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您好的观后感
导语:光明磊落的人格。
拒绝写传,反对宣扬个人,勇于自我批评,邓小平光明磊落的人格,给了同学们极深刻的教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平您好观后感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小平您好的观后感1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一句朴实无华的话,真切的道出了小平同志的拳拳赤子心,殷殷爱国情。
影片《小平您好》以叙事记录片的方式向每一个观众娓娓道叙着小平同志光辉灿烂的一生,浓墨重彩的描绘了自拨乱反正以来小平同志大捭大阖的领导艺术与政治手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系与一身的真实情怀。
上个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邓小平作为中国二十世纪的三大伟人之一,他的历史功勋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
他所创造的奇迹可与“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并称中华民族的三大盛世;“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不忘邓小平”,是中国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
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两次选中邓小平,是世界对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以及“中国持续不断的改
革”的肯定。
《世纪小平》的作者写的好:“单纯的怀念会使人变得苍老,新的发掘和解读会让伟人和历史一道变得更加鲜活。
”研究和展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无益处。
“毛泽东让国人站起来,邓小平让国人富起来”。
这句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话,真实的讲叙了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蓝图下的历史变化,影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的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神州巨变。
神话般的建设成果。
着力体现了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
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十字路口,历史再一次选择了邓小平,幸运中国。
创造性的“一国两制”的方针制定与成功实施。
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完美的诠释了小平同志高超的政治艺术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钢铁意志民族情感。
强烈的激励和昭示着我们时代的行进者们更需以历史的使命感去继续着这一伟业的未竟任务。
去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复兴大业。
邓小平“爱国爱民”的人格魅力,“举重若轻”的领袖风范,“发展理论”的宝贵财富。
既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在那个独特的动荡年代中形成的。
正是这样,在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他面对时代巨变仍然镇定自若有所作为,给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我们缅怀邓小平同志,就是要继承邓小平遗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过和平崛起,使
中国挤身世界强国之林,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小平同志的革命生涯荣辱与共,个人命运起伏跌宕。
他却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忧国忧民、为国为民。
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
正因为他革命的胸膛里时刻装着人民的富裕,他的事业时刻以人民的命运为依归。
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他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人。
影片以平淡叙事的手法,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时代赋予共产党人不同的历史使命。
从影片中归来,我们更要以一个共产党人的饱满激情,站在历史的高度考虑我们先辈为人的彪炳业绩。
感性的工作激情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显苍白与无力,理性的思考才能最深层次的去激发我们的工作方向,才能最好的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真正做到与祖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祖国与人民同在、我们与祖国同在。
小平您好的观后感2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则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这是我看完《小平您好》之后想到的第一句话。
我想这应该是对邓小平为什么能成功的最恰当的阐释。
我们对邓小平的“三起三落”的了解,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落,不是因为做错了事,而是做的好事被当做了错事”。
因为做
了好事而被责罚,这是多么的冤枉!也许人们也许不会记得,可是历史却有一个好记忆,它会记得你的错误和正确,让后人去评论,去为你翻案。
可是,如果当我们遇到和小平同样的处境时,我们是否会和小平一样坦然面对呢?我们是否会能够好好地为下一次的搏击准备呢?伟人之所以成为了伟人,是因为他们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并不会沮丧,保持从容、淡定,坚定自己的信念,为了自己的追求,哪怕是一次次被打倒,也要一次又次的站起来,含笑面对生活,等待下一次的翱翔的机会。
相反,平凡的人只会在那里发牢骚,向别人哭诉,到处为自己辩护。
沧桑巨变,昨日已非,于是我们的想法也不再和那个时代人们那样愚昧了,然而此时此刻,他的身躯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骨灰也撒入大海,但是,他的光辉业绩、伟大思想、高尚品格永远留在亿万人民心中!与此同时,他的构想充斥着我们现在生活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方空气,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他那“天才的创造”,为现在的我们赢得了一个崭新的生活。
如果不是小平规划的美好蓝图,就不会有现在我们的美好的生活,他那伟大的创新造就了一个如此强盛的中国。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
是实事求是。
”一个人有功却不自居,要时时刻刻保持谦虚,有功不骄傲对于现在的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把他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为了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兴盛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他致力于了发展中国的小康社会,为了这个目标,呕心泣血,稳扎稳打地探索、摸索着,哪怕是摔倒了,也要爬起来继续前进。
与现在90后的我们一比较,我们普遍都表现出现了浮躁的心理,希望能够快速的得到成功,可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础,我们忽略了付出,忽略了奋斗,忽略了坚持,我们会在大学里忘我的玩,不知道我们应该干什么,我们背弃了上大学的目的,我们没有了高中时为高考准备的挥汗如雨般的忙碌,我们没有了高中时为高考准备的早出晚归般的专一,我们没有了高中时为高考准备的不知疲倦般的坚持……相反的是,我们到了大学后,没有对大学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没有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阅读大学,来了解她,不要认为她只会给我们一个好的就业机会,相反的是,她会给我们一个能参加好岗位的资本,然而我们没有学会我们应该学会的,我们却学会了遇到不会做的题抄答案,我们学会了在宿舍里蒙头大睡,我们学会了整日打游戏,多么无聊的事啊!现在的我们缺少一个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能够让我们时刻保持亢奋的目标是尤其重要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从邓小平身上学到的学问,可谓是太多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数不胜数,然而短短的一部影片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邓小平的一切作为,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他最好地诠释了自己说过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们所呼喊的“小平您好”,它包含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对他无边的敬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