫米规格203×304); 1600×2800=约400万像素=宽幅照片(8×14英寸,毫米规格203×356)。
摄距越近景深越小
正确的曝光

所谓“正确的曝光”是根据摄影创作的需要, 摄影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灵活的控制曝光。
正确的曝光应该以准确曝光为前提,在准确曝 光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以满足影像 效果的需要。 例如:人像:曝光过些,人物亮丽 景物:曝光欠些,层次清晰

曝光、光圈和快门
曝光——感光成像过程 曝光准确——照片不过亮不过暗(过曝和欠曝)
光圈11
光圈3.5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人像镜头)(集体 照)
光圈的合理运用
• 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使用光圈的规律:如果我们希望拍摄的主体 前后都非常清晰,也就是说景深比较大,例如拍摄风景的时候, 或者拍摄留念照片的时候,前面是人物,背后是景物,对焦在人 物上,需要清晰的范围比较大,那么我们就要尽量使用比较小的 光圈,例如11、16甚至22的光圈。同时,由于后景深比较大,我 们可以尽量在保持人物清晰的时候,景物也比较清晰。
数码相机取景方式 ◆光学取景器:旁轴平视式、单镜头反光同轴式 ◆电子液晶取景器:机背液晶取景器、电子取景器
旁轴平视式光学取景器 注意:存在视差。
单镜头反光同轴式光学取景器
机背液晶取景器
旁轴取景式相机
优点: 机身小、轻巧、隐蔽性强; 可更换镜头; 缺点: 有视差; 镜头有限;
人文纪实利器;
缺乏长焦和广角支持;
合理的利用窗户和镜子的反光
• 在选取摄影画面时,要充分考虑前景、中景、背景与被摄主体的 主从关系。比如将被摄主体置于镜头的前景,而背景纵深虚化。 或者透过窗户、镜子等拍摄被摄主体。这都能为照片增加内涵和 趣味性
拍摄时合理的利用前景
前景实,背景虚
手机拍摄时补光的方法
对于手机摄像头说,在户外等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往往能拍摄出较不 错的照片,但也要耐心地地寻找最合适的光线。而当在阴影处等 光线不足的条件下,可以用白纸反射光线,或使用手电筒及其他 手机屏幕作为补充光源,利用所有的知识,尽量获得最佳的光线。 使用智能手机的闪光灯只能作为最后的手段。
仰拍
俯拍
侧面仰拍
改变拍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
• 摄影爱好者可以寻找不同的拍摄角度来打破画面的单一性,正面、 侧面、平视、仰视等等多视角多尝试一下,会为你的摄影作品增 添情趣。对比那些笨重的相机,这时小小的手机不会成为你的负 担,反而别有优势。不要害怕倒在地上或爬上个窗台,它可以使 你靠近并聚焦到被摄物体的细节,或者鸟瞰到更宽广深远的地方, 获得平时难得一见的好照片。
• 如果我们只希望主体清晰,其它前后的东西都模糊一点,以便突 出主体,例如拍人像特别是大头像的时候,最好就是头像清楚, 背景模糊了最好,这时我们需要小景深,那么就要尽量选择大光 圈,例如5.6、4光圈。
高速快门定格

有时需要采用高速连拍模式
低速快门拉动

需用三角架稳定
光圈F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 ,所需曝光时间短 光圈F值越大——表示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 所需曝光时间长
认识数码单反相机
定义:数码单反相机就是使用了单镜头反光结构的数码相机,简称DSLR。
相机的握持方式
正确的握持
手机的握持方式
• 手机的设计趋势显然是轻薄,所以你不会获得如单反相机般的巨 大手柄。同时,并非所有手机都内置了光学防抖功能,所以在拍 照时,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便是保持稳定。尽量使用双手持机、 在拍摄时停留数秒,往往能够获得更加清晰稳定的图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