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训练题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训练题

2021年高考作文模拟训练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一名女铁路售票员,年过不惑,最近要转岗了,心情郁闷。

她说自参加工作起,20余年,她在工作上一直积极上进,业务娴熟,可以随时报出几百个车次的时间、票价、途径地和周转方案,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然而,自2020年6月20日起,全面实施电子客票,原先的铁路售票窗口不断压缩、关闭,所有售票员只能分流、转岗。

新时代发展很快,作为“00后”,听到女铁路售票员这些话,你有什么感触?班级举行“畅想我的未来”主题班会,请你结合女铁路售票员的经历写- -篇文章,表达你的人生愿景。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今年高考结束后,取得优异成绩的省实验中学毕业生纷纷给学弟学妹们写来书信,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为新一届高三同学加油助威。

他们的信中,都反复提到了以下一些词语:坚持疲惫欢笑执着超越初心友谊竞争实力那么你眼中的高三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写一篇发言稿,选择上面2--3词语作为关键词,并以高三学子的身份在这次高三誓师大会上作主题发言。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蒋文明同学一家三世同堂,其乐融融,但也经常会出现观念分歧。

一天,大家围坐一起吃火锅,文明建议妈妈:“我们不应该使用大锅,应该使用小火锅和公筷,避免传染病毒细菌。

爸爸听到后对文明说:“一家人围着一个大锅吃才热闹。

”妈妈也应和爸爸:“是呀,分开吃显得多生分。

还是大锅吧。

”奶奶笑着对文明说:“明明,你嫌弃我们老了?你爸小时候我还嚼碎东西喂给你爸呢,你爸这不也没生病吗!”这时,边吃饭边看电视的爷爷招呼大家,“你们快来看,中央台正在播放这方面的节目,建议大家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

还有专家建议将公筷制、分餐制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视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场餐桌革命呢。

假如你是蒋文明,你准备怎样劝说亲人响应国家呼吁实行公筷和分餐呢?请你以“蒋文明”的身份,在奶奶、爸爸和妈妈中选择个角色给他(她)写一封信,说明你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植物学家发现了阿尔卑斯山脉的一个奇怪现象:最近100年来阿尔皮斯高山上的植物品种正在增加,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开到了海拔2000米的高山雪带上,而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

植物学家通过研究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这些适宜在低气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为了寻找适宜的温度不得不向更高的山上“攀登”。

其实,许多植物自身都有对自然界灵敏的反应,并且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

如干旱可让植物的根深扎于泥土中;风力大的地区的植物长势更牢固:生长快的植物材质松软,生长慢的植物材质坚硬……植物的生命如此,人也一样。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写一篇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诗歌除外,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

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

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身边的大多数家庭也可能早已衣食无忧,而饱暖生淫逸的事例却时有耳闻。

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

“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

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

”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当前世界充满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通常情况下,确定性作为一种稳定状态,能够给人们带来走向远方的希望、自信、力量和坚毅。

当然,也会带来惰性、安逸、不思进取、抱残守缺。

不确定性作为一种多变状态,带来的是无处不在的风险、危机以及无所适从的不安甚至畏惧。

当然,也有稍纵即逝的机遇和柳暗花明的惊喜。

如何在充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茁壮成长呢?请综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在充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成长”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体育入高考”这一话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将体育纳入高考,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增强学生体质,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步伐;有人认为,把体育纳入高考,并不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会增加学生新的“体育应试”负担;也有人认为,是否将体育纳入高考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中国教育报拟针对“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开设专栏,展开讨论。

请你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投稿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左传》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3)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4)……批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写一篇演讲稿;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应当“以变应变”。

也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 不妨“以不变应万变”。

2020 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一场疫情,改变了太多, 而且还将对世界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有人说, 新冠疫情过后,“旧世界”不复存在,“新世界”喜忧参半。

更有学者认为,“我们正见证人类历史大转折,世界快速向中国倾斜”。

面对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深刻的变化, 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是“以变应变”,还是“以不变应万变"? 是锐意“变”, 还是坚守“不变”? 为此,学校校刊开辟名为“指点江山”的时评专栏, 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提升认识、明确使命。

请结合上述内容,选取一个或几个方面,联系实际,积极撰文投稿,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1. ‘畅想我的未来’是写作主题,但“畅想”并非无边无际,文中材料就是思考的角度。

时代不断发展,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从铁路售票员身上看,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全面实施电子客票”是时代的发展必然,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应该坚信女铁路售票员能够顺利地实现人生的转变,因为她一直积极上进。

学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紧跟潮流,脚踏实地”等。

2. 这是一个人人有话可说的命题,材料中有备选词语“坚持疲惫欢笑执着超越初心友谊竞争实力”,每一个经历过高三磨炼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感悟,有“疲惫”中的“坚持、执着”,有“竞争、超越”也有“友谊”,总之,选好关键词语,侧重一个角度,确定立意即可。

3. 本题材料指向比较明确,反对传统合餐制,提倡分餐制、公筷制。

写作时注意:立意正确;既要有观点陈述,又要有劝说目的;还要注意晚辈身份;合乎书信体格式。

4. 这则材料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由原文“其实,许多植物自身都有对自然界灵敏的反应,并且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可以考虑“适者生存”,学会适应。

根据“如干旱可让植物的根深扎于泥土中;风力大的地区的植物长势更牢固:生长快的植物材质松软,生长慢的植物材质坚硬……植物的生命如此,人也一样”,可以写:在逆境中完善自我;迎接挑战,超越自我等等。

5.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每一条都可作为自己的观点。

当今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更需要两手抓。

参考立意:衣食诚可贵,修养价更高;衣食足更应知荣辱6.可以从老者的话立意:做人就要不平凡;超越自我,闪耀人生光彩;也可以从年轻人的疑问入手:平凡中的不平凡;没有沙子,就没有珍珠;7. 这则材料紧扣热点,可以联系新冠疫情来考虑。

世界充满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二者各有利弊,如何在充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成长?注意看文中提示,那就是:在确定性中,不懒惰,不抱残守缺;在不确定性中,不逃避,不畏惧。

8. 从题目设置上看,“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请大家展开讨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材料中列了三种观点,可以作为立意参考。

9. 这是一到多材料作文,这些材料的指向是一致的,即节俭。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这个话题尤为必要。

另外,写作时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10. 结合当今世界问题,写“变”与“不变”都可以,关键是那些东西要变,那些不变,写作时要理清概念及关系,同时要写出新青年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

比如:坚守使命,初心不变;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