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膳食调查

膳食调查


营养调查与评价的目的 1.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膳食结构和营养 状况。 2.了解与食物不足和过度消费有关的营养问题。 3.发现与膳食营养素有关的营养问题,为进一步监测 或进行原因探讨提供依据。 4.评价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发展,并预测今后 的发展趋势。 5.为某些与营养有关的综合性或专题性研究课题提供 基础资料。 6.为国家制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BMI被认为是反映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程度。 BMI正常值为18.5~24.9。 <16为重度消瘦, 16~16.9为中度消瘦, 17~18.5为轻度消瘦, 25~29.9为超重, >30为肥胖。
国人BMI评价标准: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根据对我国人群大规模 测量数据,汇总分析了体质指数与相关疾病患病 率的关系,提出判断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
2、营养过度
• 营养过度性疾病:因摄入过多食物或某 种营养素、肌体对营养的需求减少或发 生某种代谢失调等原因引起,因而也称 代谢病。 • 常有:肥胖症 糖尿病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四、营养状况的实验室生化检查
实验室检查的常用指标: 评价蛋白质状态的相关指标;评价维生素、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相关指标; 评价血脂、血糖及其他血成分相关指标;综合营养评定相关指标。 1.评价蛋白质状态的相关指标: (1)血清蛋白的测定
皮褶厚度 男性<10mm 瘦 女性<20mm 瘦 10~40mm 中等 20~50mm 中等 >40mm 肥胖 >50mm 肥胖
◆其他测量指标:上臂围、胸围、头围、骨盆径、 小腿围、背高、坐高、肩峰距和腕骨X线。
6.以体格测量了解营养状况的优点和注意点
优点:(1)方法简易、安全,无侵犯性,可在 任何场合实施; (2)工具轻易取得。工作人员经过短训 可以执行; (3)工作方法及程序标准化以后可取得 准确的结果,此结果反映了过去长 期以来的营养后果,而其他方法难 以做到;
(4)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氮平衡是反映一定时间体内蛋白质合成与 分解代谢动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以摄入 氮与尿、粪等途径排出氮的差值表示,正值时 表示机体内蛋白质代谢以合成代谢为主,负值 时表示体内蛋白质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
(5)尿肌酐(creatinine)
尿肌酐是由组织中肌酸转变而来,随尿 排出。 当肾功能正常时,肌酐排出量与体内肌肉 组织大小高度相关,一般通过计算肌酐身高指 数(creatinine height index ,CHI)来评价体 内肌肉组织的储备情况。
人体体格测量资料可以作为营养状况的综合观察 指标。 人体体格检查项目
(三)营养缺乏病临床检查
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评价是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 因不同的 临床表现常与某种特定的营养素缺乏有关。 某 种营养素缺乏或不足会产生临床体征,通常先是食物不 足或间接条件因素致营养不足,动用体内贮存的营养素。当这些 营养素降低到一定水平时,组织才发生缺乏营养素的现象,同时 也将发生生化代谢的障碍,致功能改变,最后发生病理学的变化。 故当体检发现缺乏病体征时,说明营养不良已经历较长过程。 营养缺乏病体征的检查比较简单,但正确的诊断却比较困难。临床 上检查发现或是疑似营养素缺乏的患者,在治疗前应做相应的实 验室检查,如维生素或矿物质检测等加以证实。
5.皮褶厚度(skinfold thinkness):
也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 皮下脂肪的含量 占全身脂肪总量50%,通过测定 皮下脂肪堆积情况可推算体脂总量,对判断肥胖和 营养不良有重要价值。 通常的测定部位有: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 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髋部(髂前上嵴)皮褶厚度等. 三头肌皮褶厚度: 部位:左上臂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上约2cm处。 评价标准: 美国:男 12.5mm 女 16.5mm 日本:男 8.3mm 女 15.3mm 国人可以参考日本标准。
体重过低: 体重正常: 超重: 肥胖:
<18.5 18.5~23.9 24~27.9 ≥28
4.腰围(waist eircumference ,WC): 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 腹部脂肪过多(中心性肥胖)是许多慢性 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腹部脂肪过多比周围脂 肪(如臀部和四肢脂肪)过多对健康具有更大 的危害。腰围是临床上估计病人腹部脂肪过多 的最简单的和实用的指标,不仅可用于对肥胖 者的最初评价,在治疗过程中也是判断减重效 果的良好指标。
化学分析法
• 将调查对象一天摄入的全部熟食,在实 验室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中的能量和 各种营养素含量的方法。 • 手续复杂,需精确测定时采用
(三)膳食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
(一)平均每日食物摄入量的计算 (二)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 (三)膳食模式分析 (四)与DRIs 比较评价 (五)标准人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的计算
二、体格检查
