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现状目前屋顶花园在世界各国普遍得到关注,相继建造起各类规模的屋顶花园,如修建于高速立交桥上方的美国西雅图高速公路公园、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屋顶花园、英国爱尔兰人寿中心屋顶花园、加拿大温哥华凯泽资源大楼屋顶花园、德国MEC公司屋顶花园、以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屋顶花园——日本东京新大谷酒店屋顶花园等。
在我国,由于对屋顶花园的公众意识培养和研究方面相对起步较晚,所以屋顶花园出现的数量、规模、类型、地域等都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屋顶花园在我国一些南方城市比较常见,例如重庆、上海、广州等地。
而参考国外的一些现代屋顶花园实例,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技术成熟,屋顶花园几乎能在任何类型的建筑和地域环境中获得成功。
值得欣慰的是,鉴于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低、人口比重大,以及屋顶花园突出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我国一些城市已将屋顶绿化建设列入城市规划之中。
2005年6月,北京市制定了<屋顶绿化规范》的地方标准。
2004—2008《北京市城市环境建设规划》要求,北京市的高层建筑中30%要进行屋顶绿化,多层建筑中60%要进行屋顶绿化;2005年北京将计划建造10万一的屋顶花园。
截止2004 年底,上海市建成屋顶绿化12万m2,屋顶绿化纳人2005年上海绿化管理条例,新建住宅楼和商务楼被推行强制屋顶绿化。
北京地区如果50%的可绿化屋顶绿化了,就能够增加绿化覆盖面积3490 hm2;在上海有2亿平方米的屋顶面积可以绿化,潜力相当巨大。
另外,在现代屋顶花园建造方面,国外(特别是德国和日本)已经拥有比较成熟、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可供我国学习借鉴。
屋顶花园的历史。
屋顶花园距今至少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我们只能从点滴的古代文献记载与不多的考古发现中推测古代屋顶花园的起源。
从现有的史料看来,历史上第一个人造屋顶花园大概当推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金字形神塔,它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建造,一直延
续到公元前600年。
在这些古代金字形神塔中,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是坐落于古乌尔城的南纳神庙.神塔的兴建者是乌尔城第三王朝的国王及其儿子,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2000年。
为了超越巴比伦埃特蒙纳卡神塔的雄伟,新巴比伦的最后一位国王纳博尼德斯,在大约公元前500年对神塔进行了彻底的重修。
据英国考古学家伍利·伦纳德先生(Sir Leonard Woolley)发掘的证据显示,该塔3层台面上有种植过大树和灌木的痕迹,以缓解人们攀爬神庙的劳累,还能有助于驱走古巴比伦平原上的酷热。
这是目前己知的在高出地面的人工建筑物上方建造花园的最早实例。
由于部分学者认为古庙塔只是在平台部分,少量的点缀绿化而已,还不能算作真正的屋顶花园。
而被人们称为真正屋顶花园的是继古庙塔1500余年以后在新巴比伦出现的“空中花园”
该园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在现伊拉克巴格达城的郊区,它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04—562年),因他的妻子阿密提斯出生于伊朗,习惯于山林生活,而下令建造的。
据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西库勒斯描写,花园长宽各100英尺,在阶梯状平台上栽植植物。
平台逐层增高,下方以拱顶支承,最高的拱顶可达70英尺。
有的文献还认为此园为金字塔型多层露台,在露台四周种植花木,整体外观恰似悬空,故称“Hanging Garden”(悬空园)。
“屋顶花园”实际上是一个构筑在人工土石之上,具有居住、娱乐功能的园林建筑群。
从“空中花园”上鸟瞰,城市、河流和充满东西方商旅的街景尽收眼底。
这个2500多年前的实例,对于我们今后建筑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踞人之上,置身花园,一揽远景,神清气爽——这样的感觉总是令人神往。
自古以来,人们都未曾放弃过建造屋顶花园的可能,只要时机、技术、资金等条件许可,设计者总会想方设法满足人们对屋顶花园的渴望。
历史上从未间断过的屋顶花园建造,为我们演义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
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古希腊阿多尼斯花园,再到中世纪的法国的圣米歇尔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屋顶花园,17世纪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屋顶花园,二战前的美国屋顶剧场,二战后的朴次茅斯广场等。
随着当代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建成区中绿地面积不足的现象日益明显,建设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