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中心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篇一
今天去动物实验中心做离体猪胃ESD操作,是我真正意义上接触上消
化道癌ESD手术,感觉激动又紧张。
到了实验中心,做手术之前,了解ESD手术所需要的器械非常重要,好比战场上士兵要熟练掌握各种枪械的特性一样,所以手术前于娜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奥
林巴斯器械的特点,然后进入操作间,当然只会使用各种枪械也不行,同时得知道战术,所以动手术之前刘旭东老师给我们讲解ESD操作关
键问题。
第一步是标本的制作,由于是离体胃,所以标本需要先前制作好,在
老师们的讲解下很快完成。
首先进入胃内冲洗掉胃内粘液,观察一遍,找到虚拟病灶,辨认病灶边界,离病灶边界0.5cm做标记,使用蓝凝,病灶标记好同时要标记好口侧及肛侧。
第二步黏膜下注射,原则是远侧先注射,近侧后注射。
动物的胃壁都
较厚,所以进针应该迅速和稍微用力,结果注射还是失败,可能猪胃
黏膜较厚及离体胃经过冰冻后黏膜和黏膜下紧密粘连,致难以注射及
黏膜抬起。
最后只有在没有黏膜下注射情况下先将黏膜电切一个口子,从切口部位插入注射针进行黏膜下注射,然后依次同样办法黏膜下注射,但效果还是较差,影响后面操作,尤其是剥离。
第三步黏膜切开,在标记外0.5cm处切开,从低位开始切开,高位后
切开,再深切,然后从高位开始剥离,剥离时需要沿肌层表面剥离,
病灶较小时可以环形切开,病灶较大时,可以分步切开及剥离。
第四步如是活体胃的话,创面处理如止血等,10分钟后再观察病灶。
第五步标本处理、标明口侧、肛侧。
操作过程中、标本等留取相关照片。
体会:理论学习及实践操作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理论学习和实际操
作对我们初学者感觉区别较大,平时观看老师操作时觉得像理论那样
比较简单,不是那么复杂,但真正自己面对时,脑海里已记住的操作
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不是忘这就是忘那,操作时很困难。
切开
前黏膜下注射非常重要,否则影响后面剥离黏膜等,总之每个步骤都
需做到更好。
操作时一定要稳定镜身,否则可能会切到不该切的地方,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及切掉正常组织。
剥离原则要掌握。
这几个方面都是我今后需更加努力学习和目标,以后更好为病人提供优
质服务。
篇二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到奥林巴斯动物实践中心进行离体动物组织实验,心情既激动又忐忑。
进入动物实验中心后,首先由动物实验中心的马丽老师在会议室给我们依次培训了奥林巴斯260,290系列内镜性能及设置,电刀设备、水泵和二氧化碳气泵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Dual Knife性能,透明帽的安装方法,止血夹的用途和安装使用方法,内镜切除标本伸展固定方法等。
通过马丽老师的讲解,使我们对这些内镜“武器”的性能更加了解。
然后是实战环节-离体猪胃动物实验。
先由刘旭东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一遍ESD的标准操作流程。
然后轮到我操作时,先在脑子里回顾了一遍ESD操作的步骤流程:
1.先对病灶进行整体评估,设计镜下切除方案;
2.标记:标记点在距离病灶0.5cm的地方开始,要清晰可见;
3.注射:要让病灶充分抬起;
4.环周预切开:切开一定要充分;
5.进行剥离。
深呼吸稳定心神后,我选了胃体前壁的一处区域作为今天切除的目标。
虽然看了很多次手术,在脑海里也演练了无数次,但真正拿起武器由自己操作时,却相当狼狈,镜子在老师们手里游刃有余,在自己手里却常常指东打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病灶虽然剥离下来了,但是标本很不规则,部分切在标记点里边,厚度不一。
通过这次动物实验,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
1.基本功很重要,一定要刻苦练习自己的控镜能力;
2.对手术整体要有一个把握,对手术的难点要有充分的预测及解决方案;
3.预切开一定要充分;
4.剥离时一定要遵循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不能切除过程中哪好切就切哪,结果后来更被动。