从身体形态和人体测量资料中可以较好的反 映营养状况,体格大小和生长速度是营养状况的 灵敏指标。体格测量的数据,越来越被认为是评 价群体或个体营养状况的有用指标,特别是学龄 前儿童。 主要测量项目为身高(身长)、体重、上臂 围、腰围、臀围及皮褶厚度等。
1.身高测定:一般用身高坐高计,目前所常用的体重秤也可 用于测身高 要求:(1)测量精度为精确到0.1cm。 (2)严格掌握“三点靠柱”(足踝、骶骨部及两 肩区)和“两点呈水平”(耳屏上缘及眼眶下缘)的测量 姿势。 评价:利用身高(身长)评价营养状况对儿童意义较 大。如果身高低于同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水平,则表示存 在有较长期的慢性营养不良(最好结合饮食史、体重等其 他指标综合评价)。 由于成年后身高不再增加。单一身高测量数据对成 年人评价意义不大。
食物频率法/食物频数法
食物频率法是估计被调查者在指定的一段 时期内吃某些食物的频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 法以问卷形式进行膳食调查,以调查个体经常 性的食物摄入种类,根据每日、每周、每月甚 至每年所食各种食物的次数或食物的种类来评 心的 膳食营养问题对受访者进行提问。电话 调查是国际上已广泛采用的先进的调查 手段,并已开发出计算机辅助调查软件 用于筛查和深入调查。在进行大规模的 人群营养流行病学调查时,目前国际上 经常采用电话调查方法。
(二)膳食调查方法
(一)称重法 (二)记帐法 (三)24小时膳食回顾法 (四)食物频率法/食物频数法 (五)电话调查
称重法
①准确记录每餐各种食物及调味品的名称; ②准确称取每餐各种食物的烹调前毛重、舍去废 弃部分后的净重、烹调后的熟重以及吃剩饭菜 的重量; ③计算生熟比,生熟比=生食物重量/熟食物重量; ④将调查期间所消耗的食物按品种分类、综合, 求得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耗量; ⑤按食物成分表计算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 时间:3-6天
(3)血浆氨基酸测定 有资料表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儿童血浆游 离必需氨基酸浓度显著下降,血浆游离非必需氨基酸浓 度明显升高。还有报道认为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 对营养状态的评定也有一定意义。由于血浆游离氨基酸 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解释结果时应谨慎;另外血 浆游离氨基酸测定时需特殊的仪器设备,因而不易普及。
(4)此法可以鉴别处轻度、中度以至于重度的 营养不良; (5)此法可以对比衡量上一代与下一代人之间 的营养状态与趋势; (6)作为筛查,能辨别出高味性营养不良。 注意点: (1)有局限性,短时间内不能看出营养状态 的失调; (2)影响因素较多,如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责任心、被测者的配合情况等。
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一、膳食调查(dietary survey):
是调查被调查对象一定时间内通过 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 和质量,以此来评定该调查对象正常营 养需要能得到满足的程度。 膳食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称重法、 记帐法、化学分析法、询问法等。
(一)膳食调查的意义和内容 1.意义 通过饮食调查可了解被调查者饮食能量 和营养素摄入的数量与质量,对照DRIs评 定其营养需要满足程度,为改进饮食结构 与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Broca公式)(国外多用)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Broca改良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平田公式) 理想体重±10%为正常, ±10%~20%为超重或瘦弱, ±20%为超重或极瘦弱。
3.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
营养调查与评价
营养调查(nutritional survey)是运用科学手 段来了解某一人群或个体的膳食和营养水平, 以此判断其膳食结构是否合理和营养状况。 2002 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 况调查”,将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与肥胖、高 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调查一起进行。
营养调查的内容 1.膳食调查 2.体格测量 3.营养缺乏病临床检查 4.营养状况的实验室生化指标测定
营养教育
概念:营养教育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 行为而达到改善营养状况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活 动。”由此可见,营养教育主要指通过营养信 息交流,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食物与营养知识、 培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也是 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主要对象 1.个体层,指公共营养和临床营养工作者的工 作对象。 2.各类组织机构层,包括学校、部队或企业。 3.社区层,包括餐馆、食品店、医院、诊所等 各种社会职能机构。 4.政策和传媒层,包括政府部门、大众传播媒 介等。
2. 体重测量(body weight,BW) 要求: (1)体重的测定须保持时间、衣着、姿势等方面的一致。 (2)测量体重前受测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对 住院病人应选择晨起空腹,排空大小便后,着内衣裤测定。 (3)准确度要求误差不得超过0.1kg。 评价:体重是营养评定中最简单、直接而又可靠的指 标,是历史上沿用已久仍是最主要的营养评定指标。体重 是脂肪组织、瘦肉组织和矿物质之和,体重的改变与机体、 能量和蛋白质平衡的改变是相平行的,故体重可以从总体 上反映人体营养状况。
记账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