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终版《把信送给加西亚》解读信使的品质

终版《把信送给加西亚》解读信使的品质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 竭尽全力、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能创造 出最大的价值。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都应该全心全意、尽职尽责,这不仅是工 作的原则,也是生活的原则。
把做好工作 当成是义不 容辞的责任
全身心的去 对待你的工 作
注重细节, 把你的工作 做到位
卓越 员工
积极的人会安心工作,把做小 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企 业情况、加强企业业务知识、 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 事去多方面体会,增强自己的 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 不屑于做小事的人做起事来 十分消极,不过只是在工作 中混时间,总抱着“差不 多”“无所谓”“没什么大 不了的”……这种工作态度
要我做
消极被动的员工,总是把工作当成 “要我做”的事情
我要做
自动自发的员工则会把工作当成 “我要做”的事情
“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凭什 么要我做这做那,一个月才给我这 么一点钱”“差不多就行了,这不 过是公司的事,又不是我自己的事 情”
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 工作。因为工作不仅仅是获得薪水, 更重要的是,它还使你积累经验、 知识。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主角:
• 安德鲁〃罗文,弗吉 尼亚人,1881年毕业于西 点军校。作为一个军人, 他与陆军情报局一道完成 了一项重要的军事任务- 将信送给加西亚,被授予 杰出军人勋章。 • 立功之后,他曾服役 于菲律宾,因作战勇敢而 受到嘉奖,从军队退役后, 他在旧金山度过了他的余 生,于1943年1月10日逝 世,终年85岁。 • 罗文的事迹通过《致 加西亚的信》一本小册子 传遍了全世界,并成为敬 业、服从、勤奋的象征。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 尚可的工作表现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只有不满足 于平庸,你才能实现卓越,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 的关键人物。 • 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当你不断增强自 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你对自己要求 的标准会越来越高,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拒绝平庸 追求卓越
值得我们每个人一 生追求的格言。如 果我们每个人都能 应用这一格言,实 践这一格言,决心 无论做任何事情, 都要竭尽全力,那 么,成功还远吗?
• 不要满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现,要做最好的, 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 • 人类永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在我们 不断增强自身力量、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的 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 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本性。 • 追求卓越的人在工作上不斤斤计较,他们 总是尽自己更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 果,并最终实现从平庸到卓越的蜕变。
不要被动服从,而要主动开拓
主动,就是不用别人说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 如果说生命力使人们前途光明,团结使人们宽容,
脚踏实地使人们现实,那么深厚的忠诚感就会使 人生正直而有意义。
作业与要求:
信使的品质 敬业 见微知著 自动自发 追求卓越 天生我材必有用 勤奋、感恩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把信送给加西亚》 :
它从一个英雄的事迹揭示出企业成功和个人发 展双赢的真谛,让员工学习他这种全心全意、尽职 尽责的工作态度。学习一种用忠诚、自信、责任心 和主动性就可以创造奇迹的工作方法。 使我们的员工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工作, 让责任感成为习惯,一位服务员能经常擦拭台面上 的灰尘;一位司机能让自己的车天天保持整洁;销 售员每天回访部分客户;工程维修人员定期维护、 检修设备……这些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做法渐渐地就 会习惯成自然。
《把信送给加西亚》
培训质检部
关于这本书:
• 《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反映的是一个叫罗 文的人以其绝对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 动性,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务”的传奇故 事。他的事迹100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该书也成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6名。 •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 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一种敬业精神, 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 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安德鲁.罗文
《把信送给加西亚》简介
• 本书讲述的是美西战争时期一个送信的传奇故事,故事发生在 19世纪末,古巴岛上的西班牙士兵残酷压迫和奴役着那里的人 民,古巴人民也正在为摆脱西班牙统治者、争取民主独立而斗 争,美国对于古巴人民的独立事业相当关注。1898年2月西班牙 人炸沉了美国派遣在古巴境内的主力舰,这次挑衅彻底激怒了 美国,麦金利总统要求西班牙撤出古巴,西班牙臵若罔闻,4月 爆发了美西战争。宣战前,麦金利总统要与古巴起义军领导人 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并建立合作,但是没人知道加西亚在什么 地方。阿瑟〃瓦尔纳上校为总统推荐:“安德鲁〃萨默斯〃罗 文,如果真的有人能完成此任务,那么非他莫属”。一个小时 后,给加西亚的信摆在了罗文的面前,罗文接过信件,什么都 没有说,便踏上了寻找加西亚的旅途。历尽千难万险,罗文最 终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并带回了答复。而在出发前,罗文什么都 没有问,他只是接收了命令而且做了他应该做的。也因此罗文 被授予杰出军人勋章。
付出全 身心的 努力
善始善 终
今天进步了吗?
