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
14
跨国公司的特征
面临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和在有着 不同政治哲学、法律系统及对于私人财产权、 公司社会责任和自由企业持有不同社会态度 的国家中经营的政治风险
能够且必须进行更为复杂的竞争博弈 经营业绩是用灵活评估的指挥棒作为两种货
币相互浮动的价值,且面临与名义汇率与实 际汇率转换相关的经济风险
术专长
18
国际化的动因
利润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生产要素优势论:因为自己拥有有利条件或
具有垄断优势 增长论:为了占领市场,扩大增长 政策论:对东道国政策的反应,包括贸易保
持政策和吸引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 资本过剩论:因为企业资本过剩
19
国际化的动因
创造内部市场,企业可以开发其某些最有价 值的能力,其结果比从这些能力的许可交易 中获益更多
25
意识的进化——全球化意识
假设:不同国家的习俗或偏好的共同之处大 于相异之处,或通过给消费者提供具有适当 成本和质量优势的标准化产品,促使过去形 成的国家之间的多样性习俗和偏好逐步趋同
抱着为世界市场制造产品的观点,面向全球, 将产品制造集中在几个效率较高的工厂,且 工厂常设在公司的中心地区
6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 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 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
科技全球化: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 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各 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
7
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
11
国际企业
国际企业:从事国际商务经济活动的企业 国内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从事了与外国企业
有业务联系的活动 经营进出口贸易活动的专业性外贸企业 跨国公司
12
跨国公司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组成,无 论这些经济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
在一定决策系统制定的连贯政策和一个或多 个决策中心制定的共同战略下从事经营活动
15
跨国公司的特征
由于对产品、职能和多样化的地域进行管理 控制,其组织结构天生地更为复杂,而地理 距离、时间和语言文化障碍更是导致组织问 题难以解决
16
国际化的动因
获得关键要素供给 寻求新市场 获取低成本生产要素
扩大的经济规模 激增的研究与开发成本 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全球审视与学习能力
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 成全球统一市场 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 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 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 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8
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 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 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 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
9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能动进取的影响因素
1. 全球搜寻
6. 政府的积极参与:关税、
2. 不断进化的新市场
非关税障碍
3. 规模经济
7. 成本较低的多样化通讯
4. 产品服务的同质化趋势 设备
5. 较低的全球运输成本 8. 科技标准的同质化趋势
被动反应的影响因素
1. 逐渐增加的非本土竞争者 2. 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的风险增加 3. 顾客策略从只限本土到放眼全球 4. 全球科技的加速演进
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面相联系,一 个或多个实体能够对其他实体的经营活动施 加有效影响,特别是在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 资源和责任方面的影响尤为有效
13
跨国公司
在外国从事直接投资,而非仅仅限于从事出 口贸易
对海外资产进行主动的管理,而非消极地以 金融证券形式简单地拥有海外资产
将其经营管理活动视为公司整体战略和公司 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
32Leabharlann 模经济 工业革命后导致更大型工厂的诞生 在原材料、运输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企业
将中间生产过程分配到单一工厂进行生产; 开发了大批量生产的作业技术;享受批量生 产带来的成本优势与收益 在精细化工、汽车和炼油等产业中,规模经 济的产量将超过众多单个企业销售水平的总 和,迫使单个企业要么采用跨国经营模式, 要么坐等灭亡
通过激发和影响消费者偏好而国际化,如麦 当劳
39
当地差异化
本地化因素并没有被全球化浪潮的光芒所掩 盖,相反,企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本地化影 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政治体制、政府对国 内外企业的管制、社会准则和人们的文化价 值观并不一致
如何体察、回应甚至利用本公司所处国家的 环境差异,是国际企业经理的重要战略任务
