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保定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近年来曾被誉为“欧洲最拥堵国家之一”的英国又因移民妈妈引发新一波婴儿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婴儿潮的到来给英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提高国民生活水平B.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 优化人口年龄结构D. 加速人口老龄化2. 婴儿潮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关联度较小的是A. 生物疫苗产业B. 家政服务业C. 房地产业D. 信息技术产业【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婴儿潮的到来,不能提高英国国民生活水平,也无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A、B错误。

婴儿潮的出现,新生儿增多,缓解了英国人口老龄化,同时优化了人口年龄结构,C正确,D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婴儿出生后需要注射疫苗,婴儿潮的到来,生物疫苗产业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关联度较大,A错误。

婴儿的增多,家庭对保姆等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多,关联度较大,B错误。

婴儿潮的到来,新生儿家庭可能需要更换更大住所,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关联度较大,C错误。

婴儿潮的到来,并不能直接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关联度较小,D正确。

故选D。

2018年9月26曰,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顺利返回上海。

本次考察首次成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冰站”观测装备,使我国对北极的科考可以从夏季一直延续到冬季,大大提升了对北极环境的观、监测能力。

下图示意本次科考路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推断,我国“无人冰站”布放在A. 白令海作业区B. 楚科奇海作业区C 楚科奇海台作业区D. 北冰洋中心作业区4. 在楚科奇海台作业区,考察队员释放了探空气球,气球飘向A. 西南方向上空B. 东北方向上空C. 西北方向上空D. 东南方向上空5. 船时7月30日上午十点,也就是北京时间上午六点,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正式进入了北极圈。

此时“雪龙”号所在位置是A. 23°26’N,169°10’EB. 23°26’N,59°10’EC. 66°34’N,169°10’WD. 66°34'N,59°10’W【答案】3. D 4. A 5. C【解析】【3题详解】受极夜现象和北极严寒的气候影响,我国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都在夏季进行,尤其是靠近北极点的北冰洋中心区域,而“无人冰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图可知,北冰洋中心作业区最接近北极点,最需要布放“无人冰站”,D正确。

故选D。

【4题详解】北半球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因此气球顺着盛行风向飘由图可知,楚科奇海台作业区地处极地东风带。

向西南方向上空,A正确。

故选A。

【5题详解】由题干可知,此时“雪龙号”正好进入北极圈,纬度位置为66°34’N,A、B错误。

结合图中航线判断,进入北极圈时,“雪龙号”的经度大致在170°W左右,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北半球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南半球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

我国的机场建设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进入了新阶段,一二线城市不断扩建机场,三四线城市也开始新建机场,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颁证运输类民用机场235座(不含港澳台地区),目前规划建设中的机场还有100多座。

在这些机场中4F是等级最高的,可起降超大型客机,4C级机场是数量最多的。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份民用机场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各城市机场等级的确定主要考虑的是A. 城市功能B. 城市等级C. 地形条件D. 降水多少7. 新疆是我国机场数量最多的省区,其中小型客运机场主要服务于人们A. 旅游观光B. 贸易往来C. 求学探亲D. 求职务工8. 读图判断1990年后,四个直辖市中航空客运发展速度最缓慢的是A. 北京市B. 上海市C. 天津市D. 重庆市【答案】6. B 7. A 8. C【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机场等级高于本省其他城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多高等级机场。

一般来说,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大于本省其他城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大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

可见,图中各城市机场等级的确定主要考虑的是城市等级,B正确。

故选B。

【7题详解】我国新疆地广人稀,旅游资源丰富,但各旅游景区间的距离远,中小型客运机场主要服务于游客旅游观光,A正确。

新疆经济欠发达,贸易往来少,求学探亲、求职务工等人员流动性差,B、C、D错误。

故选A。

【8题详解】读图可知,我国四个直辖市中的天津市,在1990年后建设的机场数量较少少、等级较低,航空客运发展速度最缓慢,C正确。

故选C。

【点睛】城市的人口规模是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不同国家的划分标准并不相同。

《说文解字》称:“水中可居曰洲”江河中的沙洲,就是水流冲积河道、河口所形成的出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

下图为武汉市区洲地发展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洲地多生成于A. 河流由宽变窄处B. 支流受干流顶托处C. 弯曲河道的凹岸处D. 两岸植被茂密的河心处10. 与“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现象的形成有关的是①降水增加,径流量增大②长江两岸湖泊萎缩③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④上游干支流修建水库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11. 读图判断鹦鹉洲消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 长江水位上涨,沙洲被淹没 B. 沙洲发育与江岸并岸C. 多年受流水侵蚀,沙洲消失 D. 工程建设,人为挖沙【答案】9. B 10. D 11. B【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沙洲是指出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

