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国内电子政务建设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主要解决办公自动化、文档信息化等问题。
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基础硬件的购买上;第二个阶段是应用系统建设阶段,核心的标志是“金字工程”和“数字城市”。
工商、税务、财政、公安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政府部门开始了自身业务系统的建设,表现形式是重在应用软件系统的购买上。
尽管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涉及的部门和系统众多,系统结构和层次复杂。
但不论实现哪种类型的应用系统,都会涉及到“数据共享交换”这个问题。
本期“情景导购”便围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原则,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简介
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很艰巨和任重道远的工作。
大多数前期的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缺乏统筹规划,应用系统之间普遍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定义,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成为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资源信息纵强横弱、条块分割,所有这些成为了当前迫切要求信息整合与共享的主要原因。
资源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成为政务资源信息整合与共享的一种有效手段。
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平台是建立一种体系,建立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一种机制,是一种新型的政务模式。
建设资源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方式和环境,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建立信息资源整合机制,规范数据采集口径、采集方式,规范数据的服务方式,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整合与交换机制。
二、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主要功能
下图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的总体结构图:
1、数据交换与接入
数据交换服务主要以多种数据交换模式、基于多种数据交换协议为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工作对象提供多种数据类型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2、资源目录管理与服务
目录服务主要提供目录内容编目、资源检索、目录注册、注册审核、目录发布、目录查询、目录维护、共享授权等功能,能够实现各类基础资源和共享资源目录信息的统一管理。
一样的。
建设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首要任务是定位资源平台服务方式和资源存在形式。
2、鉴于政务信息资源的重要性,监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重视数据资源梳理工作。
对于信息资源梳理,监理工作应该重视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工作的标准制定:通过制定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和管理策略、定义数据资源的分类、存储等相关标准,来分析并定义各级部门、各类系统的资源以及与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的关系,明确资源信息的源头。
目录梳理的监理工作需要结合目录梳理工作的特点,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部门信息资源的现状和特点;二是明确信息资源的采集、维护、更新等管理责任单位;三是为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发布、查询和定位服务打下基础;四是通过目录编制,理清电子政务重大应用信息共享需求,掌握政务业务的应用系统和和数据库建设情况。
3、项目面临如何细化、深化用户需求的难题。
项目管理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就是对业务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分析。
在需求阶段需要明确业务需求、系统功能、使用范围、构架设计、政务资源管理方式、信息服务方式等多个目标。
因此,监理方在需求阶段必须重视以下这些工作:深入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全程参与需求过程,注重多个需求之间的接口衔接,注重隐含需求的挖掘与引导。
需求规格说明书必须配合原型,并且在设计中给
与修订。
需求最终的目的就是满足客户要求,符合招标目标,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4、政务资源信息平台涉及的系统框架、子系统间的接口设计复杂,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遇到的工作难点之一。
政务资源信息平台的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业务系统,是一个技术综合性很高的项目。
平台的技术构架要求高,使用技术面比较宽。
采用的主要技术包括J2EE技术体系, 中间件技术,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目录服务技术等。
平台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服务平台,由管理机制、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信息门户、安全、标准规范等各个层次互相紧密配合组成。
因此在平台的建设之初就要从系统的整体框架上对各个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要有统一的技术设计规范和数据库结构,从技术构架上将各个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从而实现平台功能的合理性与界面的统一。
结合平台的技术特点,对监理公司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要求监理公司的工作不仅仅是立足于项目管理,而且必须在技术方面深入了解,拥有较深的技术功底。
工程监理质量会与监理工程师的素质息息相关。
因此在平台的项目中监理公司必须委派具备有丰富的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的实施经验和足够的专业知识的监理人员参与其中。
五、典型项目介绍—西城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
太极肯思捷承担了北京市资源中心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西城区政务平台的监理工作。
现在以西城区政务信息平台为例介绍项目情况及监理的作用及工作亮点。
下图是西城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总体构架
西城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构架如图一所示:平台包含目录和数据交换两大功能,并扩展建立了数据共享、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三个模块。
实现同区民政局等多个部门的10个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实现市区两级共享交换平台的互连互通;整理编制了西城区信息资源目录,共建设了政务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和视频监控3类目录,其中包含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的数据字段
共计1637项;依托现有来源的数据,建立人口、法人两大基础库,通过平台建设了实有人口信息的共享交换,实现市——区——街——居四级对人口信息的共享,汇总人口数据358项,740480条,法人数据144项,69024条。
监理在西城平台建设的各个工作阶段结合政务信息资源项目的特点与难点,提出具有项目特色的监理控制点和主要工作安排。
1. 项目启动阶段的监理
万事开头难,在监理项目中也是如此。
在平台项目启动之初监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将为后续的工作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1)项目启动之初首要的工作就是要了解项目的资料,了解用户的建设意图。
对于了解平台采用的技术,了解用户对功能的设计需求。
(2)召开第一次的监理例会,建立项目的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制定本项目的工作规范。
(3)建立项目的周报制度。
(4)建立计划管理机制:制订详细实施计划。
监理单位将依据计划,验证过程的执行情况。
(5)建立项目的信息管理、工程文档管理机制。
2. 需求调研阶段的监理
需求是本项目的关键,是项目建设的基石,需求调研的结果对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
(1)明确需求调研的目标、对象与范围。
(2)制定详细的需求调研工作计划。
(3)根据需求调研对象,编写需求调研提纲及下发稿。
(4)调研参加人员的选择和认可。
(5)目录系统建设的需求访谈。
(6)接入系统的需求访谈(7)共享库的需求访谈。
(8)目录编目(面向政府各级业务部门)。
(9)目录、共享库的原型设计。
(10)需求调研结果的汇总与确认。
(11)需求分析与原型确认。
(12)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确认。
3. 设计阶段的监理
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分解总体进度计划,形成详细开发计划。
检查督促承建单位形成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
(1)审核项目开发计划的可行性。
(2)对承建单位开发队伍及人员的检查。
(3)目录系统的设计与交流。
(4)接入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5)共享库设计的反复检查与改进。
(6)标准规范的编写与检查。
(7)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文档的检查。
(8)分系统功能模块的意见征询与功能的改进与修改。
(9)进度计划的变更管理。
(10)设计功能的咨询工作。
(11)页面方案的征询意见。
(12)门户页面的征询意见。
(13)门户系统的栏目接入工作。
(14)系统设计后期的倒计时计划跟踪与检查。
(15)修订功能的跟踪与检查。
4. 测试阶段的监理
测试工作是系统上线运行前至关重要的一步。
工作内容包括:(1)对开发商内部测试方案、测试工作的督促检查。
(2)测试用例的编写及检查(3)接入系统的测试(4)法人库涉及接入单位的上载测试。
(5)法人库接入的系统切换。
(6)目录系统征询意见与测试。
(7)共享库系统征询意见与测试。
(8)测试问题的跟踪与检查。
5. 试运行阶段的监理
(1)系统试运行方案的审核与确认。
(2)目录系统初始化数据准备。
(3)运行监控系统的初始化数据准备。
(4)共享库系统的初始化数据准备。
(5)对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给予记录、汇总、监督问题的修改和反馈;(6)督促和检查乙方对问题的解决和处理;跟踪并报告状态;问题的记录要给予保存;(7)培训安排、培训教材、培训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