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阶段:货币形式。当某种商品和其他商品分离开来,固定地起 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 就是货币形式。
2. 货币形式的发展
从一般的意义来讲,从货币产生大致纸币经历了三个发展 阶段,相应地,货币先后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阶段:非贵金属货币形式。在货币形成初期,牲畜、皮 毛、布、粮食、贝壳等非贵金属都曾固定地充当过一般等 价物,当这些非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不再是一 般物品,而是货币。
பைடு நூலகம்第一阶段:简单的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 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他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第二阶段: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 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实际上是许多个简单 价值形式的总和或简单价值形式的扩大。
第三阶段:一般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 地表现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种商品上。
但就金属而言,固然每一次交易时可以先行解析过秤,不过 这种做法未免过于复杂,为了使人们不至于裹足不前,同时也为 了鼓励人们使用钱币结算,政府当局殷勤劝说,告知民众,尽管 放心大胆地使用,政府当局也根据约定价值接收钱币作为支付工 具.即使该钱币的实际价值低于面值也不妨事。达到这项目的的 最佳办法当然是采用公共行政机关铸造的硬币作为钱币。
第二讲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一、货币是什么或什么是货币?
1.货币: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二、货币的起源
1.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价值形式的发展
货币是商品的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商品内在矛盾运 动的必然产物。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 了四个阶段。
铸币的产生人类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天然开始利用天然金属, 如铜、金、陨铁,冶金技术的提高使得金属货币的流通得 以扩大。而且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剩余劳 动产品的交换更加频繁。交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这也使得交易媒介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道:“然而,不论在任何国家, 由于种种不可抗拒的理由,人们似乎都终于决定使用金属而不使 用其他货物作为媒介。金属不易磨损。那与任何其他货物比较, 都无愧色。而且,它不仅具有很大的耐久性,它还能任意分割, 而全无损失,分割了也可再熔成原形。这性质却为一切其他有耐 久性商品所没有。金属的这一特性,使金属成为商业流通上适宜 的媒介。例如,假设除了牲畜,就没有别种物品可以换盐,想购 买食盐的人,一次所购价值,势必相当于整头牛或整头羊,他所 购买的价值,不能低于这个限度,因为他用以购买食盐的物品, 不能分割,分割了,就不能复原。如果他想购买更多的食盐,亦 只有依同一理由,以牛或羊二三头,购入两倍或三倍多的分量。 反之,假如他用以交易的物品,不是牲畜,而是金属,他的问题 就容易解决了,他可只按照他目前的需要,分割相当分量的金属, 来购买价值相当的物品。”
农业、畜牧业的出现,不仅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对自 然产物的依赖,而且带动了科学技术和知识领域等其他各 个方面的发展。例如,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出现后,在科学 技术方面,人类发明了历法、数学、医学、动物学和植物 学,发明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陶器、纺织、舟车; 在社会关系和结构方面,出现了氏族的繁荣,产生了社会 分工和交换,部落和农村结合为国家和城市等。最初的交 换是部落之间的交换,随着剩余产品归属于个人,交换就 成了单个人之间的交换。交换进一步强化了财产权,加快 了氏族社会的瓦解。公社的产品越是采取商品的形式,就 是说,产品中为生产者自己消费的部分越小。
第二阶段:贵金属货币形式。由于黄金、白银本身所具有 的特殊自然属性,使它们最适合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从 而使它们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获得了代表货币的独占权。
第三阶段:纸币形式。纸币是用于代替铸币的货币形式。
3. 货币产生的历史
既然我们谈历史,就来从头说起。货币是随着交换的 出现而产生的,最初进入交换的是剩余产品,而归属不明 确交换就无法进行,这一切的前提是人们拥有剩余产品以 及对财产的所有权。先是属于部落的公共剩余产品,然后 才是属于个人的剩余产品。
铸币收益税
上面这种方法更具有吸引力的另一面是:行政机关从铸 币中将可获利颇丰,只须它赋予钱币的面值高于钱币本身含 金属量的价值便可。“如果国王(或政府)的权威能够让含 银量为8便士的硬币交换10便士白银,那么为什么就不可以将 硬币的含银量降到6便士或2便士,甚至一点白银也不要,干 脆用一张纸来代替呢?”显然,我们今天就是这样,纸币和 内在价值很少,甚至没有什么内在价值的劣质金属货币在交 易中为人们所普通接受。
公元前9000年左右,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 器时代,从狩猎和采集经济转向种植和畜牧经济,这种划 时代的转变,就是农业革命。原始的农业由采集经济发展 而来。人们在长期采集活动中通过观察,逐渐掌握了植物 的性能和生长规律,并掌握了栽培方法,从而产生了原始 农业。原始的畜牧业由狩猎经济发展而来。早在中石器时 代,人类就开始驯养犬,但是直到新石器时代,人类才开 始驯养捕捉到的动物,从而产生了原始畜牧业。农耕和畜 牧的产生,是人类自学会用火以来又一次最伟大的经济革 命,它标志着人类从蒙昧时代转入野蛮时代。
4. 货币材质变化的历史
最初的实物货币人类最初的交换是一种剩余产品间的物物交 换,虽然是一种价值的让渡但是人们往往看重的是交换价 值,即物品的有用性,而不一定是等值的。在交换的过程 中人们逐渐的把价值衡量集中在某种物品上,从而就分离 出某种被大家公认的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如马克思在资 本论分析的“麻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例子。当然这种充 当一般等价物的物品因时间、地点的不通而各异。
农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产权制度的产生。史 前人类把劳动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得以谋生,自然资源不 论是狩猎的动物还是采集的植物,开始都是作为公有财产 而被占用的。这种类型的产权意味着所有人都能自由使用 这些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的提高,资源变得越 来越稀缺起来。为了保证资源利用的效率,也是为了保证 人类自身的存续,必须建立排他性产权,而交换进一步强 化了财产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