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星气溶胶反演

卫星气溶胶反演


31
极端雾霾天的解释是否可行?
污染天天排,华北平原有污染物本底:前题 中高空西北来了浮尘:新源 浮尘和污染物混合了:新的重要机制 影响范围大! 低空吹起了偏南风:重要条件 偏南风带来了水汽:逻辑关系成立 混合颗粒吸湿长大,能见度下降:主导成霾机制 成霾后地温降低形成逆温层、低空更加静稳:大 气物理的逆温形成机制 浓度水平高! 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逻辑关系存立 成霾后地温降低相对湿度增大,促使雾霾更加严 持续时间长! 重:成雾机制发生作用




23
底层大气有偏南风
1月8日18点 1月9日18点 1月10日18点 1月11日18点
1月12日24点
1月13日8点
1月14日24点
1月15日18点
24
底层大气有偏南风
1月24日18点 1月25日18点 1月26日18点 1月27日18点
1月28日18点
1月29日18点
1月30日18点
1月31日18点
华北地区的NO2对流层柱浓度分布图
2013年1月1日 2013年1月9日
2013年1月26日
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 扩散,造成污染物浓度 水平高
13
OMI臭氧监测仪/Aura卫星
OMI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波段范围:270–500 纳米,紫外-可见光 紫外气溶胶指数(UAI,UV Aerosol Index) :基于大气分子散射与气溶胶吸收特性,可以 用于紫外波段吸收性气溶胶的探测。对2km以 上矿物质气溶胶和生物质燃烧的烟尘敏感,可 探测中高层的浮尘、生物质燃烧等
区域尺度遥感监测PM10、PM2.5月平均浓度
PM10
七月
八月
九月
PM2.5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11
1月8~14日期间中东部地区雾霾分布
10
1月24~30日期间中东部地区雾霾分布
11
霾范围与PM2.5分布
2013.1.8~2013.1.14
12
从卫星监测的对流层NO2 柱浓度
0.04 .sr-10.04
0
0
0
0.05 单位: Mm 0.05
-1
单 位 : Mm-1.sr-1
0.1 .sr-1 0.1
0
0 0
0
0.5
0.5 1
1
0
0 -2
0
0 单位 1 : Mm 2
2
-1
4
-1 -3 .sr 3 x 10
0 0
0
0
0.01 单位 : Mm 0.01
-1
0.02
-1 .sr 0.02
激光雷达探测到的大气云气溶胶 后向散射系数的垂直剖面
浮尘和污染物混合
2013年1月11日
2013年1月13日2:00时
浮尘和污染物混合
2013年1月24日
2013年1月25日
颗粒物吸湿增长,消光能力增强
依据:北京地区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四个季节内PM10平均质量消光 效率随相对湿度变化模型
2013/7/9
39
建议6:加强大气污染高时频监测技术
我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光谱范围 信噪比 光谱分辨率 杂散光 工作模式 空间分辨率
技术指标
240-315nm、311-403nm 401-600nm、590-790nm 优于200@UV>312nm(辐亮度1.27μm/ cm2· sr· nm时) 优于2000@VIS>312nm(辐亮度10.89μm/ cm2· sr· nm时) 0.3 -0.5nm • 韩国与哈弗大学合作开展静
全国1月份浮尘发生的频次分布
19
CALIOP云气溶胶偏振激光雷达/CALIPSO卫星
——CALIOP(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
•搭载在CALIPSO卫星上、可以在532 nm、 1064 nm波段探测气溶胶后向散射,在 532 nm 波段探测气溶胶线性偏振度 •矿物质(浮尘、沙尘)可通过非球型具有较 高的退偏比很容易被识别 •CALIPSO算法基于光学特性可以识别出气溶 胶的6种亚类:烟羽、沙尘、污染沙尘、排放 的污染物、海洋型气溶胶.
北京大学 2013年定量遥感进展
我国中东部极端雾霾卫星解析
陈良富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7月6日


