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个人成长活动培训计划咨询师个人成长活动(讲解并实际练习用)团体目标:帮助参加培训的咨询师更深入地认识自我,形成自我成长的意识,并探索自己的助人动机、助人模式,建立健康的助人观。
团体方式:以“个人成长”为主题的结构式团体辅导。
人员及时间安排:此培训共安排两个单元(1整天),6小时。
受训者分为A、B、C、D四个小组,每组12——15人,由辅导老师做组长,并推选出每小组一名组长。
注意事项:小组的动力千变万化,此大纲仅供参考。
在小组过程中,请随时注意根据情况调整活动的内容和节奏。
以下几点请特别注意:A在团体中每个人都是资源,组长是促进者,不要承担太多的工作,不论在发生冲突、阻抗还是进展顺利时,都要多用组员的资源。
B组长可以适当地进行自我分享,但主要是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而非过去自己的经验。
C团体中出现冲突、阻抗是正常的,组长要有开放和接纳的心态,鼓励组员表达自己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
组员敢于表达负面感受,正表现了对小组的信任。
D组长要多进行促进组员探索的活动,如主动倾听、重述、同感回应、澄清、开放式提问、支持,也可有适当的对质,少用劝导、建议、忠告。
要注意不要让探索仅仅停留在理性的层面。
E注意观察其他组员的情绪,适当掌握平衡。
但在小组中,不必平均分配时间,在愿意开放自己的组员身上花时间是值得的,对他人也是帮助。
F不要安排发言的顺序,随其自然,但要鼓励大家抓紧时间,勇敢开放。
G大组长和小组长要彼此配合,及时沟通交流。
所需材料:所需材料有笔、纱巾、A4白纸、N次贴、透明胶带等等,需要事先准备。
第一单元:我心中的“我”准备工作:组长、小组长清理场地、准备材料。
1.第一单元使用材料:三张大白纸、笔2.承诺书草稿3.白纸若干张、透明胶带(自画像)一、大组长致欢迎词、介绍培训的目的和方式:4.欢迎大家来参加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培训。
我是×××,是这个阶段培训的主持人。
(介绍自己的所属、专业、职业等相关的背景)。
和我一起来主持培训的还有几位小组长,请他们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5.(小组长依次自我介绍,内容同上)6.通过以前的培训,大家都已经知道,做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自己要心理健康,保持健康,需要不断成长。
所以,此次培训,我们将采用团体的方式,大家一起来探索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我们会成为这样的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障碍需要克服。
7.在团体活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用点时间来彼此熟悉。
二、相识(30分钟)(1)一分钟握手大组长:好,现在让我们大家都站起来,当我喊“开始”以后,就请你去和其他的人握手,告诉对方你的名字。
让我们看看,在一分钟时间里,谁握的手最多。
当我喊停的时候,就请你马上握着对方的手站住。
(小组长也参与在其中)(2)滚雪球(2人—4人—8人)现在,你和另外一个人成了一对朋友。
请每一对朋友坐下来,彼此自我介绍,可以包括你是做什么的,来自哪里,你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你愿意告诉别人的情况。
(5分钟)现在请和最近的一对合并,形成4人一组,每位成员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向其他人介绍。
(5分钟)现在请和另外一组合并,组成8人小组围圈而坐,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中必须包含3个内容:姓名、所属、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如“我是来自××单位的,喜欢××的×××”。
当第一个人说完后,第二个人必须从第一个开始讲起:“我是来自××单位的,喜欢××的×××旁边的……”直到最后一个人说完。
(10分钟)现在由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组介绍你们的组员。
现在有谁愿意试试把全组的名字都叫出来?三、承诺(30分钟)大组长:要在这个团体中探索自我,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开放自己,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我们需要花时间讨论一下,怎样才能保证这1天的活动取得成效。
换句话说,我们做到哪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现在我们按组为单位,大家讨论一下,并且在大纸(或黑板)上写出你们组的意见。
(10分钟,然后将大纸贴出或请代表在黑板上写下小组讨论的结果)请每个小组派一人来讲。
让我们看看,哪些是我们大家都认为很重要的(划出)。
例如:守时、尊重他人、关注、倾听、不评价指责、保密,等等。
好,大家是不是都同意?我们请×××(一位小组长)在休息时把它们整理出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
在以后的活动中,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自己的承诺。
四、自画像(60-70分钟)大组长:刚才通过相识的游戏,我们彼此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为了让大家能更多地相互了解,现在我们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请你画一幅自己,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象征性的。
请在画好后签上自己的名字(15分钟)请大家在小组中和别人分享你的画,小组成员可以提问题,比如:你为什么会这样画?(50分钟)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画都贴出来(用透明胶),然后休息10分钟。
休息时,你对谁的画感兴趣,还可以彼此交流。