• 每天做完工作后,抽出十分钟对这一天的 工作进行总结:我今天的工作,是不是比 昨天进步了?制定的目标是不是已经达到 了?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想要事 事出色,就得把目标分解开,并让它在每 一天都能得到检验,看到效果,时间久了, 就能达到这个标准。
你的思想和那个仆人一样吗?
把信送给加西亚,你准备好了吗?
接受 任务 全力 以赴 完成 任务
敬业是一种美德
一个敬业的员工会将敬业意识内化为一种品 质,实践于行动中,做事积极主动,勤奋 认真,一丝不苟。 如果在工作中能把敬业变成一种品质,一种 习惯,你将会受益一生。
敬业
仇视。不是怪环境条件不 够好,就是怪老板有眼无 珠、不识人才。牢骚一大 堆,埋怨满天飞。 成功者 • 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在工 作中找到乐趣,就能在工 作中忘记辛劳,得到欢愉。
不要只为薪水工作
工作
薪水 人生 价值
有着巨额“薪水”的人,他们到底在为什么而工作呢?
• 美国娱乐传媒巨子萨默〃莱德斯通说:“实际 上,钱从来都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是对于 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 公司。我有一种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 值,尽可能地实现。”
成就 感 薪水 物质 生活 精神 生活
• 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 求达到最佳境地,丝毫不 会放松; • 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 都不会轻率疏忽; • 你工作的质量会决定你生 活的质量。 • 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 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而 不是一个平庸的工匠,应 该永远带着热情和信心去 工作。
卓越的 工作能 力
认真负 责、一 丝不苟
高收 入
发展道路越走越窄,矛盾重 重,被迫离开。
• 为自己的今天和明天奋斗, 接受新的知识、培养新的 能力,通向成功之路。
实践于行动中
做事积极主动
勤奋认真
一丝不苟
敬业
• 敬业精神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职业品质之一, 也是所有企业和员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潜在 动力源泉。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具有敬 业精神的员工,同样,任何一个员工在企业中 要想得到发展也离不开敬业精神。 •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要不以位卑而消沉,不以 责小而松懈,不以薪薄而放任,而应时时敬业, 事事敬业,让敬业精神永存心中。
实现结果 不实现就辞职
我是最棒的!
美国赫赫有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就是一 个能充分发挥“自我心像”机能的楷模。他在 12岁时由苏格兰移居美国,最初在一家纺织厂 当工人。当时,他的目标是决心“做全厂最出 色的工人”。因为他经常这样想,也是这样做 的,最后果真成为全厂最优秀的工人。后来他 又当邮递员,他想的是怎样“做全世界最杰出 的邮递员”。结果他的这一目标也实现了。终 其一生,他总是在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位 塑造最佳的自己,由此可见,所谓的“好运” 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生活历程中创造的。
我们的周围是否也充斥着类似问题:
这是谁的事? 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该怎么做?
做了这事有什 么好处?
为什么不让别人 去做呢?
完成不了是谁的 责任? 他为什么不做?
这是我的职责吗?
我们是否也经常碰到类似问题:
1、让某人做的事,结果被原封不动地转给 了别人,直到转不出去为止。 2、没按计划完成的事情,总有办法把账算 在别人的头上。 3、认为自己总是100%努力了的,事没干 好是领导的管理有问题。 4、习惯于被人催促去完成工作,没人督促 就没自己的事。 5、任务完不成又怎么样?反正天塌下来有 高个儿的去顶。
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 事。 从小事开始,逐渐锻炼意志,增长智慧,日后才能做 成大事。 眼高手低者,是永远做不成大事的。
面对小事的心态,可以折射出你的综合素质,及你区 别于他人的特点。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做小事中得到认可,赢 得人们的信任。
自动自发去工作
• 发扬主动率先的精神,变“要我做”为 “我要做”。无论面对的工作多么枯燥乏 味,“我要做”的主动精神都会让你取得 非凡的业绩。
以坚定的自信对待自己
• 任何人,即使再平 凡,只要你拥有坚 定的自信,对自己 所做的一切充满信 心,你就一定能做 出惊人的事业来。 • 相反,缺乏足够自 信的人,无论其拥 有多么出众的才干、 优良的天赋、高尚 的性格,也很难成 就伟大的事业。
胜利
全力 拼搏
坚强的 自信心
“营救大师”之称的卡洛斯〃戈恩 下定决心
他们认为,工作就是一种简单的 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 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利害关系。
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事 的人,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 成功。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说:有两 种人不会成功
• 其一:非别人要他做, • 其二:即使别人要他 做,也做不好的人。 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 人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一点只会让自己受益无穷,如果带着一种不平衡, 计较得失的心态去面对工作,计较比别人多做一点,计较自己拿的报酬少,如果 这样,那么,只能一直平庸下去,一直抱怨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