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管理学原理一等奖
改进后: 总成绩=课外阅读20分+作业考核10分 +平时考核10分+期末考试60分
注:课外阅读:学期需阅读4本以上专业相关书籍(指定30本任选4本)。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学情分析 2 教学方法 3 教学手段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学情分析
大专低年级学生
学 生 现 状 分 析
缺乏社会实践
一课程定位
3 职业岗位要求
使学生对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
流程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 既区别于本科管理学培养中高级管理者的目标;又区别于各 职能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比如:财务管理)。
4 教学任务和目标
让学生掌握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
树立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 力,即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协调的能力、领导与沟通 的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到达基本的知 识、能力和专业素质目标。
课程进度分配表
学时 6 10 8 10 10 8 4 4 4 64 其中 讲授 4 8 6 8 6 6 4 4 4 50 实训 2 2 2 2 4 2 0 0 0 14 1 1 2 2 2 1 1 1 1 12 作业(次)
四 课程设计
5 考核方法
原有:
总成绩=平时考核10分+ 作业考核20分+ 期末考试70分
学习方法不当
上课交谈、睡觉、 玩手机现象存在
刚进入大学,不掌 握相关知识 无法识别应用需求 没有组织管理实践 习惯于清晰的逻辑 习惯于死记硬背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2 教学方法
降 低 知 识 难 度
理 论 教 学 方 法
讲授
模拟 演练
案例分 析为主
提问
改进
实 践 教 学 方 法
提 高 学 习 兴 趣
四 课程设计
3 教学过程设计
认知能 力
理 论 教 学 设 计
管理概述 管理职能 综合与应用
管理工作 管理决策 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 领导职能 控制职能 管理职能 的整合
分析能力 判断能力
解决问 题的能 力
实 践 教 学 设 计
案例分析 实训项目
管理者的类型 管理的环境分析 组织结构变革 领导方式 如何实施控制
话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3、模拟演练:与专家讲座为诱导
在课堂中采用模拟演练的形式让学生担当各种管理角色, 思考各管理角色在管理工作中的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采用的 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通过专家讲座和座谈,让学生 感受真实的管理,诱导学生对管理学产生学习兴趣。 4、提问: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吸收率和接受率 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 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至关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与
1、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最终要求,对课程内
容中的实践部分进行了缩减,并结合其他教材对课程内容进 行了补充。 2、充分利用我们职业学院现代化的电教资源,使用office 等软件合成自制一个排版合理、制作精美、观看清晰的电子
教案,作为板书,替代传统的黑板上的粉笔板书。
3、“以学生为主体学习”的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有待在任 课教师中全面推广。我们的师资队伍尽管不弱,但从思想理
否,提问是最简单的方式。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5、始终注重倾听学生的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学生 的建议随时调整相关的教学活动,以推动教学方法的不断改 进。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3 教学手段
连锁行业网络 资源资料 讲授板书 教师讲授 多媒体课件 视频演示
六 课程特色及改革
四 课程设计
教学难点
管理的属性、古典管理理论、决策理 论、决策技、计划的方法、组织结构 类型,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领导理 论,激励理论、控制的方法、观念创 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四 课程设计
解决办法
(1)针对近年来高职学生的入学水准,采取启发式、 任务驱动式、案例式、讲练融合、讨论式等教学方 法,把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密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采用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直观到理性、从 案例到理论的方式,层层深入、逐步展开。 (3)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大量实用教具,依托连 贯的管理学案例,使学生在无形中达到掌握知识和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色
五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授: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 作为专业基础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一直是
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课堂教学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课 程教学的质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提高课 堂教学水平,要讲好每一堂课。 2、案例分析:案例、游戏与讨论、故事教学、对话为辅助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启 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
四 课程设计
2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管理的属性和职能;决策的概念、特征作用与 类型,决策技术;计划工作含义与性质、分类、 原理、方法;组织工作原理,组织结构的类型,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集权与分权,人员配备的原则,主管人员的选 聘,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领导理论,激励 理论,组织的沟通、控制过程,有效控制,控 制方法;创新的概念、特点、意义及主要内容。
三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2 课程设计思路
重视在指导思想和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要求学
生正确的、一分为二的对待国外管理理论和实践,做到“以 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要求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系统的观点以及所学理论,去观察和 分析现实的管理问题,真正将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理解并深 化。
念和学术、技术、教学水平上都应更上一层楼。
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欢迎各位老师 批评指正 谢谢
主讲人 姚任峰
END
前续课 程关系
本课程是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核心专 业基础课,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一般都设置在新生开学第一学期开 设,故不存在与前续课程关系 本课程对后续开设的其他职能管理 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 等相互衔接。并为这些职能管理开 设打好理论基础
后续课 程关系
三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 课程设计理念 2 课程设计思路
三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 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的管 理思想、理念为核心;以塑造学生的管理责任感为灵魂。 《管理学基础》课程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用 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做”,用沙盘模拟实训引 导学生“如何在竞争的环境中做”。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
制定学习计划书 绘制学校组织结构图 分析班级控制(报告)
SWOT的运用
综 合 素 质 和 能 力
社会调研
沃尔玛和李宁
四 课程设计
4 课时设计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总计 授课内容 管理者与管理工作 管理决策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管理思想的演变 事务型管理与变革 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二 教材分析
1 使用教材 2 与相关课程的逻辑关系
二 教材分析
1 使用教材 《管理学基础》,XXX编, XXX出版社 参考教材:《XXX》,XXX编, XXX出版社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 级规划教材,是教育部经济类、管理 类专业主干课程推荐教材。
二 教材分析
2 与相关课程的逻辑关系
四 课程设计
1 课程内容 2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3 教学过程设计
4 课时设计
5 考核方法
四 课程设计
1 课程内容 一条主线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 四大关键能力 两事的能力 领导与沟通的能力 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说课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主讲:姚任峰
说课内容: 课 程 设 计 理 念 与 思 路 教 课 学 程 方 特 法 色 与 及 段手 革改
课 程 定 位
教 材 分 析
课 程 设 计
一 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 2 人才培养规格 3 职业岗位要求
4 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 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管理学基础》是高职高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等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直 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管理专业后续的
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2 人才培养规格《管理学原理》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目标,以管理思想、方法培养为主线,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 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