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3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1.货币 2.朴素的商品货币 3.实物货币 4.铸币 铸币 5.代用货币 6.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 7.存款货币 8.准货币 存款货币 准货币 9.货币制度 10.本位货币 11.格雷辛法则 格雷辛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格雷辛法则
4
②
货 币 形 式 的 发 展
①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③
48
货币形式发展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货币形式发展对我们的几点启示(续1)
2.货币观的变化 “货币财富论”(如:“实体论”、“金属论”) ——“货币符号论”(如:“名目论”) 3.货币功能观的变化 多功能 ——单一化(支付结算工具)
49
1.1.3.2 定义
Definition of Money 指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被广泛接受的用作支付结算的交易工 具。 特点:强调功能 特点: VIDE:易 钢、贝多广,《货币浅说》 上海人民出版社版,P22 凌江怀教材P5-6
Origin and the essential of money 1.1.1 货币的起源(略) √1.1.2 货币形式的演进与发展 1.1.3 货币的定义 1.1.4 货币的本质
9
1.1.1 货币的起源(略) 货币的起源(
Origin of money 1.1.1.1 关于货币起源的种种学说 1.1.1.2 货币与商品交换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28
√B、铸币 (Coin)
A、定义: 定义: 指经国家证明,具有一定的重量、成色,并铸成一定的形 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B、意义 铸币是国家权力、意志的体现。
29
(C)发展简况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熔铸金属货币的是——小亚细亚西部 的文明古国——里底亚 里底亚(现土耳其境内),其在公元前7世纪出 里底亚 现铸币。 其实中国的铸币史要比其早得多,大致早400-700年。
7
思考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不断出现了所谓Q币、E币、网币、 村币、厂币等不同名目的货币,这些货币与我们金融学上讲的货币有何区别? 货币的发行主体是否有限制?是否各级政府都可发行货币? 是否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商业银行和交通管理部门都有假 币的收缴和处置权?
8
§1.1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23
朴素的商品货币的缺陷: 朴素的商品货币的缺陷: (1)体积笨重,不易携带、运送; (2)不能分割; (3)不易保存。
24
(2)金属货币
条块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 铸币
25
A、条块金属货币(称量货币) 称量货币)
指以金属条块的形式发挥货币作用的金属货币。 VIDE:姚遂教材P9 黄达教材P16-18
货 币 的 职 能
货币是什么?
货币的vey
√§1.1 §1.2 §1.3 √§1.4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货币的职能(自学) 货币的计量 货币制度
6
思考题
除了钞票外,哪些还能称之为货币? ——支票?存款单?信用卡?商业汇票?汇款单?代币卡?信用证? 外国货币是否就是外汇? M0、M1、M2、M3分别指什么? 同样面值的票币(如:壹元), 何以纸币上的一般为“中国人民银行”? 而旧版的硬币上则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38
2.信用货币的形式 2.信用货币的形式
商业本票 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商业汇票 银行券\央行钞票 银行信用凭证 存款凭证(活+定) 银行票据(本票、汇票、支票) 银行债券 国家信用凭证(纸币、政府短债) VIDE:凌江怀教材P12
39
广义
2.信用货币的形式 2.信用货币的形式
纸币 央行钞票 电子货币 狭义 银行活期类存款 VIDE:教材P12
40
3.信用货币的特点(3点) 信用货币的特点(
(1)前提 以信用活动为基础; (2)实质——信用凭证 实质——信用凭证 价值符号 与贵金属彻底脱钩,如央行钞票 ——发行时不规定法定含金量,也不承诺自由兑换。
41
信用货币的特点( 信用货币的特点(续)
(3)功能——支付结算工具 功能——支付结算工具 如: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系法定信用凭证。 通常由政府通过法的形式强制发行、强制流通。 故称“法币”(Legal Tender)(fiat money)
42
4.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的区别 4.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的区别
(1)货币制度背景不同
“代”尚处于金本位制阶段; “信”已实行信用本位。
(2)与贵金属的关系不同
“代”与贵金属有固定的比价关系,并承诺自由兑换; “信”已与贵金属彻底脱钩。
(3)发行管制不同
“代”产生于央行制度形成之前,任何银行均可发行; “信”仅限于央行或法律指定的金融机构。
45
3.性质 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在信息化时代的表现形式,它是一种虚 拟货币,是一种资金信息,所以其本质依然属于信用货币,所变 化的只是作为货币载体的形式。 货币载体(材质)的演进: 货币载体(材质)的演进: 普通实物——金属(贱金属——贵金属) —— 纸制品 —— 高分子聚合物(特种塑料) —— 电子信息载体
32