获得规模经济 减少风险,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多元化,减少
竞争者的威胁 形成全球视野,通过发展多国结构,掌握收
集和解释来自全世界各地信息的有效手段
20
国际化的前提
有关国家必须提供一定的地方特殊优惠条件, 以便形成必要的吸引力促使公司到那儿投资
具有某些战略能力以抵消它不熟悉外国市场 的劣势
10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企业经营活动的范围随经济全球化而扩展:
资源筹措的范围扩大
利益相关者的数目增加,关系更为复杂化
生产组织的可行方案变得多样
消费者的偏好复杂多样 竞争对手的数目多且实力强 知识的作用更为显著
企业不论其 规模多么小、 特殊或具有 地域特色, 都难逃来自 世界各地的 竞争压力。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 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 的进程大大加快
4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 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 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36
要素成本
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全球追逐廉价劳动力。 耐克将运动鞋制造工厂设在中国与印度 福特将其汽车装配工厂设在墨西哥 日本电器企业将其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
37
势不可挡的全球扩张
重大技术进步引发变革,并促使产业经济重 组,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全球范围内 开发并生产的企业不仅可以从形成的规模经 济中获得好处,还加快了世界各地消费者偏 好与需求集中的进程
承认和强调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经营环境的差 异,并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改进自己的产品、 战略和管理实践
24
意识的进化——多国意识
其战略建立在公司全球分布的子公司在不同 国家的多重响应战略的基础之上
倾向于使用东道国的独立企业家作为自己在 外国开展业务经营活动的经理
子公司与总部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
26
意识的进化——全球化意识
需要更为集中的协调和控制,要求组织中不 同产品或事业部的经理拥有全球责任心
研发和制造活动被总部重点管理,战略决策 由公司的决策中心来做出
27
意识的进化——跨国意识
响应当地市场、当地政府的需要和发挥全球 规模竞争效能的要求同时存在,公司在维持 其全球化效能的同时,必须对当地的需要做 出更为灵敏的反应
通过产品生产线的合理化、零部件设计的规 范化和生产操作的专门化,在实行全球规模 经济中寻求竞争优势,如汽车、办公设备、 工业轴承、建筑设备业
38
势不可挡的全球扩张
传统地方性企业通过产品配方标准化、包装 规格合理化、多种语言印刷标签的方式,实 现以国内为主的生产结构的转变,形成规模 经济,如肥皂、洗涤业
具有某些组织能力,以便从它的内部战略力 量中得到比通过诸如契约或许可证等外部市 场途径更好的回报
21
意识的进化——国际化意识
倾向于把公司的海外经营业务看作某种遥远 的前哨基地,其主要作用是以不同方式支持 国内母公司的发展
企业是具有某些外国附加机构的国内公司, 有关国外经营活动的决策倾向于以机会主义 或临时性方式作出
41
霍夫施泰德:文化分析
权力距离:一个机构或组织内下级在接受分 配不平等的权力的程度
不确定性回避:人们感到不确定情势的威胁, 从而形成信念与制度以回避可能风险的程度
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指人们只关 心自己和家人,不关心团体;集体主义指人 们属于一个集体,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忠诚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 益提高
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 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
用增强
5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贸易自由化: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加 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 化的发展
生产国际化: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不仅对生 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 产准备了条件
当地差异化的主要因素:文化与政治因素
40
文化环境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信仰、观念和价值观等 不同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方式
英国人在清淡的茶中加牛奶 美国人视茶为夏季清凉饮料,喝时加冰 沙特人喜欢在浓茶中加糖,趁热喝下 文化差异会表现为不同的社会标准和个人行 为,导致同一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效果不同 霍夫施泰德按照权力差距、避免不确定性、 个人主义和男性化等维度区别文化差异
的需要 规模经济发展使得生产者更愿意建立自己的
营销网络,提供安装支持、服务和维修以及 消费者信用等方面的需要,也是创建营销网 络的推动因素
35
要素成本
技术与市场的变化,致使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 得新资源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紫金矿业收购菲律宾远东南金铜矿 华菱管线收购澳大利亚金西资源的矿产 中海油收购印尼和澳大利亚的油气田
传统动因 新的动因
17
国际化的动因
保护自己,免受国内商业周期风险和不确定 性之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