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电能或电信号的发生器称为电源,用电设备称为负载。
2.由于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是在电源的作用下产生的,因此电源又称为激励源或 激励;有激励而在电路中产生的电压,电流称为响应。
有时,根据激励与响应 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激励称为输入,响应称为输出。
3.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由理想电路元件相互连接而成,理想元件是组成电路模型 的最小单元。
4.在指定的电流参考方向下,电流值的正和负就可以反映出电流的实际方向。
另 一方面,只有规定了参考方向以后,才能写出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的函数式。
电 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一般用箭头表示,也可以用双下标表示,例如, i AB 表示参考方向是由A 到B 。
5.任何电路进行分析、计算时都应先指定相应各处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电流、 电压的参考方向是分别独立地、任意指定的;分析电路一律以参考方向为准, 而不必考虑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
6.电流与电压参考..
方向一致,则把电流和电压的这种参考方向称为关联参考方 向;当两者不一致时,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7.当正电荷从元件上电压的“+”极经元件运动到电压的“—”极时,与此电压 相应的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这时,元件吸收能量;反之,正电荷从电压的“—” 极经元件运动到电压的“+”极时,与此电压相应的电场力做负功,元件向外 释放电能。
8p = ui .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 p>0 吸收功率 (消耗电能);p<0 发出功率 (产生 电能)
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p>0 发出功率(产生电能);p<0 吸收功率(消耗 电能) 9.p(t)=u(t)i(t)
10.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欧姆定律:u = Ri 。
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欧姆定律: u = -Ri 。
欧姆定律必须与参考方向配套使用。
11.令G=1/R ,则i=Gu ,其中G 称为电阻元件的电导,电导的单位是S (西门子, 简称西)。
12.线性电阻元件 在任何时刻吸收的功率p=ui 。
13.电流源:(电压源同理)
①电流源中电流i(t) 恒等于正负iS(t),与外电路无关;
②电流源端电压则随与之联接的外电路而改变.
14.电流(压)源并非一定发出功率;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统称独立源,电压源 的电压和电流源的电流都不受外电路影响。
15.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结点,其上联接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 数和恒等于零。
16.KU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其上联接的所有支路电压的代 数和恒等于零。
17.绕行的路径必须构成闭合路线才能应用KVL, 但被研究的电路不一定是通 路。
此时可构成广义回路。
ξξξ=⎰d i u W t t )()(0dt dW p =
18.对一个电路应用KCL和KVL时,应对各节点和支路编号,并指定有关回路
的绕行方向,同时指定各支路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般两者取关联参考方向。
19.如果最后让求某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一定要注意正负号!
20.电压源符号:电流源符号:
—+ u s—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