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规定了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范围:检验用分析仪器、设备
责任人:QC员、QC经理、设备办主管、质量管理部
内容:
检验仪器是否处于校准状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
保证对检验仪器进行有效控制是各项检验活动的基础。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使用的关键仪器、量具、衡器应定期校准,除国家强检外,还应按照企业内部规程进行校准。
1.校准计划
建立化验室仪器年度校准计划,设定仪器的校准和维护日期,确保按时完成仪器的校准工作。
计划由QC室起草,设备办审核,质量管理部批准。
2.校验的分类
2.1简单的校准周期和接受标准
2.1.1温度计的校准:
a.方法:用标准温度计与受校温度计进行比对校准,每只受校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在同一环境下(如装满水的容器内)进行测温,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分别计数。
如温度偏差符合规定,则需注明温度偏差,若超出规定,则需维修或更换温度计。
可接受标准:±1℃
c.标准温度计应经国家授权的检定机构校准,并出具检定报告。
d.温度计的内校周期为一年。
e.外校温度计应标注清晰与内校温度计区分并妥善保管。
2.1.2砝码的校准
a.校准方法:将待校砝码放到精密天平上,测试三次。
每次示值误差一天平的读数值和该砝码的标准值之差确定。
b.接受标准:三次示值误差的平均值必须小于砝码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c.精密天平应经国家授权的检定机构校准,并出具检定报告。
d.砝码的内校周期为一年。
e.校准合格的砝码应在外盒上贴上合格标识,不合格的做报废处理。
GMP文件编号: ZL-SMP-108 第2页共2页
砝码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单位为mg)
2.2 对配置复杂的仪器应建立专门的校准标准操作规程,规程对校准的项目、校准方法、可接受标准、校准周期等进行详细规定。
2.3玻璃量具应按《玻璃量具容量校正标准操作规程》检定
3.校准的结果评估和放行
校准结果应经过审核或评估,只有校准结果满足接受标准的仪器才能放行使用。
当校准没有按规定的日期完成,或校准结果不合格时,仪器应有明显的禁止使用标示。
当定期校准结果超出接受标准,或超出校准期的仪器被使用时,应及时通知质量部门根据公司的偏差处理程序进行偏差调差,并对使用该仪器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评估。
4.标识
当仪器校准合格校准报告被批准后,发放校准合格标签(绿色)。
当仪器校准不合格,或校准没有在规定的日期没完成,或仪器余姚维修不能使用时,应有明显的禁止使用标识(红色),表示仪器不能使用。
5相关文件
《玻璃量具容量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ZL-SOP-340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B-SOP-225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B-SOP-226
《薄层色谱扫描仪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B-SOP-227
《溶出度测试仪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B-SOP-229
6变更记载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