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胆经当令70~79岁是xx关键期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有病不好熬过去”,导致一些老年人认为七十三、八十四岁是自己迈向长寿的“坎儿”。
科学证实,老年人因为年龄大,适应能力下降,在生命中的确有一些应该提防的危险期。
但七十三、八十四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夹注:73是孔子寿命,84是孟子的寿命。
儒家以此说成人之关口。
并非与生物钟有关。
]其实,70~79岁才是影响老年人长寿的危险阶段。
以色列学者发现,在70~79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每月平均有两次健康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80~89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每月的健康状况却与60~69岁年龄段的人一样稳定。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升高而线性地减弱的。
70~79岁是一个危险期,这段时期各种器官衰退较快,是各种老年病的多发时段,常易出现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
而进入80岁以后,这些疾病就会出现下降趋势,精神和机体的健康有可能恢复到60~69岁年龄段那样的水平。
因而,70~79岁这一年龄阶段被称为危险年龄段。
老年人欲获高寿,70~79岁这10年的保健是至关重要的。
专家提醒,老年人在70~79岁时,更要注意生活规律化,多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不要过于疲劳,戒烟少酒,以食用高蛋白、多维生素、少脂肪为原则,定期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损脑食品五种众所周知,牛奶、鱼类、核桃、胡萝卜、大葱等食品都具有健脑益智的作用,但也有些食物是大脑不喜欢的。
研究证明,常吃以下5类食物,大脑会出现反应迟钝、笨拙,甚至记忆力降低等现象:1、过咸食物:人体对食盐的生理需要极低,成人每天7克以下、儿童每天4克以下就足够了。
常吃过咸食物会损伤动脉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使脑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下,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大脑过早老化。
2、含铅食物----铅能取代其他矿物质铁、钙、锌在神经系统中的活动地位,因此是脑细胞的一大“杀手”。
含铅食物主要是爆米花等,“无铅松花蛋”的铅含量并不等于零,只是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同样不宜大量食用。
3、含铝食物: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体每天铝的摄入量不应超过60毫克,油条中的明矾是含铝的无机物,如果一天吃50—100克油条,便会超过这个量。
4、含过氧脂质的食物:油温在200℃以上的煎炸类食品及长时间曝晒于阳光下的食物,如熏鱼、烧鸭、烧鹅等含有较多过氧脂质,它们会在体内积聚,使某些代谢酶系统遭受损伤,促使大脑早衰或痴呆。
5、含糖精、味精较多的食物:糖精摄入过多会损害大脑细胞组织;味精少量食用是安全的,但周岁以内的婴儿和妊娠后期的孕妇最好别吃。
婴儿食用味精有引起脑细胞坏死的可能;孕妇吃则会引起胎儿缺锌,影响孩子智力发展。
12种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1.看眼睛: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
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
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头发: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4.看耳朵: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不信你去仔细看看,现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而且形状上看上去已有些变形。
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圆润、肥大、饱满的大耳朵了。
而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里却很多见,这说明以前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现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态,大人除了形态就主要看后天的情况了,主要看色泽、有无斑点、有无疼痛。
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
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
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它代表了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5.摸手的温度: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7.看青筋: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
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
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横纹的地方纹路多、深,就代表小时候营养差,体质弱,气血不足。
成年后,这类女性易患妇科疾病,男性则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风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
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其它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
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纵纹:只在成人手上出现,小孩不会有的。
