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

家长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

家长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河南省林州市韩记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梦想之一,而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衡量孩子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也一直是家长关心的重要问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成才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在校成绩。

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环境下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时下,许多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大倒苦水:孩子不听话、贪玩、上网、不能充分与家长交流、成绩不能上升、缺乏进取意识、不善于合作、自私刻薄等一系列问题。

但不管家长谈多谈少,最终都归结于一点――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的就无所谓了。

示例:镜头一,孩子,好好读书,不要象爸爸一样,现在在外打工连图纸也看不懂;镜头二,妈妈把凉好的奶放在孩子的桌上说,快看书。

镜头三,不要做家务了,快去看书。

镜头四,孩子要出去玩耍,妈妈说,你知道你还有几天要考试了吗,只知道玩……。

在当今形势下,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的取得不是一唯靠抓紧时间就能取得的。

学习成绩的提高,既有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既要靠孩子自身的内因,也要靠外因的疏导,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这个多方面综合体的一个合力。

一、积极学习,掌握新时期的教育理念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在知识剧增的时代,孩子掌握知识的方式不仅仅来源于课堂,他必须从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中提炼相关知识,进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深度,所以作为家长既要关注孩子课堂上的学习,更要积极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走进生活、走向自然。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教育的发展思路,决不能用老一套办法一唯给孩子说教,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用先进的理念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细节,开动孩子学习的发动机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是的,当人们一旦知道所做事的道理后,让他(她)去死都是无憾的。

如果我们把学习的“道”引给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是不是给了孩子一个学习的发动机了呢?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密切联系,认真研究每一个教学细节,进而给孩子的学习增添动力。

1、练习练什么课堂上、下都有许多问题在困扰着孩子,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教师如果能及时地探索研究并给出答案,就会给学生释疑解惑,就能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心态,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动力增加。

有一天,一个家长突然问老师,“老师,有许多问题其实学了也根本用不上,不但孩子学的没劲,咱看的也很枯燥!”这个问题提的确实好,大家深有体会:上学时学的东西,有许多在社会上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平时练习又白白浪费了好多时光!老师和家长经过认真探讨研究,及时地给孩子作出了如下解释:一是练习可以学习知识,知识是创业的钥匙,是创业的基础,没有知识,创业何从谈起?因此我们首先是要学习一定的知识。

二是练习可以练就独立自主创新的精神。

现在的学法倡导“自主探讨法”,其本质也是要让学生学习一种精神——“独立﹑自主﹑我行”的精神。

孩子每天都在做题,如果他通过自己认真研究,发现了某道题的解法,那他是多么高兴啊,这样他就会有一种自信——“我行”,其后他会做更多的题,他会学更多的科目,来证明他自己的能力“中”。

同时,他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上学时,孩子敢于自主探索求知,到社会上,他们也会说我“行”,并能俯下身子来钻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久而久之,他们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精英。

有了这种精神作依托,孩子再面对许多杂乱迷人的现实世界,他们也会静下心来认真做学问,不再漠视学习了,这样孩子的素质教育也就到位了,成绩自然也就会提高了。

2、答案该撕吗孩子做练习时,有人主张将后面习题的答案全部撕掉,家长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

于是有家长就问教师:为什么要在问题后面附答案呢?做题时答案该不该死掉呢?经过讨论,家长和教师一致认为:答案是一位学习程度较高的伙伴,当你不会时,它可以帮你打开思路;当你做完练习时,它可以帮你检查做的对错。

平时练习孩子抄答案的原因大体是:别人做得快,自己做的慢,想超过别人……家长要做如下的解说“很好嘛,起码有超过别人的想法,但你想过没有,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你不去思考,学习会越来越差,做题会越来越慢。

做题要有一种平静的心态,做的慢不要紧,只要有质量,只要是自己思考得来的就很好,慢慢的你就会做快了。

我不嚷你,你怕什么,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人就有快慢之分,你只要自己尽了力就行了。

”经过一番平等的探讨,孩子抄答案的现象平息了,学习风气有了好转,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类似的还有:为什么要早读了,为什么要做实验了等等。

三、端正观念,以养成教育提高成绩1、提高意识抓养成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

教肓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

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学习上生活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将良好行为的培养却置之一边不顾,对孩子听之任之。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它方面无所谓。

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间接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

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它是和孩子的成绩紧密相连的。

2、多检查,培养自觉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随意性比较强,有时老师或家长说过的话,布置的作业,由于贪玩会忘记。

