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三项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1.doc

中小学三项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1.doc

中小学三项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1
中小学“三项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为积极引导民办学校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加强民办学校特色品牌建设,切实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

根据温州市××局《关于开展民办中小学“三项工程”建设活动的意见》(温教民〔2019〕24号)等精神,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按照“积极发展、提升质量”的思路,全面实施民办中小学“三大工程”,促进民办中小学规范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提升民办教育整体水平。

实施民办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工程,引导民办中小学积极参与升等创优活动,着力建设特色项目,实现“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产品。

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推进工程,引导民办中小学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重视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饮食放心工程,提高民办中小学安全管理水平,推进中小学校食堂量化等级和“阳光厨房”建设,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二、主要任务与工作措施
(一)实施民办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工程
1.加强民办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

引导民办中小学积极参加
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省等级中等职业学校、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市义务教育等级学校、市特色学校等创建,引导民办中小学制定特色建设计划,打造学校品牌。

通过培育本土品牌、引进优质品牌、创设发展平台、建立评估体系等渠道强化民办学校走特色和品牌发展之路。

2.引导民办中小学明确办学定位。

民办中小学校要开展体育、艺术、科普、心理健康等特色项目建设,积极参加温州市特色学校创建,坚持特色办学优质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民办职业高中要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

3.强化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创建。

加大民办普通高中省级特色示范创建力度,重点围绕评估体系的办学理念和方向、发展规划、必修和选修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条件保障、师生家长评价、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辐射引领等16个方面的内容,推进民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适应新高考,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4.组织民办中小学参加特色化评估工作。

组织参加温州民办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促进民办学校持续改进办学质量。

继续参与《新生态学校评估》项目,探索民办学校特色化评价模式。

(二)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推进工程
1.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学校要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程。

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要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要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
早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适当开展晚锻炼活动,每年保证至少开一次全校范围的田径运动会和体质健康测试运动会。

2.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体育在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进取精神、磨炼坚强意志及培养规则意识和良好品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一批符合学生科学锻炼规律,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体育活动,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

要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理念,通过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激发活力。

3.完善体质健康监测机制。

学校要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XX年修订)》规定的测试对象、项目指标、评分标准,开展覆盖本校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评定和上报工作。

各校每年要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抽查和督查工作,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率纳入年度考核。

要将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新高一、新初一生源学校体质健康状况通报制度,完善体质健康监测机制,加大督
查力度,严格落实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大一新生结果与招生计划挂钩制,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加强心理健康软硬件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做到“六个有”,即有长效机制、有专项计划、有专项经费、有专业教师、有专用场所和有专用教材,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建立三级高危学生追踪档案,定期上报上级部门;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计划,纳入学校
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配备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持有省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资格证书;学校建有专用心理教师办公室与专用心理辅导室。

5.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与宣传活动,面向全校师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每学期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节(月、周),学生心理社团、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学校要结合班会课、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拓展课等开设心理辅导课,保障每班每月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

心理辅导室定期对学生开放,心理辅导室值班记录、辅导过程记录完整并及时归档,个别心
理辅导有辅导记录,一案一表并有年度台帐。

学校要逐步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6.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工作。

各校要严格按照xx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浙教办教科〔20XX〕66号)和《关于全面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制度的通知》(浙教办教科〔2019〕24号)精神,认真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

各校要于4月10日之前完成心理危机排查工作,由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统一汇总后,于4月15日前上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三)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饮食放心工程
1.规范组织管理。

学校要建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定期研究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员,经常性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督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

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机制,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成立师生监督组织,广泛发动师生、家长参与日常监督,推进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2.规范食堂管理。

学校食堂应取消个人承包经营模式,由学校自办或委托专业机构经营管理。

要加大食堂改造提升投入,推进中小学校食堂量化等级和“阳光厨房”建设,2019
中小学生摄影大赛活动方案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面快随小编来看看范文“中小学生摄影大赛活动方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中小学生摄影大赛活动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乡、学校、家庭及社会方方面
面出现的新面貌、人民生活质量的新提高,现将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小学生摄影大赛活动。

有关活动方案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含中专校)
二、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要紧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主题,抓住某一角度拍摄改革开放前后的新旧变化,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歌颂党的正确领导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伟大意义。

2.为了充分反映改革开放前后的新旧变化,在拍摄当前新面貌、新景象的同时,要尽量收集同类题材的老照片,形成强烈的新旧对比。

送展时可把老照片翻拍后与老照片一起报送。

3.送展作品除翻拍的老照片外,必须是本人的原创作品,作品可以进行适当的后期处理,但不能作合成处理,长边的像素不短于2500,总像素不少于2M;作品一律以图片电子件形式(格式为jpg)报送。

4.所有参赛作品要有标题和简短的文字说明(50字以内),并附上作者的姓名、单位(学生需写上所在学校、年级、指导老师)。

三、参展作品的报送:
1.各校在组织校级摄影比赛的基础上,择优选送3—6幅(组)作品参赛,同一人送展作品不得超过2幅(组)。

2.各校将参赛作品以电子稿形式打包发送至教育局关工委。

电子邮箱:XXX,请在邮箱主题栏注明“摄影大赛”
,同时填写参赛作品汇总表(附后),作品文字说明也一起发送。

3.征集作品的截止期为2018年6月30日。

四、参展作品的评选:
组委会将对参赛作品按中学组和小学组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颁发证书予以表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