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罐高速土建18标渭河里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概述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气象 (2)2.2水文 (2)2.3地质构造 (2)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安排 (4)3.1施工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 (4)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6)4.1桩基施工 (6)4.2承台(或下系梁)施工 (9)4.3墩身 (11)4.4上横系梁施工 (12)4.5盖梁施工 (15)4.6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 (20)4.7预制箱梁安装施工 (27)4.8上部现浇部分 (28)4.9体系转换 (29)4.10桥面混凝土铺装 (29)4.11防撞护栏 (31)4.12伸缩缝施工 (32)第五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 (33)5.1冬季施工措施 (33)5.2雨季施工措施 (33)第六章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措施 (34)6.1质量管理 (34)6.2质量责任制度 (37)第七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38)7.1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38)7.2安全组织机构设置 (38)7.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8)第八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41)8.1文明施工措施 (41)8.2环境保护措施 (41)附图 (42)施工进度横道图 (42)施工工艺流程图 (42)第一章概述1.1编制依据1、根据兰海高速公路武都至罐子沟段WG18合同的招标文件。
2、根据兰海高速公路武都至罐子沟段WG18合同施工图设计图纸、3、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规范以及交通部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根据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情况和多年的施工经验,初步编制。
1.2编制原则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配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第二章工程概况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在甘肃省的重要组成路段,是国家南北纵向公路的主通道,起点兰州,途径广元—南充—重庆—遵义—贵阳—麻江—都匀—河池—南宁—钦州—北海—湛江,终点海口。
在国家及区域路网中具有纵贯南北、连通东西、通江达海的快速大通道的作用;也是甘肃省规划的“四纵四横四个重要路段”公路网主骨架中的第二纵,是省会兰州通达陇南市的重要公路,是全省中西部地区与南部各市、州、县联系的主要交通要道。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构筑国家及我省南北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甘肃乃至西北各地与西南、华南的经济交流,开发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辐射地方社会经济,拓展陇南经济活动圈的范围,改善甘肃省天水、陇南以及四川省的旅游交通环境,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形成大旅游圈,进一步开发旅游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灌高速公路WG18合同段路线起点YK105+490(ZK105+497),位于陇南市武都区枫相乡枫相院村,本合同段路线终点YK110+685(ZK110+680),位于武都区枫相乡强家湾村,WG18合同段路线全长5.19Km。
按速度80km/h,整体式路基采用24.5m,部分路段整体式桥梁路幅宽23.5m,分离式采用2×12.25m。
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其他技术指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值。
2.1气象本标段沿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向暖温半湿润过度的季风气候,受境内高山深谷地形影响,在气候上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气候差异悬殊,垂直分带的差异性明显,河谷炎热,山区寒冷。
武都平均温度为14.6℃,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2.9℃,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4.8℃,极端最低温度为-8.1℃,极端最高温度为40℃。
山区(海拔2500m以上)年平均气温5.0℃,最热月平均气温15℃。
武都地区降水量的区域性变化较大,据武都、沙湾、甘泉、洛塘、五马等9个气象站的监测资料,调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0-900mm。
总体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其中武都区的降水量487.2mm,东南部降水量在800mm以上,裕河等地降水量大于900mm,为全区之冠,也是全省最多雨的地区之一。
北部高山地区雨量也较多,年降水量约650mm。
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3cm。
2.2水文本合同段洛塘至罐子沟段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水文网发育,沿线主要有大团鱼河。
大团鱼河在枫相接洛塘河,经枫相院、崖湾、强家湾、毛桑平、姚渡汇入白龙江,河长30Km,流域面积210K㎡,最大流量486m3/s,一般为3 m3/s,最小为1m3/s,沿河植被好,水质清澈无污染。
2.3地质构造本合同地处西秦岭山地,境内山高谷深,沟谷发育。
