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案
佛山市高明区技工学校龚玉萍
教案背景:“弘扬民族音乐”是课标的十大理念之一,要求“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
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
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
教学课题:《茉莉花》
教材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江苏民歌,四四拍曲调优美、抒情。
歌曲的结构比较规整,共四句。
第三句和第四句联系密切,
表达了人们对花的赞美。
教学方法:引导法、观察法、讲授法、欣赏法、实践法、举例法、对比法、小组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任务型教
学法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茉莉花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内涵,从而激发和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热爱民族
音乐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分析
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在
欣赏中引导同学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
拓思维空间,训练同学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作品《茉莉花》,使学生了解
民歌的演唱风格、表现形式等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内涵,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学生分析:有一定的网上查阅和收集资料进行自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看完以后请你猜猜我们到了哪里?这个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图片上的花是什么花?
(播放江南水乡画面及茉莉花图片,学生观看、回答。
)
师:“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看到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老师不由的想起了这首诗。
而茉莉花的美丽、洁白、芬芳,更是深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学习展示:
(一)说一说,唱一唱
1、茉莉花美不美啊?美在哪儿?下面就有请各小组将上节课老师布置的关于茉莉花的资料给我们展示展示吧!
(1)第一小组从生物学的角度介绍茉莉花:
小组成员把搜集的资料分工合作,向全班同学介绍。
可用语言、板书,图片等手段介绍花的习性、产地。
(2)第二小组收集有关茉莉花的诗歌
可以是赞美茉莉花的诗词或文章片断,也可以对文章作简单的评价;(3)第三小组收集“茉莉花”三个字在各地的方言
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用拼音标出发音,让全班同学跟念;
(4)第四小组收集茉莉花的用途
可泡一杯茉莉花茶请大家观察花的形态、色彩,体味其清香……
2、课件:播放童声合唱《茉莉花》。
/v-82349140-8db2-11e0-b091-a4badb4696b6.html 师:同学们能跟着歌曲轻声哼唱,看来对这首歌曲都非常熟悉了。
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茉莉花》。
3、课件:展示《茉莉花》歌词。
学生跟琴整首哼唱。
师:通过刚才的哼唱你感受到这首《茉莉花》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婉转、优美
师:下面让我们用优美、婉转的声音再来演唱一遍。
4、生再次演唱。
(教学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味觉等方面了解茉莉花并感受、理解音乐,增强对茉莉花的亲切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
(二),听一听,比一比
1、刚才我们学习的这首《茉莉花》是根据另外一首也叫《茉莉花》的民歌改编的。
想不想听听原汁原味的《茉莉花》?在听的过程中,大家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1)这两首《茉莉花》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2)你能不能从方言上来区分这首民歌是来自哪个省的?
(3)歌中有哪几个字与咱们的普通话发音不同?
播放录音:江苏民歌《茉莉花》
/watch/12413226.html
(师总结:这首歌里有这些字与我们的普通话发音不同。
课件展示:满、不、我、采、戴、将……)
师:让我们一起用方言来念一念歌词。
(师注意强调易错的字)
2、刚才我们所学的方言其实就是江苏省的方言。
俗话说:“宁听江苏人吵架,不愿听浙江人说话。
”江苏人说话、唱歌都是很柔的,带有江南水乡婀娜多姿的韵味。
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
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特点?
播放录音:东北民歌《茉莉花》片断、河北民歌《茉莉花》片段
/programs/view/opZxIA8f72I/
(1)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
(师总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
)
(2)河北民歌的特点呢?
(师总结: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旋律高亢)
师: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
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纪享誉全世界。
四、拓展欣赏:
师:小小的茉莉花除了美丽、芬芳、有很多的用途以外,为什么会打动各个国家不同肤色人的心,茉莉花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传媒方面立了哪些“功”?同学们能不能说出来?
1、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八分钟”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仅用了8分钟,就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下面我们来找找张导运用了哪些元素来表现
呢?(民乐、武术、京剧、以及被誉为“第二国歌”的《茉莉花》)播放视频:中国八分钟
/u27/v_NDQ2Nzk5NTQ.html
2、“九七见证历史”
1997年7月1日上午10时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首奏江苏民歌《茉莉花》,这既是对沉痛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辉煌未来的咏叹。
3、“上海申博成功”
2002年底,上海“申博”,张艺谋为此次申博制作五分多钟艺术片,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为主旋律。
“申博”成功,《茉莉花》立了一功。
4、“欢歌金色嘹亮”
2002年12月、2003年12月和2006年10月,我国著名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分别在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和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三台音乐会均以《茉莉花》做为开场曲,使东方的民族声乐艺术在西方的音乐圣殿大放异彩。
歌唱家彭丽媛在05年春晚上也演唱过茉莉花。
五、教师小结:
一首源于江苏的“茉莉花”竟会有如此的有魅力,能打动各个国家不同肤色人们的心,那是因为透过优美婉转的旋律,益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本质。
从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到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民歌《茉莉花》已成为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
《茉莉花》已不再是中国的茉莉花,她属于全人类、全世界!
教学反思:《茉莉花》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展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茉莉花。
在感受、体验、演唱、欣赏中创设轻松、民主的交流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感知、认识,在无意识的交流探讨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来体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激情,在感受体验音乐当中去感知,并获得对祖国的自豪感,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喜欢上民族歌曲,并使她们明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