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自我求命自我造_论张三丰丹道修炼思想

福自我求命自我造_论张三丰丹道修炼思想

=收稿日期>2010-10-18=作者简介>徐平,女,1980年生,吉林长春人,中国哲学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道家与道教文化。

第9卷第1期2011年2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L iaon i ng M ed i ca lU n i versity (Soc ial Science Ed i tion)V o l 19N o 11F eb .,2011福自我求 命自我造)))论张三丰丹道修炼思想徐 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6)=摘 要>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0。

他认为通过丹道修炼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久视,与道合一。

他的丹道修炼方法包括清净丹法、同类阴阳丹法和龙虎丹法。

/炼己0和/性命双修0是张三丰丹道修炼思想中的两大重要理论。

张三丰认为,/炼己0最难,贯穿修炼的始终,/炼己0纯熟才能使修炼达到高超境界。

张三丰在丹道修炼中主张/性命双修0,该理论兼及南北二宗派。

=关键词>张三丰;丹道思想;炼己;性命双修=中图分类号>R22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11)01-0053-04张三丰是丹道的集大成者,后世丹道类书籍都绕不开张三丰丹法。

张三丰丹法中囊括清静丹法、同类阴阳丹法、龙虎丹法,堪称丹道大全。

张三丰注重依靠丹道修炼求得长生。

5大道论6:/或者谓人之生死,皆有数定,岂有违天数而逃死者?独不思福自我求,命自我造,阴骘可以延年。

0[1]这是告诉世人可以依靠修炼盗夺天机,延年益寿,逃出生死定数,福自我求,命自我造。

张三丰丹道修炼的内容丰富多端,我们抽索其核心与关键来论述。

5玄机直讲炼丹火候说二篇登天指迷说6:/除此玉液金液、性命双修、清静自然之道,余皆旁门小法。

0[2]无论是玉液,还是金液,都离不开纯熟的炼己;玉液和金液,本身又是性命双修,所以,本文将从/炼己0和/性命双修0这两方面来谈谈张三丰的丹道思想。

一、炼己炼己是丹道修炼的重要步骤。

/己0是十大天干中的戊己,戊己在五行中属土,在内丹学中,五行之土又分/戊土0和/己土0,/戊土0称外药,是阴里真阳,其性主动;/己土0又称内药,是阳里真阴,其性主静,两土相合就是离坎,象征元神元气。

所以炼己就是炼元神、元气,如张三丰所说/炼己只是养元神0。

/元0具有先天的意思,炼己就是通过修心、养性、炼神,重新打造新的生命系统,返还先天,以避免人从母胎中降生后生命能量逐渐被剥蚀殆尽,将那个被后天染着剥蚀的自己炼出来。

首先,炼己贯穿在丹道修炼的全部过程,非常重要。

张三丰极其重视炼己之功。

炼己重在心地,是性功修炼的起步功夫。

5玄机直讲#返还证验说6:/修炼玉液还丹,即筑基炼己,积内法财,终日逍遥,昼夜常明,乃长生久视之初阶也。

0[3]筑基炼己的玉液还丹功夫是达到长生久视的初级阶段。

张三丰在5玄要篇#道情歌6中说:/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

心修自然丹信至,性清自然药材生。

0[4]他认为在正式入手修炼丹道之前,必须修心炼性,具有夯实的炼己功夫是修炼内丹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炼己的准备功夫,盲修瞎炼,只注重形式上操作技巧,囿于修炼小术,终是无法进入内丹堂奥。

5金丹节要#炼己筑基6:/不先筑基炼己,岂可入室收得药之效哉?要从性宗参入,始得真如,采药如反掌耳。

0[5]筑基炼精气,炼己修心性,从性宗入手,证得真如本性,自然而然就会步入采药环节,如果没有筑基炼己之功做铺垫,那么入室采药只是奢谈。

炼己贯穿修炼程序的始终,甚至在阴尽阳纯,炼出纯阳之体证得金丹的时刻,炼己之功仍相伴左右,不能离弃。

正如刘一明所说:/夫炼己之功,为丹道始终之要着,直至阴尽阳纯之后,炼己之功方毕。

0[6]可见,炼己在丹道修炼中一以贯之,难怪张三丰如此重视炼己之功。

炼己是炼内药。

5大道论6:/内药者,在自己身中而产0/内药是精,外药是炁,内药养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神仙之道0。

