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大
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
C.一级,二级,三级
D.三级,二级,一级
26.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可分为(
国防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全国国防教育日是(
C
)天。
A.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2.新颁布的《国防动员法》自(
A
)起施行。
A.2010年7月1日
B.2010年6月1日
C.2010年4月1日
D.2010年5月1日
3.字母CCAD是(
)秒,停(
)秒。(B)
A.5、5
B.6、6
C.7、7
D.8、8
10.城市人民防空指挥实行(D)体制。
A.民防
B.地方
C.军事
D.军地结合
11.城市人民防空是一个系统,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B)。
A.通信警报系统
B.组织指挥系统
C.人防工程系统
D.人防专业队伍系统
12.(C)是人民防空的重点。
A.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大名著说法起源
“四大名著”是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因为并没有谁公开提出这个概念,并把《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小说叫做“四大名著”。
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叫王世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书“这个名词,但他讲的“四大奇书”,指的是《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而冯梦龙在王世贞之后,也提出了”四大奇书“的说法,而他指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到清代初年,李渔则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书第一种》(《三国演义》)卷首作序:“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书之目,曰《史记》也,《南华》也,《水浒》与《西厢》也。冯犹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两人之论各异。愚谓书之奇当从其类。《水浒》在小说家,与经史不类;《西厢》系词曲,与小说又不类。今将从其类以配其奇,则冯说为近是。”可以看出,李渔并不赞成昔弇州先生(即王世贞)的说法,他认为《史记》、《南华》(即《庄子》)、《水浒传》、《西厢记》并不是同类著作,其中《史记》为历史散文,《庄子》是哲学散文集,《西厢记》则属戏曲剧本,因此不能放在一起并称“奇书”;而冯梦龙所评“奇书”,则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书,都是长篇通俗小说,同样反映了共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普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以放在一起并称为“四大奇书”。经过李渔的肯定,冯梦龙所提“四大奇书”,则开始广为流传,并被人们所接受。
四大名著(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A.朱德
B.周恩来
C.彭德怀
D.刘少奇
16.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的是(A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7.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核武器的时间是(C)。
A.1943年8月
B.1944年8月
C.1945年8月
D.1946年8月
18.(D)12月13日,侵华日军发动了南京大屠杀,这一惨案使(
“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由于有性的描写,被视为诲淫小说,从清顺治年间起,便先后颁布了十余次法令,在全国各地查禁销毁各种淫词小说;而《金瓶梅》及其续书便在其中,别列为禁书。后来,《红楼梦》于清乾隆年间问世,虽与之类似,也有人认为《红楼梦》是脱胎于《金瓶梅》,但由于《红楼梦》相对问世较晚,并且未被完全禁止,所以《红楼梦》的逐步取代《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
6.应当修建防空地下室,但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修建的,必须经(
B
)部门批准。
A.城市
B.人防
C.设计
D.消防
7.(C)是全国最早开展防空建设的城市。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8.人防是(A)的社会活动。
A.军事行动与民事行为相融
B.政治活动与民事行为相融
C.单纯民事行为
D.准军事化行为
9.空袭警报的鸣放要求是鸣(
A
)的缩写。
A.中国人民防空
B.山东人民防空
C.北京人民防空
D.冠县人民防空
4.人民防空是未来城市防空袭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哪些不是人民防空的防护措施(
A
)。
A
用高炮打击敌机
B
疏散隐蔽
C
鸣放防空警报
D
消除空袭后果
5.每年(
B
)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
4月20日
B.
5月12日
C.
7月15日
D.
9月11日
B.增强抢险救灾能力
C.城市
D.重要目标
13.(D)系统,战时必须优先传递、发放防空警报信号。
A.广播
B.电视
C.广播、电视
D.通信、广播、电视
14.科索沃战争中,美机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炸弹是(B)。
A.贫铀弹
B.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C.激光制导炸弹
D.巡航导弹
15.1951年5月成立了以(B)为主任的全国人民防空委员会。
B.政府机关人员和企事业单位
C.公民
D.我们
21.(C)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
A.3月15日
B.5月1日
C.3月1日
D.5月12日
22.核电站使用的燃料是(B)
A.天然气
B.铀(或钚)
C.优质煤
D.氢
23.“民防”是外来语,意原指公民防卫或公民防护。下面(
A
)项描述是正确的?
A.国防是国家的防御力量,民防是民间的防御力量
)南京同胞遇难。
A.1945年
20万
B.1937年
10万
C.1931年
30万
D.1937年
30万
19.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措施包括警报、(A)、掩蔽。
A.疏散
B.对空射击
C.伪装
D.以上都对
20.开展防空防灾教育的目的是使(C)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民防意识,掌握防空防灾知识和技能。
A.市民
B.民防只在战争中起作用
C.民防主管发布台风警报和修筑海塘
D.民防的主要任务是防火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
B
)日起施行.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7年12月1日
D.2008年1月1日
25.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