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教学课件PPT
中国古代和近代快递业的发展
在中国的清朝之前,几乎没有关于快递业的史料记载, 但我国古代的“飞雁传书”以及使用“驿站”进行军事 情报的传递,可以看作是中国快递业的萌芽形态。 中国 的快递历史更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快信——清朝邮局当 时也面临民间邮局的竞争,信件递送效率不佳,因此在 1905年,推出快信制度,并且设计以「飞龙」为造型的 绿色邮票。为了让经手的人可以管控流程,快信邮票设 计为一张四小联,每经过一手,就撕下一节,贴上快信 邮票的信件,不需要在转运的过程中停顿,邮票还可以 当作负责送信的专差的报酬,相当特别初期快信制度只 有天津,上海,北京三地实施,后来推广到长江流域及 南方大邮局,四联设计让这张邮票面积比传统邮票大上 好几倍,一度成为最大的邮票。快信制度一直延续到民 国初年,图样改为飞雁,1916年废止。
在我国明代,整合率领船队纵横印度洋上,从 物流的角度上来看,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是中国 的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国际物流过程。和张骞同 西域一样,都为中国打开了为之而广阔的天地。 中国古代的物流主要是由当权政府牵头组织, 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产生的,其最初的 目的并不在于进行贸易,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 逐渐承担了贸易的功能,中国古代的国际物流, 都是以大宗的货物运输为主。
2中国传统的经营理念与方式是阻碍近代物流业发展 的又一因素、近代物流业是近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与它相适应的应该是具有近代经济特征 的企业管理与经营方式,而这种经营方式与偶必须 与近代中国物流业有所发展,物流企业也在一定程 度上接受了比较先进的近代经营理念与方式。
3 中国近代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的迅速 增加是物流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鸦 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迫打开,国外 贸易增加迅速。
二、学习和引进现代物流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国策之后, 各个经济领域都开始了解发达国家的进展,除了一般 的文化传播渠道之外,这个时期不同的政府部门组织 相关领域的工作考察团,开始广泛的对国外进行考察。 考察带有“对口”的性质,我国在当时承担组织、领 导和管理“物流资通”的国家物资总局,便把在日本 已经风行的“物流”领域作为考察的对口对象。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10年间,这个系统 先后组织了出国考察和接待国外物流考察四十余次, 尤其是和日本建立了物流领域的沟通关系。这些考察 活动对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是考察报告和考察 资料成为国内研究物流的重要信息资源,而且更重要 的是,通过考察培养了一批人才,前后参与考察的几 百位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相当一部分都成为了 研究和推行现代物流的第一批骨干力量。
中国物流发展
张偲 于蕙 贺楠 赵若琳 许华 耿超
目录
一、古代物流 二、近代物流 三、现代物流 四、未来发展
一、古代物流
中国古代的国家仓储的主要形式 西周时期,人们就 应意识到仓储的重要性,能够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 中国古代物流标准化的思想在中国最早见于《礼记》 中的记载,“书同文,车同轨”,可见在当时人们 已经意识到了标 准化对于贸易活动和信息传递的影 响。
民递活了尽安南用的来一北杜的。 用业,当管,方了他。骑望牧一关 的在但时诗而的快的”红绣的个于 过中从统中荔荔马宠当尘成一典快 程国中治的枝枝传妃时妃堆首型递 。的我者描并运递杨唐子,诗记在 古们的写没送的贵朝笑山中载中 代也糜更有到方妃的,顶记是国 由可烂多发了法的皇无千载,应 军以的的生北,开帝人门:中用 用看宫是霉方将心为知次“国于 转到廷表烂的远,了是第长唐民 为快生达。长在使讨荔开安朝间 枝;
古代粮仓
中国古代国际物流的发展过程。
丝绸之路 人类进行的第一次跨地域的大规模化文
化交流是在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的死 敌月氏国结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虽然张骞最后 并没有为汉朝围城政治任务,但他却在陆路开辟出 了了东亚与中,西亚贸易的通道。
当时的使者在中亚已经见到了辗转从印度贸易的商 人,由此可以看出,发生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这次大 交流历史之久,规模之大,和对当时的东亚以及中, 西亚社会产生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交流的过程中, 每件贸易的物品上无不烙印着各国民族的文化,在 这些贸易物后面涌动着强大的文化交流,正是这一 次货物贸易为下一次更大的文化交流做好了准备。 在这次大 交流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形成,也为佛教 传入中国提供了可能。
2郑和下西洋
中国古代物流的特点
※以大规模的货物运输为主 ※以不易腐烂变质的货物为主 ※对于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没有成形的理论体系 ※单纯应用于民间的并不多
二 近代物流
1中国近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观念, 经营理念与政府束缚下产生的。近 代物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 产业,是经济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 一。轮船,火车,电报等对国民经 济的发展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也是近代文明的象征。在中国,这 些部门的产生于发展无不是在制度 允许下线的压制下发展起来的。
民 间 应 用
三 现代物流发展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 80年代以前)
第二阶段:学习和引进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初。)
第三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 90年代) 第四阶段:发展阶段 ( 2000年至今)
一、我国现代物流的萌芽 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
萌芽阶段所对应的社会环境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条件 下的社会环境。我国在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之前及之 后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 件下,现代物流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萌芽。“文 化大革命”之后,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领 域,其“现代化”被提到议事日程上,这就形成了 对现代物流初期的需求。在工业生产领域,即使是 当时水平下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必须对协 作关系的各方物流联结做出安排。传统的仓库和储 备形态,已不足以支持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的要求。 将储运联结在一起,实现一体化,自然成为一种选 择。因此,在经济界和企业界已经自发出现了对于 现代物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