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下材料摘自海南大学法学院《简讯》

以下材料摘自海南大学法学院《简讯》

(以下材料摘自海南大学法学院《简讯》)————————————————————————————————作者:————————————————————————————————日期:(以下材料摘自海南大学法学院《简讯》)海南大学法学院办公室2000年7月12日编印总第18 期●7月5日,我院九六级毕业生顺利毕业,通过四年的观苦学习,他们带着掌握的本领各自踏上自己的前程。

他们当中有6名同学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李静、邓和军、黄永锋、王怡、陈德元将在我院进一步深造,张彦强则进入西南政法大学学习。

●我院今年共有1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我院今年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的人数共10人,其中5人入围本校,5人入围外校。

入围外校的学校有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入围本校的同学有苏晓龙、张虹、周丽娜、唐佳、黎红,入围外校的同学有阮志勇、张巍、丁明勇、杨丽、陈艳梅。

此外,还有一名往届毕业生入围本校,一名往届毕业生被批准破格参加本校的复试。

这是我院历届毕业生考研入围人数最多的一年。

(97级)●我院97级毕业生李方姣同学在全国首次司法考试中荣获海南考区第一名全国首次司法考试结果已揭晓,我省2152名考生中,有99人通过(其中我院学生13人),我院97级毕业生李方姣以288分的高分夺得海南考区的第一名。

●我院2002届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的比例位居全校之首根据海南大学授予学位的有关规定,本科毕业生的英语必须通过国家4级英语考试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由于我校同学的四级英语通过率较低,故历年来我校应届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的比例与内地高校有较大差距。

我校2002届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的比例为34.4%,我院为56.5%,位居全校之首。

法学院办公室1999年12月6日编印总第9期全国第六届“挑战杯”论文评比揭晓我院学生王志胜、李静的《论法官同质》一文获鼓励奖。

这是我院学生第二次获该项奖。

(陈卫东供稿)今年我院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显着有3篇论文获省级奖,其中陈艳梅、王永智写的《海南生态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获一等奖,另有2篇获鼓励奖,何其理同学获省级“积极分子”称号。

获校级奖的论文有10篇。

院团总支及时进行了总结,对表现突出的3个集体、16篇论文(调查报告)作者和19名个人进行了表彰。

(陈卫东供稿)●99年律考揭晓我院17名毕业生顺利过关20世纪的最后一次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我省共有1140名考生参加角逐,有93名通过考试。

我院普教本科毕业的17名学生顺利过关,他们是:徐善实(95经经济班)洪玉璋(94法学班)甘旭阳(95级经济法班)林如锦(94级经济法班)王青(95级国际经济法班)谢秋波(95级经济法班)孙发林(94级经济法班)罗艾《93级经济法1班)翟哨楼(94级法学班)王世春(93级法学班)许琼焕(91级经济法班)邢小娟(90级法学班)闫磊(95级国际经济法班)黄敬(93级法学班)王小成(96级国际经济法班)林俊(95级经济法班)王志胜(95级经济法班)其中,应届毕业生徐善实以总分274的高分获得了今年律考全省第二名。

●我院诉讼法学专业第二届10名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就业情况良好我院2000级诉讼法学专业今年共有10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中民事诉讼方向6名(谭兵教授指导),刑事诉讼方向4名(谭世贵教授指导)。

6月下旬,这10名硕士生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并获得硕士学位。

其中,民事诉讼研究方向的王志胜、江湘瑞和刑事诉讼研究方向的曲涛、王怡4名同学的硕士论文被答辩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

目前,10名同学就业情况良好,其中3名同学到外地工作,5名同学留海大工作。

●我院学生2002年暑期社会实践再创佳绩在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下,在全体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团总支的认真组织策划下,2002年我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再创佳绩。

“硕士研究生‘三个代表’实践团”被评为海南大学先进实践队;全校获奖论文(调查报告)共44篇,我院有9篇,占全校获奖论文20%强;18名同学被评为“海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

我院此次获奖的具体情况如下:先进团队:硕士研究生“三个代表”实践团论文(调查报告)、作者及指导老师:一等奖(2篇):1、《南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作者:阳立兵周丽娜指导老师:谭世贵教授2、《海南省城市弱势群体现状分析及对策》作者:史光磊余列刚王丹指导老师:谭兵教授二等奖(3篇):1、《加入WTO与我国律师业》作者:唐翀罗剑锋张娜指导老师:杨书华讲师2、《海口市公共汽车行驶状况调查》作者:杜兴华3、《海南交通规费改革的影响及作用》作者:陈智宇何微子李侠辉指导老师:王琦讲师三等奖(4篇):1、《黎族婚俗的分析与思考》作者:熊云辉指导老师:叶英萍副教授2、《海口市援助特困居民调查报告》作者:张井富3、《海南农业土地纠纷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作者:王家宁指导老师:王崇敏副教授4、《海南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作者:张虹苏晓龙指导老师:刘远山讲师积极分子:海南省2002年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1名):林勇海南大学2002年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18名):刘峰张妍杨智平刘丽萍陈儒勇周栋亮史光磊王功林黄德福谭高昆甘贇何亮何微子彭传霖徐昌贾朋社李建波王楠●我院98级法学班吴岳文同学的论文荣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挑战杯”作品竞赛三等奖98级法学班吴岳文同学的论文《发展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的构想》(指导老师:谭世贵教授)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取得了我院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最好成绩。