五、20个“我”(50分钟)大组长:现在我们要做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请大家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在上面造20个以“我是……”开头的句子,这些句子要尽可能地反映出你的特点。
(10分钟)请你看一下自己的句子,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吗?比如,在这些句子中,是正面的多,还是负面的多?是更多地在表现关系,还是你个人?请在小组中和大家分享,写完20个句子你有何感受,对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40分钟)第二单元:生命长河中的“我”第二单元使用材料白纸一张(写承诺书)丝巾(信任之旅)习作:生命线N次贴(我的五样)习作“人际关系中的我”(发给大家带回家)一、签署承诺书大组长: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已经把上午大家讨论的内容整理成一份承诺书,现在请×××(小组长)念一遍。
每一条如果你同意的话,就用手在自己的大腿上做一个盖章的动作(示范);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请轮流在上面签名。
(签好后把承诺书贴出来)二、信任之旅(1 小时)大组长:通过上午的活动,我们不仅彼此认识了,而且有了一定的信任。
但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相互信任。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现在我请大家围成一圈,现在请大家一二报数。
请“一”的人起立,站在圈子中间来,报“二”的人把报“一”的人的眼睛蒙住,(请报一的人当盲人)。
眼睛蒙好后,请就地转三圈。
现在请报二的人当拐杖,当拐杖的人去认领一位盲人,最好是你不熟悉的,带着他踏上旅途,走出教室,然后走下楼梯,到7楼,再走回教室。
请记住,整个旅途不许说话。
每组选出一对,依次完成。
(三位小组长,分别在队前,队中和队尾,负责安全和衔接,同时注意观察。
每对回来后,“盲人”和“拐杖”进行三分钟左右的交流。
全部活动结束后,大组围圈而坐。
)大组长:现在我们大家有的当了一次“盲人”,体验了一下被人帮助的感觉,也有的当了一次“拐杖”,有谁愿意分享自己当“盲人”和“拐杖”的感受吗?(分享一段时间后):这个活动叫作“信任之旅”,它对于我们助人有什么启发?刚才各位组长看到了些什么?(小组长分享后,再请组员再次分享,聚焦于助人的模式)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体会助人和被人帮助的感受,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同时我们要用心去发现自己的助人模式。
三、生命线(100分钟)大组长:现在,请大家按小组围坐成一圈。
我们给大家每人发一张纸。
在这张纸上画一条线,它代表你的生命。
这条线的左端是“0”,是你生命的起点;请你在这条线的右端,也就是生命结束的地方,写出一个数字,代表你希望活到的年龄。
然后在这两者之间将你现在年龄所在的位置画出来,并且标上数字。
当你完成上面的工作后,仔细地体会一下自己有哪些感受?现在这条线分为了左右两段,左边是你已经活过的岁月,右边是你未来要活的岁月。
请你想想,在你活过的岁月里,有哪三件事特别令你自豪?又有哪三件事令你深感挫折?把它们填在下面。
检视过了过去的岁月,再请想一想,在未来的岁月里,你最想实现的三个目标是什么?也把它们写下来。
写完以后,请再安静地体验一下自己的感受。
(20分钟)现在请大家在小组中分享。
你可以分别选择一件最令你自豪的事,一件最令你深感挫折的事,一个你未来最重要的目标和大家分享。
小组成员也可以向发言的人提出自己的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
(小组长注意:不要安排发言顺序,谁准备好了谁就先说。
多用同感促进发言者尽量开放自己,同时观察小组其他成员的状况。
鼓励大家提问题谈感受,如果出现评价、指责、给忠告等情况,要访问当事人的感受,多用小组资源。
也可适当进行自我分享。
)休息前,大组长可以请大家谈谈刚才的感受。
(不必搬椅子)四、我的五样(1小时)大组长:(注意,节奏不要太快,每一个步骤都要让大家仔细地去体验自己的感受)请大家在椅子上坐好,用最放松的姿势。
为了让你能够非常专心,所以要请你闭上眼睛。
好,请你闭上眼睛,尽量放松地坐好,非常认真地想一想:在你的生命中,哪些是最宝贵的?如果列出五样的话,它们都是什么?现在你可以睁开眼睛了,请把你刚才想到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写在小组长发给你的N次贴上,可以把N次贴贴在你的笔记本上。
请再仔细地看看自己这最宝贵的五样,想想它们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好,如果现在因为一些原因,你必须去掉一样,你会去掉什么?请把它划掉。
现在,你只能保留三样,你会保留哪三样?现在,你不得不再去掉一样,只保留两样,你将去掉哪一个?你只剩下两样最宝贵的东西了,你的心情如何?请你在最后这两样中再做一次痛苦的抉择,到底哪一样对你来说最宝贵?请把它留下。
现在在你手中的,就是你认为对你来说是最宝贵的,想想你为什么在舍弃了四样之后,一定要把它留下?它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它真的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请你想想你为此做过什么?你是怎样去珍惜它的?请大家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结束(10分钟)大组长:请大家围成一个大圈。
今天一天,我们大家彼此开放,初步地对自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结束这一天之前,有谁愿意分享一下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吗?回去后,我们每个人还将继续这一探索的旅程。
我们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人际关系中的我”,希望你在今后一周当中,你选择一两个人,采访他们,比如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朋友、恋人,把他们对你的看法记下来,有机会同你的小组成员共同分享。
谢谢大家的参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