[7]可见内药是性,产自己身,炼己就是炼内药,是修炼神仙之道必不可少的。

欲求先天外药,需要通过炼己修得内药,修出真如本性,等待阳生之时,以内药接迎外药,神炁相合,炼成大丹。

如5大道论6所说:/大修行人欲求先天外药,必炼己以待阳生,用神炁炼成慧剑,采金水匀配柔刚。

0[8]张三丰劝人下手速修大道,在尘俗中炼己,以待后续修炼之用。

5玄机直讲#返还证验说6: /奉劝学人,参访宗师,若求至人,抉破一身内外,天机明白,下手速修,炼己待时,侯一阳至0/今人果得明师指示,先炼己于尘俗,积铅于廛市0,[9]于和光同尘之中炼性,在尘俗中持空炼神、守虚炼性。

如5上天梯6所说:/炼己忘世情0,[10]于世间炼己,于实有中求得虚空的超脱。

炼己修性可以减少心能量的损耗,增强真我的能量,利于实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0这样的高超境界。

如5大道论6:/有为者,非采战提吸之术,九一动摇之法,乃安静虚无之道,守雌不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即未得丹之前,炼己筑基之事也。

0[11]其次,炼己非常之难。

5大道论6:/还丹容易,炼己最难。

0[12]/只要苦行忍辱,身心不动,己之性若往,彼之气自回。

0[13]炼己不到位,会导致群魔为害,心神不宁,欲念杂起,逐境漂流,汞火飞扬,圣胎不结。

若要实现炼己,必须苦行忍辱,身心不为外物所动,否则心含杂念欲望,大丹难以修成。

炼己是修炼之人不断的锤炼心性的过程,其间伴随着智慧及道德的反思和完善,通过炼己在心性上无限的接近大道,返还先天。

通过炼己把人作为人在世俗人间的惯常行为、欲望、思维消磨掉,还原成先天明朗清静的本原性体,把这种人作为人的本能消磨掉,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具有长生久视、修得大丹的强烈愿望,炼己即使与人之本能相对抗、难于上青天,修道之人也愿意并能够凭借超拔意志和坚韧毅力去挑战!炼己之功要求排除杂念。

人在俗世间,为物所累,为物所役。

正如5庄子#齐物论6所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

与接为构,日以心斗0。

[14]与物相接、与人相交,心中杂念丛生,炼己的功夫就是要人放下俗世执着,摒弃杂念,还心一片清明空灵。

5玄机直讲#炼丹火候说一篇6: /初功在寂寞情缘,扫除杂念,扫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