这次学习让我受益良多,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控镜能力,学习各位老师稳扎稳打的作风。
篇三
参加内镜高级培训班第一周,看到老师们严谨的工作作风,高超的手术技艺,对比我们日常的工作,我深受触动。
在我们日常的内镜检查过程中虽然我们也在尽量规范检查流程,对比老师们的工作我觉得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正:
1.患者耐受性较差,反应较大,不能耐受较长时间认真仔细地检查;
2.胃内清洗不够彻底,泡沫、粘液较多,容易漏诊;
3.检查流程还不够规范,容易漏掉部位;
4.图片质量不高,没有完成规范的48张图片;
5.对病变的鉴别不够仔细,特别是多发病灶,容易漏掉重要病变;
6.NBI放大检查质量不够高,色素染色做的不够。
这些都是我们以后工作需逐步改进的地方。
同时看到老师们高超的手术技巧对比我们的工作更觉得差距甚远,老师们控镜的稳定性,操作手法的熟练都让我望尘莫及,每次手术前老师们都会教我们如何设计手术过程,按照手术设计一步步完成。
让我体会颇深,迫不及待想进行实践操作,终于到了我们第一次动物实践操作。
11月10日我们第一次动物中心实践操作,首先动物实验中心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实验前培训,内容包括:实验中心的规章制度;奥林巴斯内
镜系统的构造及各种功能,各种治疗附件的特点及操作时如何使用,
以及高频电刀的各种性能、应用模式等;重点讲解了上消化道ESD手
术过程,以及手术中各种附件的使用技巧,这些东西以前我也有所了解,但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奥林巴斯内镜系统的功能、ESD手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手术中各种器械的使用,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实验前培训结束后,老师领着我们到了二楼,严格按照手术室的流程
后进入手术室,实验开始前又讲解了如何制作离体胃手术模型,一切
就绪,实验开始。
第一次离体胃实验,我首先选了一块相对比较好切的位置进行标记,
在以前自己开展的手术过程中,经常出现标记打的不是很规则,所以
这次有意训练打标,但总起来感觉还是缺乏整体观,标记打的不是很
美观,没有完全按照自己内心设计的去标记,所以即使看着别人比较
简单的操作自己做起来也很吃力,也很需要基本功。
标记完以后我就按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设计了手术过程:第一刀怎么切,第二刀、第三刀怎么切,怎么深度预切开,从什么地方开始剥离等。
第二步黏膜下注射,离体胃的特点是由于离体时间较长黏膜下层组织
不够疏松,黏膜层和肌层贴的比较紧密,很难注射进去,最后只有想
办法切开一个小口,从切口处扎入黏膜下层进行注射,勉强才能将黏
膜隆起一点。
第三步环周预切开和深度预切开,我认为这是ESD最难的地方,在看
老师们手术的时候,老师们能够根据病变位置特点,控制镜子沿标记
点周围很流畅地切开,刀的走行方向和深度都控制的很好,我按照事
先设计的方式开始切开,可出现了很多问题:①控镜不稳,刀老是滑
来滑去,不能够流畅走刀,有时刀走着走着就偏离了标记点;②刀老
是压不住黏膜,有时深一点,有时浅一点,这样反复切开就导致了边
缘不规则;深度预切开的时候按照老师的方法刀尽量贴着黏膜走,避
免损伤肌层。
第四步黏膜下剥离,方法是先从两边剥离,顶起黏膜,
反复注射,暴露圆弧形蓝色黏膜下层,然后逐步剥离。
第一块剥完后第二块剥离相对熟练了一点,第三块选择了相对难一点
的贲门位置,贲门的特点是黏膜下层较厚,注射后容易隆起,但走刀
困难,剥离是有时黏膜层和肌层分辨不清,剥离面黏膜层留的多少不一,不是很规整,好在离体胃不会出血。
总结与体会:第一次离体胃操作结合观摩老师们的手术对ESD技术有
了新的理解和认识:1.开始ESD手术前都要对病灶位置特点充分熟悉,设计手术过程,然后按照设计方式一步步执;2.控刀能力是手术质量
好坏的关键,如何走刀,如何压住黏膜,如何走镜带刀,如何走刀带镜,需要我们不断练习才能提高;3.要反复练习掌握剥离技巧。
总之,ESD之路很长、很困难,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积累,争取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步步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