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性观念
古人云:说孝,论心不论行,论行天下少孝子;谈淫,论行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好人。
婚姻的功能多服务于社会属性,爱情与性更多的是自然属性,前者要求稳定,后者追求浪漫与新奇,互相矛盾,鱼肉与熊掌不可皆得,执其中可也。
性是人身权利之一,并不天然从属于婚姻。
婚内之性若非自愿,亦可称为强奸;婚外之性若是自愿,不能说不道德。
已婚男女,把对方之性视为私有,却不知从宪法和人道的角度来说,那东西并不属于自己。
一夫一妻制(专偶制)来自于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其于当今社会尚可称为一个比较好的婚姻制度,并还将存在于相当长一段时期,但并不代表她是一个永恒的或普世的婚姻制度,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及不同文化亦有会不同的婚姻制度出现。
总之适宜就好,习惯了就好,不好了就变。
过度保守和僵化也是一种病,婚姻制度也一样,她是一定经济文化条件下的产物,亦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马克思曾预言,到共产主义社会,家庭亦将消亡。
当代中国,改革开发后,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人的思想观念和性观念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将性捆绑于婚姻,将贞操与道德并提,从观念上趋于保守,从法理上亦是不合。
国人耽于习惯性认识,反以此为正理,鞭挞多方,自闭其性,良可哀叹!要知,闭其性者事小,人于
其切身之事亦如此因循自迷, 不能畅思畅谈,何来思想行动大解放耶?
本人不是提倡性解放,更不提倡性保守,写这些主要是想换醒国人的性权利意识,希望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的性观念,明心见性,解除性的迷思和困惑。
性是夫妻及家庭生活的内容之一,但夫妻家庭生活远不只是性。
有没有婚外性生活是个人的选择。
不选择婚外性生活的人有自愿的,也有迫于现实条件和压力的,也有出于道德羞耻感的。
但不论如何,选择本身并没有错。
反对和不选择婚外性生活(多性伴)的人,并不拥有天然的道德优越感,选择婚外性生活的人也不因此道德缺失。
是否道德缺失要看他的行为是否非份,并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就此而言,若过于强调自己的性权利,而不顾他人的想法和后果,而严重损害家庭和亲人,亦是一种过失。
性和其他欲望一样,终究是一种私欲,人的私欲是天经地义的,但不得过于膨胀和损人利己。
现阶段,多数国人的性观念偏于保守,特别是女人,要转变则有个过程。
国家的法律亦有道德倾向,对离婚中有婚外情的称为过失方,要对无过失方进行补偿,这是立法者对宪法精神认识的偏差。
若夫妻双方互相尊重对方的性权利,不纠缠对方是否以自己为唯一的性伙伴,则现代家庭会少很多因此而带来的紧张关系,因为现在男人或明或暗在外具有婚外性关系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不然何以理
解我国数千万性产业的从业者的存在?
人们担心性的开放会不可收拾,造成性泛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放开喝酒不一定都喝醉,放开吃饭不一定都吃胀,人的生理有限度,社会有情理,法律有规范,人有理智,会自然调适的。
这方面,西方有先例,并没有因性开放而乱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