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构造--墙体 ppt课件
房屋建筑构造--墙体 ppt课件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墙体的强度与所用的材料有关。砖墙是脆性材料,变形能力小, 因而对房屋的高度及层数有一定的限制值。 提高墙体强度:
(1)选用适当的墙体材料 (2)加大墙体截面积 (3)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构成墙体的材料和砂浆等级 墙体的稳定性 墙作为一种较高、较长、较薄的受压构件,必须
效、降低劳动强度,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以减轻自重 、降低成本。
3.2 砖墙的构造
3.2.1 砖墙的材料
砖 按材料分有粘土砖、炉渣砖、灰砂砖、粉煤
灰砖等;按形状分为实心砖、空心砖和多孔砖等。 普 通 实 心 砖 的 规 格 为 2 4 0 mm×115mm×53mm
(图3.1)。强度等级有MU30、MU25、MU20、MU15、 MU10五个级别。
2.满足保温、隔热等热工方面的要求
外墙必须满足热工方面的要求。
❖ 严寒地区建筑物的外墙,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还应适 当兼顾夏季防热。
❖ 炎热地区建筑的外墙,则应满足夏季防热的要求,有适 当兼顾冬季保温要求。
严寒地区的建筑物,如外墙采用普通粘土砖墙,其厚度的 确定,往往是为了满足保温要求,如五层以下的住宅,240 毫米厚已能满足承重要求,但却满足不了保温要求。
装配式板材墙:将工厂生产的大型板材运至现 场进行机械化安装而成的墙
按构造方式分: 实体墙:由普通粘土砖或其他砌块砌筑或由混凝土
等材料浇筑而成的实心墙体。 空体墙:普通粘土砖砌筑而成的空斗墙或由多孔砖
砌筑而成的具有空腔的墙体。 复合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成的墙体。
例如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复合板材墙。 其中混凝土起承重作用,加气混凝土起保温隔热作
炎热地区的建筑,240毫米厚粘土砖墙已能基本满足隔热的 要求。
3.满足隔声要求
声音的大小在声学中用声强级表示,声强级的单位是“分贝”。 噪声的传递分为两种形式: 空气传声:是声响发生后通过空气,透过隔墙再传到人耳; 固体传声:直接撞击隔墙或楼板而传到人耳。
为控制噪声,对墙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① 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 ② 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带动墙体振动 ③ 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提高墙体的减振和 吸音能力; ④ 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垂直绿化降噪。
为适应建筑模数及节能的要求等,近年来开 发了许多砖型,如空心砖、多孔砖等(图3.2)。
砂浆 砂浆: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和填充料(砂、 矿渣、石屑等)混合加水搅拌而成。
作用:将砖块粘结成砌体,提高墙体的强度、稳 定性及保温、隔热、隔声、防潮等性能。
砂浆强度等级有M15、M10、M7.5、M5、 M2.5、M1、M0.4共7个级别。
3 墙体构造
本章提要
本章内容:墙体的一般构造和细部构造;墙体 的保温、隔热及节能构造;隔墙和 墙体装饰装修构造。
学习重点:掌握砖墙和砌块墙的构造;能进行 墙体的构造设计。
本章内容
3.1 墙体的类型与构造要求 3.2 砖墙的构造 3.3 砌块墙的构造 3.4 隔墙构造 3.5 墙体的保温与节能构造 3.6 墙面的装饰装修构造 3.7 幕墙构造
常用的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 灰砂浆三种。
砖墙的组砌方式
1.组砌的关键 横平竖直、错缝搭接、灰浆饱满、厚度均匀
2.砖墙厚度
——以标准砖的长度为单位(连同灰缝厚度10mm)
3.2.2 砖墙的砌式和厚度
实心砖墙
实心砖墙:用普通实心砖砌筑的实体墙。 常见的砌筑方式:全顺式、一顺一丁式、 多顺一丁式、每皮丁顺相间式及两平一侧式等 (图3.3)。 实心砖墙体的厚度除应满足强度、稳定性、 保温隔热、隔声及防火等功能方面的要求外,还 应与砖的规格尺寸相配合(图3.4)。
4.满足其他方面的要求
①防火要求 1、选择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防火规范规定的材料。 2、设置防火墙,防止火灾蔓延。 根据防火规范,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最大间距为150m, 三级为100m,四级为60m。 ②防水防潮要求 选择良好的防水材料以及恰当的构造做法, 保证墙体的坚固耐久性,使室内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③建筑工业化要求 建筑工业化的关键是墙体改革,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工
按承重情况分:
承 重 墙:凡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传 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凡不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和 幕墙等。
按施工方法分:
叠砌墙:将各种加工好的块材用砂浆按一定的 技术要求砌筑而成的墙体
板筑墙:直接在墙体部位竖立模板,在模板内 夯筑粘土或浇筑混凝土,经振捣密实 而成的墙体
保证其稳定性,与墙体的长度、高度、厚度以及纵、横向墙体 间的距离有关。Biblioteka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提高墙体稳定性: (1)增加墙体厚度,但这种方法有时不够经济 (2)提高墙体材料的强度等级 (3)增设墙垛、壁柱、圈梁等构件 抗震设防地区,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 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墙体中,还需设置贯通的圈梁和钢筋 混凝土构造柱,使之相互连接,形成空间骨架。 ❖ 在地震烈度7~9度的地区内,应设置防震缝,将建筑物分为 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3.1 墙体的类型与构造要求
3.1.1 墙体的类型
按墙体作用分: 承重作用:凡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传来的荷
载的墙;
围护作用:墙体抵御自然界的风、雨、雪的侵袭, 防止太阳辐射、噪声干扰以及室内热 量的散失,保温、隔热、隔声的作用。
分隔作用:室内与室外空间分隔开,划分房间和 使用空间
按位置和方向分: 外墙:位于建筑物四周的墙 内墙: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 横墙:沿建筑物横向布置的墙 纵墙:沿建筑物纵向布置的墙 山墙:外横墙位于房屋两端的墙 平面上门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 ,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
用。
按墙体材料分:
砖和砂浆砌筑砖墙 石块和砂浆砌筑的石墙 土坯和粘土砂浆砌筑的墙 在模板内填充粘土夯实的土墙 钢筋混凝土墙 砌块砌筑的砌块墙
3.1.2 墙体的设计要求
根据墙体所处的位置及功能的不同,墙体 构造应满足如下要求:
❖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性能 ❖ 满足隔声要求 ❖ 满足其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