2.代用货币——早期银行券的产生 2.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早期银行券的产生
缘由: 缘由: (1)保证贵金属货币的安全; (2)弥补贵金属资源的不足。 做法: 做法:将贵金属或贵金属货币存放于银行、钱庄, 而银行、钱庄则开具一张书面凭证,以证明存款人 的权益。 如:英国早年的金匠师傅(Gold Smith)出于 财产保管而产生的书面凭证。
34
优点: ▲ 优点: (1)节省了货币的制造成本,满足了交易要求; (2)节省了流通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
▲ 缺点: 缺点:
(1)易破损; (2)易造假; (3)信用基础不稳,易“超发行”。
35
1.1.2.3 信用货币(Fiat Money) 信用货币( Money)
1.概念 2.形式 3.特点 4.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的区别 5.纸币、银行券与信用货币 6.缺陷
(以上内容将在货币的本质一节中予以详细介绍) VIDE:凌江怀教材P2-5
12
1.1.1.2 货币与商品交换的关系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关于交换工具 的思想),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阐述了货币起源的学说。 思路: 思路: 商品 1 交换 等价物 一 般 等价物 货币
17
货币形式发展的若干分类
1.按货币材质的分类 2.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分类 3.按货币发挥作用的范围分类
VIDE:凌江怀教材P10-12
18
对教材若干“分类” 对教材若干“分类”的讨论
1.按货币材质的分类 缺陷:不应将存款货币、电子货币归入。 ★2.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分类 3.按货币发挥作用的范围分类 此分类与说明货币的起源关系意义不大。
13
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发展的思想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VIDE:黄 达教材P11-14 曹龙骐教材P3-7 凌江怀教材P3-5
14
基本结论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VIDE:姚遂、李健主编《货币银行学》P4 凌江怀教材P5
指某种实物作为货币的价值与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完全相等的货币。 VIDE:周升业、曾康霖《货币银行学》P18 如:海贝、龟壳、蚌珠、兽皮、米粟、 布帛、牲畜、农具等
22
基本条件 为当时生产或生活的必需品; (1)为当时生产或生活的必需品; ——贝 如: “货” “钱” ——锄 “布” ——铲 (2)稀缺性
36
1.信用货币的概念 1.信用货币的概念
注意: 注意: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指一国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 信用货币 凌江怀教材P11末表述 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一种信用工具。不可取。
信用货币发展的基本线索 基本线索: 基本线索 商业 信用 银行 信用
“指代替金融货币充 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 信用凭证。”
30
贵金属货币的局限性
(1)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与金属资源约束的矛盾; (2)金属货币的诸多不便 如:自然磨损 运输困难 不易分割等
31
1.1.2.2 代用货币
1.定义 指由政府或商业性金融机构发行的作为贵金属货币替代物 的货币。 如早期的银行券等。 VIDE:曹龙骐《货币银行学》P9 凌江怀教材P11(8)
1
第一章 货币概述 Money Survey
本 章 主 题 根据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和本质的学说及现代货币理论, 讨论“货币是什么”以及货币制度的相关问题。
2
本章的关键问题(8个) 本章的关键问题(
1.货币形式的发展及启示; 2.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的关系; 3.信用货币的概念、形式与特点; 4.货币层次的划分; 5.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6.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格雷辛法则); 7.金本位制及其三种表现形式; 8.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及其特点。
43
6.信用货币的缺陷 6.信用货币的缺陷
(1)防伪困惑 (2)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 如: 自动售货机等对纸质货币的低识别问题; 找零问题等。
44
1.1.2.4 电子货币
1.定义 . 指以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为前提,借助卡内集成电路板和 互联网作为资金信息储存和转移载体的一种新型货币。 2.形式 IC卡型(俗称“电子钱包”) ——产生于英国 网络型 ——产生于荷兰
33
3.代用货币的特点 3.代用货币的特点
(1)材质 材质:多为纸质,系金属货币的替代品; (2)发行体 发行体:政府或商业性金融机构; (3)与贵金属(Precious metals)的关系: 与贵金属( metals)的关系: 有明确的比价关系,并承诺自由兑换; ; 如:早期的银票 (4)无发行管制制度 易超发行而导致银行挤提。
15
马克思鉴于他所处的时代,在《资本论》第一卷中 意味深长地说: “金银天然非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天然非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