当成人手指甲上出现纵纹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说明身体气血两亏、出现了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10.看牙龈: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
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12.看运动: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疲劳难以恢复的状况,气血就不足,而那些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人就很好。
人体生命日节律3 []卯时(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1.xx与地户早晨5~7点,大肠经当令,我们原先老说,早晨要养成排便的习惯。
其实不用养,这是人体气机自然的一种走势,到早晨5点到7点的时候,人排便应该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养生要顺其自然,不可随便违逆它。
早晨天亮了叫天门开,相对人的地户也要开。
地户在中医里指的是魄门,即肛门。
2.肺与大肠相表里所谓表里,关系有点像夫妻,丈夫在外边特别忙着的时候,妻子就应该在家里也相对要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上一个肺经忙着重新分布气血,这一个大肠蠕动旺盛,及时排泄废物。
中医诊病问二便,实是问病人的心肺功能。
大便出问题如变稀或解不出,由表及里,这是肺气出问题了。
3.便秘与xx(主津所生病)所谓便秘,《内经》说,根是肺气过实,“主津所生病”,“津”这里是动词,意为往外渗透、挤压的动作,把里面的液都渗透出来了,大便干结,就便秘。
反之人拉稀是他肺气的津的功能不足。
以前曾有个歇后语,“拉屎攥拳头----暗使劲!”其实当你解不出大便时,通常做的动作是,你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在那儿攥拳头,肺气可以推动大便排下来。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常犯便秘的人,迷恋依赖泻药解决排便困难,是治标不治本,久之损害身体健康。
还有,有心脏病的人,心肺功能差的人,你就得注意,在解大手时候不要太用力。
从古至今都有解便时因太用力,造成心梗死在厕所里的记录。
[根据《名人论坛》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曲黎敏讲解《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视听笔记整理]人体生命日节律5 []辰时(上午7~9点)胃经当令这个时辰阳明胃经最旺盛,值班持令。
阳明胃经是起于鼻翼迎香,往上走到山根,向下沿鼻外侧经唇口到承浆,再沿着头角至额颅。
先是走颜面这一块儿,然后沿着身体前面一直走到我们脚趾的中趾,就是第二个脚趾那个底下。
如果你第二个脚趾出现疼痛的话,那是你的胃经出问题了。
胃经是人体前面一条很重要的经脉。
先说脸,一些年轻人长痤疮。
如一般长在脸颊和额头上,这就是胃经的病。
通常是特喜喝冷饮的人,冷饮喝多了造成了胃寒。
人体有恒温自保功能,拱出热来攻这个寒。
攻胃寒形成胃的燥火,就显得更干渴,就更愿意喝冷饮,恶性循环,慢慢这个燥火表现在脸上就形成痤疮。
夏天天热恰恰应喝温水,越喝温水越解渴,越喝凉水越不解渴。
1.为什么要吃早饭人体经脉气血从子时一阳升,到5至7点的卯时已经全升起来循行到了大肠经。
此时阳光普照,天地人一片阳的象,勃勃生机的人体需要吃食物补充一些阴,食物属于阴的。
人吃早饭像春雨贵如油般的重要。
2.早饭多吃会不会发胖吃早饭是不容易发胖的。
因为上午天地阳气最足,人体的阳气运化气机也最旺盛。
再者下一个时辰旺盛的经脉是脾经,脾主运化,能够通过运化把这些食物变成营卫精血,输送到五藏六腑去。
3.其它有关“胃经”的养生胃经从脸部下来,沿颈部往下,上半身经过乳中,乳房的正中线。
像女子的痛经前有乳房胀痛现象其实跟胃经相关。
还有乳汁问题,当胃吃下东西,变现后的精华就是血,而乳汁又是血的变现,所以小孩子吃母乳容易吸收。
胃经下落经大肠沿着前腿走,路过膝盖。
当前腿和膝盖出现毛病,通常都是胃经出问题。
为了保护膝盖不受凉也保护胃气,古人跪姿坐姿总是手捂膝盖。
因手掌中有个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属火穴,用它捂住膝盖是可以防止膝盖受凉,而更是为保护胃气。
还有在胃经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足三里。
足三里这个穴位是在膝下三寸处,是养生中的长寿穴。
平时经常按摩膝盖和足三里,是养护我们胃气的一个很好的养生办法。
[根据《名人论坛》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曲黎敏讲解《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视听笔记整理]人体生命日节律6 []巳时(上午9~11点)脾经当令1.脾主运化脾经和肺经在中医经脉学里同属太阴,即都具有分配的功能。
但手太阴肺经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足太阴脾经主管把胃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
脾相对肺来说,是前期的初步的工作。
2.脾主身之肌肉脾主全身肌肉。
当脾胃不合,就会肌肉无力,身体无力。
脾有一个外现,表现在嘴唇上。
脾的运化功能好,嘴唇会很滋润,丰满;相反脾弱,嘴唇会发瘪,发干枯。
还有个重症肌无力问题,也是脾病造成的。
包括一些老年人的眼皮下垂,都耷拉下来,这也是脾的问题。
3.脾在志为思,思伤脾常说的“意志”这个词,是我们生命力的一种体现。
“意”是中医里脾精的外现,意是脾的神明。
因为脾主运化,脾精足,人的运化能力强,意味着我们不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与记忆关联性的问题,比如说这人头脑很灵活,见到这件事马上想到另件事上,这种关联性就是意。
这就是运化,就是灵活,就是头脑非常灵活的表现。
“志”是肾之神,因为肾主收藏,意志就是肾的这种收藏能力。
实际上如果精神是心肾相交的话,那么“意志”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运化,人体的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
你能够运化多少,然后你又能够定得住多少,这是你的意志力。
你如果只是运化很聪明的话,而你又定不住,你又坚持不下来,那就是意志不坚定。
所以这也是我们生命力的一种体现。
因“意”是脾的神明,所以说“脾在志为思”。
脾发达的人,就是头脑很灵活的人。
他的关联性就非常的强。
但过分“思”就会伤脾。
伤了脾气、脾精,脾神伤了意,就是“思伤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