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第2部分:标准制定程序。
– GB/T 1.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制定程序》
– ISO/IEC Directives, Part 1 Procedures for the technical work
18
概述
从管理角度划分
–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总则 国家标准的计划 国家标准的制定 国家标准的审批发布 国家标准的复审 附则
国际标准本地化 国家标准国际化
14
第一部分
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15
内容
概述 标准制定的九个阶段 补充内容
16
概述
政策依据
–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
17
概述
技术依据
– 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
19
概述
从技术角度划分
– GB/T 1.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 准制定程序》
预研 立项 起草 征求意见 审查 批准 出版 复审 废止
20
九个阶段之一、预研阶段
预研阶段的前期:标准化科研。 预研阶段为 TC评估项目提案(PWI)的过程。
– PWI,应附标准建议稿或标准大纲。标准建议稿应给出主要章条 及各章条所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大纲应给出标准名称和基 本结构,涵盖技术要素、列出涉及章条的标题。 终止。PWI不能满足要求。 继续。PWI符合要求,由TC根据PWI形成项目建议书(NP), 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立项建议。 输入:PWI 输出:NP
4
标准的范围
对农、工、服务业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需要统一的要求,应制定标准:
农产品的品种、规格、等级、种植、养殖、收购、加工、检验、检疫、包装、储存、运 输、使用及其质量、安全和卫生要求; 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测试、检验、包装、储存、运输、安装、使用和废旧处 理的方法,及其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 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及其安全、卫生要求; 信息、邮政、交通运输的技术、安全要求; 服务的设施、环境、人员、服务过程和安全、卫生、质量要求; 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和检验方法; 能源、资源和有关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各项技术要求; 防灾、减灾、救灾及应急预警方面的技术要求; 建设工程、设备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维护、拆除、检 验、检测等方面的质量、安全以及技术要求; 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劳动管理、职业卫生、安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要 求; 人、动植物及其产品防疫、检疫的技术要求; 常规治病的医疗技术措施; 上述各项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分类、标志、标识、互换配合、兼容性和制图方法 的要求; 其他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5
标准的分级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和企业标准四级。
–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 准。 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 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 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 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 制定地方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 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7
标准的作用
服务 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 产业:
企业:
– – – – –
技术: 贸易: 民生: 公共管理: 文化: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准制定的路线
技术委员会负责,协商一致制定:
– – – 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组织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负责标准的草拟,参加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 技术委员会(TC)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国家 标准的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 织。 TC委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来自企业、科研机 构、检测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 费者等。 TC组织起草标准的形式:
公认机构批准:
10
标准制定的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 – – – 用户提出。企业、消费者和政府都是用户。 企业是市场主体,是标准制定的重要力量。 充分考虑消费者利益。 政府公益性角色,保障安全和民生健康,保 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推动资源节约和 可持续发展。
11
标准制定的原则
公开、透明原则
– 理念开放。与私有、秘密相对。 – 程序开放。
利益相关方的权利:
– 知情 – 评议 – 参与
12
标准制定的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
– 标准审查时,需TC委员一定比例的同意通过。
把握技术水平的适度超前,既考虑新技术应用的 需要,也考虑产业换代的成本,达到一种动态平 衡。。
13
标准制定的原则
协调原则。
– 和国际标准协调,和WTO规则协调,和其他 层级标准协调,和同层级其他标准协调,做 到不矛盾,不重复,不交叉。 – 重点是提高与国际标准的协调一致化程度:
主要起草单位 工作组
9
–
标准制定的路线
– TC与标准制定相关的职责:
研究提出本专业领域的国家标准发展规划、标准 体系、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 按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并负责本专业领域国 家标准的起草和技术审查工作;对所组织起草和 审查的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和质量负责; 负责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的复审工作; 开展本专业领域内国家标准的宣讲、解释工作; 对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6
–
–
标准的分级
从属性上区分:
–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 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 推荐性标准。 –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 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 自愿采用。 – 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 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 是强制性标准。
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及信息化管理
1
内容
前言 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2
前言
标准的概念 标准的范围 标准的分级 标准的作用 标准制定的路线 标准制定的原则
3
标准的概念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 活动的通用词汇
–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 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 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 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 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