秦岭山脉与岷山山脉从东西两个方向绵亘,白龙江以北秦岭山脉向西延伸,白龙江以南岷山山脉向东延伸,形成交叉性地貌形态,地形特殊而复杂。
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为700~2500m左右,相对高程为1000~1500m。
沿线发育有秋田坝~瓦子坝复背斜和玉泉镇~坪头山复向斜。
秋田坝~瓦子坝复背斜宏观上比较开阔,从微观观察为层间褶皱,较为复杂,复背斜南翼位于洛塘镇至枫相乡孔家沟路段。
岩层向南正常倾斜,倾角自南往北变陡,遭琵琶乡两河断裂破坏,出露不全,向北东延伸,至岸门口附近被东西走向的岸门口左行平移断层断失,使该处形成弯曲。
北翼出露较全,其地层产状200°∠75°,呈陡倾角向北斜,往东变为倒转。
背斜轴线向北东东倾伏,两翼紧邻轴部。
东经105°30/以西,次一级层间褶皱较为复杂,呈不对称“波浪”式或“飘带”式及其他形式,小褶皱轴线倾斜与大褶皱一致。
沿线除发育枫相韧性剪切带、姚渡断裂等区域断层外,共发育20多条次断层,多为层间移动,产状160°~220°∠46°~70°,破碎带宽度一般20~40m,组成多为碎裂岩块,断层角砾与断层泥少,影响带宽度一般小于3m,延伸长度多数十~数百米,次断层对线路无影响。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安排3.1施工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3.1.1组织机构3.1.1.1我公司自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成立了兰海高速公路WG18合同项目经理部,经理部设在马桑坝隧道左线进口向西100米,K109+128路线左侧,临建工作已完毕(项目经理部平面布置图见后附图),可为工程施工做好后勤保障,经理部对本工程实行项目法人管理,负责管理本工程的施工,并全权负责处理与本工程相关的问题,包括对外关系及整个合同段生产调度、材料供应、进度、施工质量的检查与监督、工程计量及结算,安全等问题。
3.1.1.2经理部下设六部二室:包括:工程技术部、质量管理(质检)部、经营部、人财部、材设部、安保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
3.1.2现场组织机构框图现场组织机构框图见图3-1。
3.1.3机构职能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合同段施工的全面计划、指挥、管理、协调等工作,重点做好工程安全、质量、工期及成本等控制管理。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的事务,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履行合同义务,监督合同执行,处理合同变更,以及审批工程的各项财务开支。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现场生产、管理日常事务和后勤保卫工作。
项目总工:协助项目经理统一协调测量、试验、质检和调度,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工程部:在经理的领导和技术主管统筹安排下,负责工程管理监测、质量控制及劳动力的调配、现场管理。
质检部:由质检工程师负责协助甲方监理、质检部门对本工程质量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
按要求做好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等试验、水泥砼试验及测量放样等内、外业资料工作,及时为施工队提供技术服务。
经营部:负责对外、对内的合同管理、工程计量和结算工作。
以及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
材设部:负责全部工程机械及设备的供应、试验、维修和调配,以及负责材料的验收结算。
人财部:负责工程资金的使用及调配工作,做好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以及施工现场人事考勤等图3-1现场组织机构图安保部:负责工程进行中安全制度建立,安全措施的落实和检查。
施工技术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综合办公室:负责工地人员组织纪律等行政管理和整个工地的后勤保障供应,并负责协调当地的各种事务。
工地试验室:负责各种试验配合比的报批,签发生产配合比,施工过程中的检测试验,原材料的检验等。
桥梁队:负责本标段所有桥梁结构物的施工。
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YK106+124.5(ZK106+167)渭河里特大桥单线长2600.29m。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桩基础,U型桥台扩大基础。
4.1桩基施工根据实际地质及地表情况,我标段桩基成孔方式采用人工挖孔进行施工。
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见桩基施工工艺流程图(后附)。
根据当地水文和地质资料显示,本地区水位较高,地下水埋深小于5m,Ⅱ级阶地为5~15m。
对与阶地上地下水埋深大于设计桩长,桩机就为困难的个别桩基采用人工挖孔。
便道修筑按便道修筑方案进行修筑,质量及标准满足桩基施工所需的条件。
1)场地平整及前期准备由于本标段桩位处的地表、地貌条件较差,混凝土运输罐车等设备不能直接到达施工部位。
针对这种情况,我标段在桩基位置周围进行了场地平整,清除坡面危石和浮土;坡面土有裂缝或坍塌迹象者应清除或加设必要的保护,铲除松软的土层并夯实。
为方便施工在附近设一蓄水池。
为便于桩基孔径、深度及倾斜度的检测,施工前预先做好孔规及测深锤。
孔规长度为桩径的4倍,测深锤为4㎏。
2)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桩位,并设好保护桩。
埋设护桩时为保证护桩的可靠性,在护桩点处浇筑混凝土,然后设置带有十字的钢筋。
护桩埋设好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测并认可。
3)井口防护井口周围用混凝土制成框架并在井口周围予以围护,其高度应高于20~30cm,厚度要求在15cm,防止土、石等杂物滚入孔内伤人。
若井口地层较软,为防止孔壁坍塌,须用混凝土全桩护壁。
对井口平面位置及倾斜度进行检查。
检测项目包括:通过护桩点进行检测,井口的平面偏差不大于5cm,倾斜不超过0.5%。
4)挖孔挖孔时,一个作业面组织三班制连续作业,提升则采用电动链滑车或架设三脚架,用10kN~20kN慢速卷扬机提升。
挖孔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凸凹不平,以增强桩的摩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