家长在百忙中,每天抽一定的时间,翻阅一下孩子的家庭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或者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在他的身边看书练字,最好是学习孩子的教科书,家长学习孩子的书本知识,既可以更好地辅导孩子的学习,又能为孩子树立榜样。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家长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一能使孩子形成较好的学习规律,能按时完成作业;二是孩子的作业书写非常认真,文面非常整洁。

三是孩子作业的正确率高。

因为有错误,家长就能及时帮他订正了。

我初步地统计了一下,作业完成不好的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的学生,他们平时缺少父母的督促检查,留在家中的年迈老人也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

只有当生病的时候,他们才着慌。

因此这些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就很差。

为什么多检查,孩子就有学习自觉性呢?一是孩子的心理因素,他认为,父母对我学习很重视很关心。

二是孩子的表现欲,他们总想在父母面前表现好好的,想得到父母的夸奖。

家长多检查,久而久之,就能使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老师或家长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进而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3、多指导,增强是非感要指导孩子读书,家长要有意地引导孩子读书,小孩子一般来说开始都喜欢读书的,但自己没有主见,只是随便乱翻,这就需要家长有心地提供有益的书让孩子去读,这样才能让孩子接触到正规的教育,并能从中获益,进而也提高了孩子的成绩。

要守信,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家长有时为了讨好孩子,或为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或激发其学习欲,偶而也会许下一些诺言,有的家长对孩子讲,下次考试考90分以上,每门奖励5元,家长交钱后,也不问他作何用,结果会形成孩子们乱花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因此对孩子所说的话,家长也要动动脑筋,不妨把奖励的钱帮他买些学习用品,或者储蓄起来。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深思熟虑之后再说,不能随心所欲乱表态。

而当孩子达到你的要求时,作为家长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

这样做,一是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二是不伤孩子的心,对你今后在学习上的要求,他能按时做到。

一旦孩子有了良好的品德,那孩子的学习肯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四、创造环境,培育孩子的成绩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孩子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对我们很好的启发。

现在社会中,我们至少可以在家庭内部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长们不能光顾自己的事,要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记住: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1、陪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看动画片是许多孩子的一个重要的娱乐形式,也是一个主要的学习途径。

许多家长都是让孩子独自看动画片,只要孩子安静,不烦人。

家长就任孩子看,自己则忙乎自己的事。

于是有的孩子一看就是半天。

其实许多优秀的动画片中融入了许多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的东西。

孩子在观看时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有时很可能是错误的理解,我们的家长如果陪同在旁边一起看,便看边给孩子点拨一下,孩子的许多困惑就可能豁然开朗了。

另外,我们在陪同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下所看的内容,帮助孩子选择有意义的内容看,避免看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节目。

同时,在看电视的过程中,通过家长的引导激发起孩子求知的欲望。

这样,孩子看电视就不会单纯的追求新奇的形象、险奇的故事情节了。

家长还可以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纠正孩子看电视时不正确的姿势,这些对孩子的身心,身体健康都有好处。

2、陪同孩子一起上网。

网络已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庭生活,孩子有机会早早地接触网络。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在没有人的正确引导下,许多家庭的孩子痴迷于网络。

特别迷恋网络游戏,在许多孩子看来,上网唯一的乐趣就是玩游戏,网络就等同于游戏。

其实,网络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宝藏。

我们的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正确上网。

陪同孩子一起上网,还可以防止孩子浏览不健康的网站。

让网络为孩子健康成长服务。

今年暑假,我和读五年级的儿子一起看央视网站。

我对社会比较感兴趣,就引导孩子搜索观看同龄孩子的所做、所想,如何交友等等。

结果孩子上网的次数比以前的多了,兴趣更加广泛了,已不再是单纯的聊天、玩游戏了。

多陪同孩子一起上网,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上网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3、多订些报刊杂志,陪孩子多阅读。

家庭中多订些适宜孩子在年龄阶段看的报刊杂志,让孩子随手可翻阅,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孩子的一生受益无穷,虽然现在有网络阅读,但我总认为再好的文章放在网上阅读让人感到有些喧嚣,不如墨香书本阅读让人从容、宁静。

茶余饭后,温馨的灯光下,父母与孩子一同阅读,这样的氛围本身就是对孩子极好的熏陶。

五、挖掘亮点,激励培育孩子自信心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

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我们的家长对孩子课业完成不好,或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者孩子的努力学习仍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家长就指责孩子,这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孩子对家长的厌烦或抵触情绪,造成孩子和家长的隔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