人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则天理常存。

0[15]扫除心室中的俗世欲望和杂念,自然有天理天心来居住。

5玄机直讲#炼丹火候说二篇6:/杂念少者得丹早,杂念多者得丹迟。

0[16]杂念多者蒙蔽了心性,得丹之路自然坎坷且漫长,杂念少者乃上根之器,心性净明,易知炼己之关窍,距离结丹不远矣。

炼己之功要万虑俱忘,了无挂碍。

5玄机直讲#返还证验说6:/炼己于尘俗,养气于山林,是入室兴功下手之时也。

要超凡入胜,岂是小可的事?必须要一尘不染,万虑俱忘,丝毫无挂,一刀两断,永作他乡之客,终无退悔之心。

0[17]这段话说明/炼己0要果断决绝,若想成就炼己之功,虽然人在尘世,心性上却要与尘世一刀两断,毫无牵挂。

5金丹诗三十六首#后天炼己6:/炼己功夫谁得知,精灵常与我相随。

一尘不染心俱静,万虑皆忘性若痴。

0[18]5金丹诗三十六首#炼己得药6: /炼己功夫继筑基,心头万虑已忘之。

0[19]可见万虑俱忘是炼己的必然要求,而又必须做到真正在心性上的/出世0才能达到炼己的标准,为下一步修炼做好准备。

炼己要求禁绝欲望;禁欲在佛教中常有耳闻。

实际上,佛教为教团制定戒律之首因即起源于男女之欲。

男女之欲牵动全部根尘,人和一切物理世界的众生,这个生命反复轮回的最大根源就是情和欲。

换言之,众生所最突出的行为除了饮食之外,就是淫欲。

这是生命平常的作用,也是最难升华的境地。

[20]对于借彼家为鼎男女双修的同类阴阳丹法,炼己尤为重要,因为如果炼己不纯,将很难做到/火里栽莲0、/针尖上翻跟头0,很难做到逆而成丹。

如5大道论6所说:/是知道欲求还丹,必先绝欲。

0[21]总之,炼己非常之难,修炼多年方可得/随心所欲不逾矩0之炼己功夫。

如5金丹诗三十六首#面壁九年6所说:/九年面壁养神体,默默昏昏如炼己。

无束无拘得自由,随缘随分能知止。

0[22]最后,炼己纯熟的境界即明心见性。

5一贯天机直讲6:/炼己纯熟者,必有孔颜之乐。

0[23]炼己纯熟时的光景是喜乐的。

孔颜乐处,是学/圣人之道0达到高超境界时的精神状态。

明朝的一个道学家王艮所作的5乐学歌6说:/人心本自乐,自为私欲缚。

私欲净尽时,人心还自乐。

0炼己纯熟,私欲净尽,还人心本乐。

5大道论6:/假如炼己纯熟,则心无杂念,体若太虚,一尘不染,万虑皆空,心死则神活,体虚则气运。

0[24]5修真全指6云:/夫炼己之法,即关照本心,而心不为识神之所劳,而身不为物欲之所牵,万缘不挂,一尘不染。

常教朗月耀明,每向定中慧照。

0炼己纯熟,心无一物,达到/吾丧我0的状态,心如死灰,形如槁木,神气却在身中默运,跃跃欲试,欲通大道。

5玄机直讲#一粒黍米说6/炼己持心,明理见性之时,攒簇发火,不出半刻时辰,立得黍米玄珠,现于曲江之上。

0[25]炼己纯熟之时即明心见性之刻,距离得丹为时不远矣。

5玄机直讲#登天指迷说6:/假使有缘之士,得遇真师,先行玉液还丹,炼己和光,操持涵养,回光返照,此即见性明心之事也。

0[26]/明心见性0是佛教禅宗用语,/孔颜乐处0是儒家的经典追求,把这两者与内丹/炼己纯熟0的境界同日而语,三家相见,殊途同归,都达到心性修炼的巅峰境界。

炼己纯熟之境界就是吕祖5百字铭6/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0。

张三丰注曰:/此道乃真常之道,以应事易于昏迷,故接物不可迷于尘事。

若不应接,则空寂虚无。

须要来则应之,事去不留。

光明正大,乃是不迷。

真性清静,元神凝结。

0[27]二、性命双修性命是丹道中的基本概念范畴,谈丹道不能不谈性命。

性命是内丹学研究之首务,内丹学就是性命学。

0[28]从某种意义上讲性命双修就是内丹学。

在丹家看来,修炼丹道,懂得性命真谛,才是人之为人来这世间不虚此行的正道!例如:明代发现的尹真人弟子所著5性命圭旨6:/金丹之秘,秘在性命两字。

0[29]唐代5崔公入药镜6:/神仙之学,不过修炼性命返本还真而已0、/夫学之大,莫于性命。

0[30]宋代张伯端5悟真篇6:/老释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修种,以逃生死。

0[31]宋末元初李道纯5中和集6:/炼丹之要,只是性命二字。

0[32]张三丰5大道论6:/夫道,无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已矣。

0[33]5玄机直讲一粒黍米说6: /如不得旨,一见诸书异名,心无定见,执诸旁门,无有辨理。

既不知穷理,则心不明,心既不明,则不能见性。

既不见性,焉能至命?0[34]清代李涵虚5道窍谈6:/性命双修,此本成仙、作佛、为圣之大旨0,等等,[35]诸多古代典籍均显示出对性命双修的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