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 U -
2Ω
30 Ω
2A
结论: 1、电路分析时,根据需要设定U、I变量和参考 方向 2、参考方向人为设定,不影响求解大小,只是 结果的正负决定实际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5)
一、能量 —当正电荷从元件电压“+”端经元件
到“-”端时,这时,元件吸收能量,反 之,元件释放能量
W q ( t ) Udq dq t i W t u( )i( )d dt dW P P(t) u(t)i(t) dt
+ a
解一:根据KVL:
设闭合回路
+
20V -
5V
-
+ U
+ 8V
5+U+8-20=0 U=7V
b
-
解二:根据两节点电压有唯一值,设a、b Uab = 5+U+8=20
40
例1-2已知:U1=U3=1V,U2=4V, U4=U5=2V,求:Ux (22页)
+ u2 + 1 U6 + u4 根据KVL: 1:-U1+U2+U6-U3=0 + u1 + 2 u5 + ux -
课件及习题参考答案网址
输入网址: 选择hotmail (登录) 用户名:shu-dianlu@ 密码:guhuifen61 选择 Windowslive----skydrive 选择下载
3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电路(工程实际电路)——
例1.电力系统
输电线
发电机
升压 变压器
降压 变压器
电动机、 电炉等
例2.扩音机系统
话筒
放大电路
扬声器
电路作用: 能量传输和能量转换;信号处理 电路组成: 电源、信号源,中间环节,负载(用电 设备) 这里给出两个概念: 激励:电源和信号源 响应: 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和电压
i ( t) - u ( t) +
例1. 已知 i= -4A,u = 6V,求其功率。
p (t ) u i 6 ( 4) 24(W )实际吸收24W功率。a Nhomakorabeab
13
例2. 已知 i= 2A,u = -5V,求其产生的功率和0-2 秒产生的电能。 i ( t)
a
b
解:产生的电功率为
is
5Ω
+ + u1-u2-
i
2Ω
u1 =10V u2 =5V i=2.5A
$1-10 基尔霍夫定律(19)
一、支路、节点、回路 支路——组成电路的每 一个两端元件 节点——支路的连接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 1
4 1 2 3
3
5
支路b=5
节点 n=3
回路L=6
35
2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q(t)
0
0
11
二、 电功率P(t)=u(t)* i(t)
直流情况下 P=UI
功率与电压与电流有关(大小和方向) •功率分为吸收功率和释放功率
1)当I,U参考方向关联 p=U * I(吸收功率)
P>0 吸收功率
p<0 释放功率
12
2)当I,U参考方向非关联:
p= U * I P>0 p<0 (发出功率) 发出功率 吸收功率
U
若外电路等效为负载RL,则端电流I:
RO I Is RO RL
28
电流源两个重要特性:
N1的等效网 络不是理想 电流源。
对外电路而言,以 上两组电路等效
29
电流源的功率:
1. P=IsU 为吸收电功率, IS
+U -
若P>0 则Is作为负载工作。
2. P=IsU 为产生电功率,
若P>0 则Is作为电源工作。
4 、时变理想电压源
+ Us(t) -
U(t)=Us(t)
25
电压源的一个重要特性(如图所示)
a b
us
+ N1
a b
us
+
-
-
N1的等效网 络不是理想 电压源。
对外电路而言,两电路等效
电压源的功率:
1. P=UsI 为 吸收电功率,
+ I
US
-
若P>0,则Us作为负载,吸收能量
2. P=UsI 为 产生电功率,
38
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代数和”恒为 零
例1-10-5 + u1 a
b +
根据KVL:
+
u2 -
u3
-
U1+U2-U3=0 即 U1+U2=U3=Uab
回路中元件电压降总和等于元件“电压升”总 和 任意二个节点间的电压有唯一值,与路径无关39
例 1-10-6 求:U
IS
-U +
$1-9 受控电源(17)
实际电路中的受控现象:
Ib 三极管
Ic
Ic Ib
If
+
他励直流发电机
U
U rIf
31
一、受控源——非独立电源,其大小受电路中其
它支路电压或电流控制
二、分类 (根据控制量不同分为四类) (见18)
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 + 特性方程
u1
i1
μ u1 u 2
若P>0,则Us作为电源工作,
+
I
US
-
释放能量。
二 、电流源 支路电流为某一恒定值或函数,与端电压无关
27
1、直流理想电流源 2、理想电流源伏安特性
I
Is + 外 u 电 - 路
Is
i
I=Is
Is U
3、实际直流电流源
I + 外 U 电 路 I Is
伏安特性: I=Is-U/R0
Is
R0
IsR0
节点3: i3+i6+i5=0 三式相加:i1+i2+i3=0
结论:对于包围n个节点的闭合 面,KCL定律一样成立(如图)
i3 ③
练习1-16
37
例1-10-4 求 I、 I’ 、 I”
① 10A
5A
③ I I”
I’
根据KCL:
节点1 I’=10-5=5A
④ 节点2 I”=10-2=8A
节点3 2A ② 节点4 I=5-I”=5-8= -3A
1-4(a) (d)(e)
练习题1-2 Sin2α=2 Sinαcos α
满足功率平衡
21
$1-8 电压源和电流源(15)
**定义:电压源(电流源)是实际电源 的电路模型 实际电源:电池、发电机、信号源 一、电压源:
端电压为某一恒定的值或 函数,与电流无关。
1、直流理想电压源:
Us
+ Us - 22
i1 i2 is
+
uS i1 i2
iS
R
i1 is i2 2 5 10 1.5 ( A)
Pus i1 us 1.5 5 7.5 (W )
(吸收)
PR us
2
R 52 10 2.5(W ) (吸收)
(产生)
P is is us 2 5 10(W )
P恒为正,故电阻是无源、耗能元件。
19
例1-5-1 R=100Ω,P=1W的碳膜电阻用 于直流电路,求最大允许电压和电流
U 解:P R U PR 1 * 100 10V U 10 I 0.1A R 100
20
2
习题:第24 页 1-1 1-2 1-3
答案:1-1 (1)(a)关联 (b)非关联 (2)(a)吸收功率 (b)发出功率 (3) (a)实际发出功率 (b)实际发出功率 1-3 总吸收功率=300W 总发出功率=300W
I2
-uS+ I1 R1+I2 R2=0 (2)
IC=50I1 (3)
u3 = - Ic R3 = - 50 i1 *2000= -19.4V
得:I1=1.94*10-4 A
电路分析中,i, u ,p是最常见的三个物理量
8
二、电流、电压的 参考方向
电流参考方向: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 电压的参考方向:人为假定的电压极性方向。
1、电流的参考方向:
I>0 I<0
2、电压参考方向:
+ U U>0
- U + U<0
9
例:求30 Ω流过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
I1
+
40V -
20Ω I
二、电路模型——用理想电路元件或其组合 取代实际电路元器件和设备所得理想电路。
常用理想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 流源、受控源。
三、常用的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电气图形符号 电 阻(R) 电容(C)电感(L) 电压源(Us) 电流源(Is) 受控源, 开关
实际电路抽象成电路模型的例子
US R RS
2: -U6+U4+U5-Ux=0
解出Ux=6V
+ u3
3
若取外围大回路 一个方程可求出Ux
41
几个KCL、KVL综合应用实例:
例1:已知 iS =3A, us =5V,R=5 , 求 uS + Pus、Pis、PR。
iS -
+
R
Pus is us 3 5 15(W )吸收
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