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功能逐渐增强,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占据核心地位。
本研究论述了社区文化的内涵、意义,勾勒出中国特色社区文化的轮廓,并提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社区社区文化文化认同文化自觉社区文化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
随着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且这种深刻的变化继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逐渐变成了“社会人”,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居住在城乡社区,实质上变成了“社区人”。
这个转变从上世纪90年代初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始至今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企业办社会”的模式逐渐改变,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企事业单位的职能逐渐变弱,而“社区”的职能逐渐变强,社区的组织管理和居住在社区的“社会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由“松散”走向“紧密”。
“社区”成为当今中国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可用作社会支持和进行社会动员的组织资源。
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灵魂,建设优秀的社区文化对于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及社区文化建设意义的再认识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区文化由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向“主文化”转变的趋势愈加明显。
研究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对社区文化及建设社区文化的意义进行再认识。
1、社区文化的内涵国内对于社区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由于“社区”和“文化”这两个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加上理论界研究角度的不同,对社区文化的含义也有不同的界定。
概括来讲,国内理论界对于社区文化内涵的界定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反映论、包括论、层次论。
反映论认为社区文化是居住在社区的“社区人”这个“生活共同体”反映出的文化现象,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和社区成员的表现。
如,“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所反映出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区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走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包括论认为社区文化包括“社区”这个地域范围内所有与“文化”有关的内容,强调社区文化内容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如有的认为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方面;有的认为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有的认为社区文化包括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有的认为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生存文化、发展文化、价值文化、民俗文化、遗产文化等。
层次论认为社区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社区物质文化,第二层次是社区行为文化,第三层次是社区制度文化,第四层次是社区观念文化。
社区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经过社区居民改造的自然环境和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社区行为文化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文化,是社区成员在交往、学习、经营、生活、娱乐等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社区制度文化是社区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各种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社区观念文化则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培养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现代社区意识(法治意识、科学意识、市场意识、公德意识、参与意识等)、伦理道德、审美观、艺术修养、生活情趣等。
以上三种关于社区文化的界定,反映论更加强调社区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论强调社区文化的全面性,层次论比较清楚地界定了社区文化全面的内容及其层次,便于全面深入地理解社区文化的内涵。
但是三种概念都陷入了一个共同的误区:没有抓住社区文化本身的特点,都是基于对“文化”这个概念本身的不同理解而衍生出的对“社区文化”的不同界定。
本研究试着从文化建设的视角来解释社区文化的内涵,以便于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广大的“社区人”能有所启发。
本研究认为社区文化是一定社区范围内的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发挥不同角色的作用而共同创建的一种体现本社区特色的先进文化,其终极目标是“社区人”的“文化认同”②和“文化自觉”。
③具体来讲,这一概念突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社区为地域范围。
社区是一个引入的概念,就地域范围来说,社区有大有小,有农村社区也有城市社区,以居委会为辖区的地域范围可以是一个社区,以一个小区为地域范围也可以是一个社区,大到以一个街道的辖区、一个区县的所有居民小区都可以叫做社区,②文化认同(cultru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
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
(/view/1061210.htm)③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view/89627.htm)社区的大小不同,层次不同,所体现出的社区文化也不相同。
二是社区文化是全体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包括街道、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社会团体、物业管理人员等)发挥各自角色的不同作用,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建的。
从“以人为本”原则讲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创建的主体,社区工作者在社区文化建设的不同阶段根据社区的成熟程度的不同发挥“主导——引导——服务”的作用。
三是社区文化是具有本社区的特色的先进文化,市场经济和国际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是个文化多元的社会,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甚至冲突,社区文化要结合本社区特点,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
四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把社区建设成为“理想家园”,社区成员具有成熟的“社区意识”,体现出特殊的“社区精神”,普遍达到“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这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最高表现形式。
2、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深入理解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文化的改革、发展、创新以及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高度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作用显得日益明显而需求迫切。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必要条件。
“社区”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群众性文化发展的基础阵地和主阵地,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居住在社区的居民,由于在归属单位、文化背景、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在多数情况下导致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信仰爱好、行为规范等的不同。
唯一相同的就是共同生活在社区这个地域范围,社区成员之间以及他们与周围的企业、学校、机关、商店和各类组织及部门之间不可避免的发生各种联系。
除了依靠法律制度外,发挥社区文化的作用,必不可少。
社区文化有利建设和谐的邻里关系,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约束,有利于减少摩擦、减少犯罪,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唯有社区文化才能孕育出的一种对社区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文化作为影响社区治安的因素,其作用是独特的、无法替代的。
再次,要从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文明城市建设的高度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城市的文明程度、市民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
当前,北京市正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成为这一过程中必比不可少环节。
同时,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单纯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
包括社区教育、科普、文体活动等在内的一系列的社区文化建设成为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最后,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读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为衣食担忧,闲暇也多了,与此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提出了高品位、高档次的需求,人们对仅是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再满足,十分渴望能有精神食粮来满足他们的”精神慰藉,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社区”是人们居住和日常生活的地方,社区文化能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极具时代感的活动内容震憾人们的心灵,迎合人们的心理,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建设什么样的社区文化——中国特色社区社区文化的轮廓1、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社区文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产物。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9.68%。
未来20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越来越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也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确定了阶段性的成果,概括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有条件的社区都逐步建立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小区公益宣传板、公共阅报栏、宣传教育栏、棋牌室等文化活动场所,配置了体育健身器材。
二是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街道和社区在群众文化社团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了文化艺术节、节庆纪念、文艺演出、科普竞赛、法律讲座、书画展示、运动会、舞会、庙会、民间花会等等。
异彩纷呈的文体活动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群众娱乐建设的有效形式,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社区文体活动的队伍不断壮大。
专职社区文体工作者数量和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一部分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基层社区工作者的队伍,改变了基层社区文体人才的匮乏;群众性文艺骨干和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也不短发展壮大,成为社区开展文体活动的支撑力量。
四是社区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社区居民参与和自发组织文体娱乐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科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获得意识逐渐提高,居民之间增进了感情交流促进了和谐邻里,居民的社区意识(即对社区文化的认同)逐步显现。
但是,社区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阻碍者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是观念上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对社区文化建设缺少顶层规划和统筹管理。
二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比如往往是对硬件设施设备投入后,后续配套和日常运作经费跟不上或根本就没有。
三是社区文化参与者的年龄构成也不平衡,明显存在着老年人多,中青年人少的现象。
四是社区文化建设也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缺少对先进经验的学习,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