河流由宽变窄处,水流速度快,不易出现堆积体,A错误。

支流受干流顶托处,水流速度慢,堆积作用明显,易形成沙洲,B正确。

弯曲河道的凹岸处,水流速度快,以流水侵蚀为主,不易出现堆积体,C错误。

两岸植被茂密,水土流失现象轻,河流含沙量小,不易出现堆积体,D错误。

故选B。

【10题详解】“洲渚日增,江流日狭”是指河流沙洲增多,河道变窄。

降水增多,径流增大,河流携沙能力增强,对河岸的冲刷作用强烈,不易出现堆积,①错误。

长江两岸湖泊萎缩,河流水位下降,沙洲增多,河道变窄,②正确。

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形成沙洲的可能性增加,同时河道将变窄,③正确。

上游干支流修建水库,大量泥沙在水库淤积,下游地区河流含沙量减小,形成沙洲的可能性下降,④错误。

因此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题详解】长江上游修建了三峡水库,下游水位下降,A错误。

随着沙洲的发育,面积不断增大,逐渐与河岸相连,B正确。

对比左右两图,该河段河道变窄,应主要受流水堆积作用,C错误。

人为挖沙会使河道变宽,而不是像题图反映的河道变窄,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必考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宣纸文化凝聚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艺术,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依赖于宣纸而生辉、传世和保存。

现在国家对宣纸进行了严格的“原产地保护”,宣纸的定义是:利用产自安徽宣城泾县及其周边地区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在泾县范围内,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从选料、自然漂白到捞纸、晒纸、验纸、剪纸,一张宣纸,108道工序,有“片纸两年得”之说。

事实证明,宣纸质地特殊,任何一地的仿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宣纸。

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峦密布,溪壑纵横,有大小河流146条,河水基本都是山涧源头,河谷平原地层的中上层为砂土层。

左图为泾县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右图为人工晾晒原料景观照片。

(1)沙田稻草是生产宣纸的重要原料,可利用纤维多,不易腐烂,易于自然漂白,优于泥田稻草。

优质沙田稻草来自泾县长秆沙田籼稻,生长期较长,稻秆长。

分析泾县利于优质沙田籼稻生长的自然条件。

(2)宣纸不易褪色得益于原料的晾晒,判断右图原料场晾晒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甲、乙两地的哪一处?请解释原因。

(3)“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说明泾县宣纸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原因。

(4)目前,泾县从事一线宣纸生产的人员大多在40岁以上,技艺传承危机已显露无疑。

分析宣纸传统技艺传承困难的主要原因。

【答案】(1)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中上部为砂土层;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沛;河流发育(大小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河水多山涧源头,水源清洁纯净;水温较低,籼稻(水稻)生长期长。

(2)乙地甲乙对比乙地为阳坡,温度高,蒸发快,利于晾晒;坡度较大,防潮不易霉变(或排水条件好)。

(3)宣纸的生产从原料生长到加工都离不开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水、土壤、气候和传统技艺,具有不可移动的地域性(或真正意义的宣纸只有在泾县特殊的气候、水源、土壤、传统技艺等自然和人文条件下才能生产出来或宣纸的品质离开泾县特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后不能得到保证(或无法仿制));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凝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或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依赖于宣纸而生辉、传世和保存。

)。

(4)从原料到成品纸,宣纸传统技艺复杂,制作历时长,工序多,学习难度大,周期长;主要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宣纸所需时间长,成本高,但产量低,工人收入低;年轻人对宣纸传统技艺没兴趣,后继乏人。

【解析】【分析】本题以宣纸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请的原因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等,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由材料“河谷平原地层的中上层为砂土层”可知,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中上层为砂土层,透气性好。

由材料可知,由“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可知,泾县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由“有大小河流146条”可知,泾县内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由“河水基本都是山涧源头”可知,水源清洁,水温较低,故籼稻生长期较长。

(2)观察“人工晾晒原料景观照片”可知,稻草在光照充足的山坡山晾晒。

“读“泾县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可知,甲地与乙地中,位于阳坡的是乙地,故乙地光照充足,气温高,蒸发快,有利于晾晒;而且乙地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大,利于排水,使稻草不易霉变。

(3)由材料中对宣纸的定义可知,宣纸的生产从原料生长到加工都离不开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水、土壤、气候和传统技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无法转移生产地。

综合材料的第一、二段可知,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凝聚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艺术。

(4)由“从选料、自然漂白到捞纸、晒纸、验纸、剪纸,一张宣纸,108道工序,有‘片纸两年得’之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