●2001年度我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再创佳绩2001年度我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硕,受到了海南省教委、共青团海南省委的表彰。

获奖情况如下:一、先进集体——“党员大学生‘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

二、先进个人——李昌郁(98级国际经济法班)。

三、获奖论文:1、一等奖作品:《海南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作者:舒海余宏宇周美进,指导老师:童光政副院长);2、二等奖作品:《海南私彩问题研究及对策》(作者:李楠马志鹏罗剑锋,指导老师:张卫老师);3、三等奖作品:《海南省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立法研究》(作者:唐羽中张娜蒙国岩,指导老师:董万程老师)。

●我院2002届毕业生考研成绩创历史最高记录我院2002届毕业生考研成绩喜人,共计15位同学入围,其中13位同学被录取,创造了学院应届毕业生考研成绩历史最高记录。

这15名入围的同学是:贺静(暨南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冯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行政诉讼法专业—未被录取);吴清一(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陈潇(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张丽娜(澳门大学传媒专业);雷琼艳(湖南师范大学刑法专业—未被录取);邓卫红(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崔小林(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汪文渊(中山大学诉讼法专业);万志荣(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世界经济专业);谷敏(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舒海(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邵毅超(海南大学诉讼法专业);王丽娜(海南大学民商法专业);陈敖翔(海南大学民商法专业)。

今年全校共有33名同学考研入围,30名同学被正式录取,我院入围和被录取的同学将近占全校的一半,为此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本期编辑:邱海东校对:李菁打印:陈月芬)●省委政法委杜斌国秘书长陪同王广宪副书记到我院调研,了解我院的办学和毕业生就业情况2002年1月24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王广宪同志在省委政法委秘书长杜斌国同志的陪同下,到我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我院的办学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

谭世贵副校长代表学校对王广宪副书记和杜斌国秘书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汇报了学校的情况。

我院全体院领导参加了调研座谈会,并由谭兵院长向两位领导全面汇报了学院的办学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

王广宪副书记认真听取了学院的汇报并发表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其中一些问题要求省政法委负责研究落实。

两位领导在此次调研中,还参观了学院的律师事务所、模拟法庭、图书资料室、刑侦实验室和研究生课室,并以我院院训、院徽为背景,与谭副校长、院领导合影。

陪同王广宪副书记参加此次调研活动的,还有省政法委政治处杜一戎处长和王广宪副书记的秘书。

☻我省200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评比今年5月揭晓,我院有4篇论文获得省二等奖;有2篇论文经专家评定入选全国和全省大学生“挑战杯”评比。

我院今年共有1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我院今年本科毕业生考研入围的人数共10人,其中5人入围本校,5人入围外校。

入围外校的学校有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入围本校的同学有苏晓龙、张虹、周丽娜、唐佳、黎红,入围外校的同学有阮志勇、张巍、丁明勇、杨丽、陈艳梅。

此外,还有一名往届毕业生入围本校,一名往届毕业生被批准破格参加本校的复试。

这是我院历届毕业生考研入围人数最多的一年。

海南大学法学院办公室2000年7月12日编印总第18 期●7月4日,我院团总支召开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对今年暑假我院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布暑,主管教学的王崇敏副院长非常重视此事,从课题的选定、指导教师的选派都亲自做了安排。

我院今年社会实践课题共有22个,其中“挑战杯”课题7个,社会调查实践课题15个。

法学院办公室1999年12月6日编印总第9期@在刚刚结束的海南大学“我与图书馆”征文比赛中,我院98级法学班吴岳文同学获得唯—一个一等奖,97级法学班张平同学获得三等奖。

(陈卫东供稿)总第 5 期海南大学法等院1999年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简讯法学院第一届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在学科带头人谭兵教授主持下于5月17日顺利结束。

5月16日和5月17日两天进行了紧张的复试和加试工作。

复试包括口试和笔试。

口试内容为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两门课程,采取抽卡片的方式回答问题和询问。

笔试为开卷,采取当场接命题要求写议论文的方式,着重测试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此次笔试的命题为:“请对‘北约’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和我国人民的声讨活动发表看法。

”要求围绕命题发表议论,所提观点正确、全面、扣题、有逻辑性,表述清楚,文字少而精,不超过3000字。

完成时间为2小时半。

笔试完毕还公布了答题思路的要点,让考生自行对照,以增加录取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加试内容为婚姻法和行政诉讼法两n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只限于非法律专业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参加。

加试成绩作为录取该类考生的参考。

今年国家划定的录取分数线为总分330分以上(在职考生325分),单科最低成绩不低于57分。

我校诉讼法学专业今年共招收计划内硕士研究生2名,计划外(自费)硕士研究生2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