1. 极端大气污染的现状与成因问题? 2. 卫星观测现状与问题? 3. 发展战略与关键技术?
我国大气污染依然十分严重
三个显著特点 ① 影响范围大 ② 持续时间长 ③ 浓度水平高
极端雾霾期间北京的情景
25
AIRS红外数据反演的湿度廓线
5km以下大气湿度廓线分布
北京:8-14日 郑州:8-14日
北京:25-30日
郑州:25-30日
偏南风带来了大量水汽
26
颗粒物吸湿增长,能见度下降
依据:北京地区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四个季节内PM10平均质量消光 效率随相对湿度变化模型




27
是否能解释“影响范围大”?
可以探测对流层污染气体NO2、SO2
2013年1月9日浮尘
发现新源:西北来了浮尘
8-14日浮尘监测结果
2013.1.8
2013.1.9
2013.1.10
2013.1.12
2013.1.13
2013.1.14
发现新源:西北来了浮尘
24-29日浮尘监测结果
2013.1.24
2013.1.25
2013.1.26
8
行射 散系 射数 系 平平 行散 8 7

8
退 偏 退偏 比 8 7

7
7
7
6
6
6
6
6
6
6
6
6
6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千 米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02 单位: Mm 0.02
-1
单 位 : Mm-1.sr-1
2013.1.27
2013.1.28
2013.1.29
发现新源:西北来了浮尘
1月周平均浮尘分布
2013.1.1~2013.1.7
2013.1.8~2013.1.14
2013.1.15~2013.1.21
2013.1.22~2013.1.29
18
发现新源:西北来了浮尘?
• 华北地区上空,近2~3天就有一次浮尘来袭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李振宇
极端雾霾期间中东部卫星监测结果
北京市常见的污染过程
北京的空气质量受天气过程控制非常明显
• 北京一场风、或一场雨过后,空气质量非常好 • 静稳天气,排放的污染物逐渐累积,空气质量逐渐变差 • 大概经过一周时间,又来一场风,把污染物刮跑
6
北京市局地污染状况
SO2: 21 ug/m3 NO2: 84 ug/m3 PM10: 121 ug/m3
32
我国中东部极端雾霾事件的成因
• 一月份的强雾霾事件:是在浮尘和水汽共同 作用下,加速成霾过程,放大人为排放的污 染效果的一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 的事件! • 换句话:浮尘、水汽两个外部因素,是北京 市极端污染事件的帮凶!
33
建议1:加强污染气体低层浓度监测技术
NO2柱浓度
2010年1月
2010年2月
2010年3月
2010年4月
二氧化氮 高纬地区 中纬地区 低纬地区
甲醛 不同纬度带、不同季节的二氧化氮、甲醛的对流层廓线
建议2:加强边界层污染物垂直分布监测技术
3月11日无锡激光雷达观测结果
建议2:加强颗粒物成分垂直遥感监测技术
千 米
2013年1月11日CALIPSO气溶胶类型分布图
污染天天排,华北平原有污染物本底:前题 中高空西北来了浮尘:新源 浮尘和污染物混合了:新的重要机制 低空吹起了偏南风:重要条件 偏南风带来了水汽:逻辑关系成立 混合颗粒吸湿长大,能见度下降:主导成霾机制
28
8-14日5km以下大气温度廓线分布
大气温度廓线分布 北京 郑州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提供
0 0
0
0
0.5
0.5
1
1
0
0
-1 -3 单 位 : Mm-1.sr x 10
单 位 : Mm-1.sr-1
建议3:加强颗粒物成分卫星监测技术
沙尘 硫酸盐
烟尘

卫星能否在初步分类的基础 上,给出颗粒物的成分,如沙 尘、硫酸盐、黑炭和水分等含 量的探测?
建议4:加强源清单的卫星反演技术
SO2 2012年8月NO2平均 NOx
2010年11月5日摄于香山
成因解释 ——排放量大、静稳天气、局地排放集聚 主要污染物 ——燃煤、机动车、工业污染和扬尘
7
局地源引起颗粒物浓度分布
北京地区:卫星遥感获得的1km分辨率的地面PM10、PM2.5干 质量浓度 (2007年8月15日晴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