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市水务发展规划

全市水务发展规划

全市水务发展规划
一、水务发展“X”规划实施情况
“X”以来,在中央和省大力支持下,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牢固树立民生水利和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坚持以解决“水缺乏、水污染”问题为主线,以节约保护为先导,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严格水资源管理,抢抓水务发展机遇,水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X”期基本解决全市“水缺乏、水污染”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X”期间,全市完成水务固定资产投资122.8亿元,较“十一五”期增长251%,年均增长37%。

中心城区、X县城区、XX县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81%、8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处理率全省领先。

(一)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强力推进
X年,重点水源工程小井沟水利工程初步设计通过国家水利部审批;X年,枢纽工程基本完工;X年将下闸蓄水,工程建成后将有力保障我市城市供水安全。

XXX区狸狐洞水库、XX区楼房湾水库、XX 县大坡上水库等3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

XX坝灌区工程已完成项目业主组建,一期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审批,正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XX水库灌区工程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并上报水利厅审查。

(二)民生水利建设有序开展。

“X”期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08处、分散供水工程2474处,解决了92万名农村居民和17.6万名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10座;积极推进小农水重点县、五小水利工程、移民后扶项目等项目建设,新建和整治渠道共915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1.5万亩,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

(三)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

围绕防洪减灾目标,于X年重新修订了《沱江干流XX段防洪规划》,并通过了水利厅审查。

实施旭水河、威远河、越溪河、镇溪河、沙溪河、长滩河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新建和加固堤防、护岸20.1公里,综合治理中小河流33.2公里。

加强水文基础设施监测系统建设,建设简易雨量站504个、自动雨量站107个、自动水位站35个、自动水位雨量站30个、视频站29个、自动气象站17个。

建成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系统,初步建成全市山洪灾害防治和防洪抗旱指挥系统。

(四)城市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X”期间,开展了南部水厂规划和西部水厂选址工作,实施了沿滩水厂二期、长土水厂和烈士堰水厂工艺改造,完成了东延线输水管道、长土水厂至南湖生态城输水干管以及各园区输水干管等工程建设,城市供水能力明显增强。

全市城市供水规模达35.5万吨/日(其中中心城区26.5万吨/日),实际最大供水量为28.53万吨/日(其中中心城区20.83万吨/日);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9%,城市居民
饮用水达标率达到100%;蓄引提能力达到5.65亿立方米,基本能够满足当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需求。

(五)水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组织开展集中河面清漂专项行动,组建专业清漂队伍,实现主城区河段24小时保洁,确保河面无明显漂浮物;组织开展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水环境治理、金鱼河流域专项治理、禁止网箱养鱼和肥水养鱼专项治理,取缔饮用水源地肥水养鱼32处;组织实施了《XX沟饮用水源地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控制规划》治理任务,XX水库地表水稳定保持在Ⅲ类水质以上;新建XX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XX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X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和XX 县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成板仓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处理厂,完成90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

(六)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X”期间,我市持续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和“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全面节约用水,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X年,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

X年末,全市用水总量低于5.5亿立方米,较“十一五”末减少0.2亿立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