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1)

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1)

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对我学习马克思注意的启发
新华网报道:前不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完成了风云四号卫星UHF 天线展开机构初样振动试验,考核了天线展开机构在卫星发射振动环境下的承受能力,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目前,风云四号正在进行整星电测试,为整星后续正样研制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用它骄傲的航天科技成绩告诉世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不仅达到了量的积累要求,更创造出很大程度的质的飞跃!”
打开手机了解国家的航天史,感慨技术的进步与成长,对于女航天员的飞天更是赞叹!正是因为有了对真理世界的不懈探索,才有了我们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

可谓是“追求追求世界本质,提高生命质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11月7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标志着绕月探测的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具备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能力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

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

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有巨大前途,有强大的生命力。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中国航天事业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步积累经验实力,达到一定高度。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

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

科学家的努力和付出功不可没。

人类充满信心,对外太空充满无限的期许和向往。

对地球的
发展是上升曲折的运动。

世界的发展需要人类发挥源源不断的能动性。

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携带中国第一辆月球车,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关键科技技术实现了这个巨大突破。

观看了嫦娥三号升空的3D视频,视频制作精细,画面清晰。

看到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我心中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

这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科技事业。

人们的认知是不断发展的。

从地球遥望月球,我们用肉眼观察到月球表面皎洁光滑,通过望远镜观测,我们看到了月球表面是坑坑洼洼的,人类首次踏上月球时,阿姆斯特朗真实目睹月球表面布满坑坑洼洼的环形山。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科学家夜以继日搞科研、做实验、模拟月球环境、不断突破瓶颈、脚踏实地迈向成功。

他们内心承载着广大人民的殷切希望,他们内心充满动力,国家和人民给予他们饱满的信任和期望。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他们勇于创新,创造出一辆堪称完美的月球车。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类对月球情有独钟,对月球充满美妙的遐想科学家发明月球车,改进月球车的各个部位,让其发挥关键作用。

月球车到达月球表面,
证实这
我们对月球的认识会更加深入透彻,我们的疑问将逐步得到解决。

实践出真知。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我们分析来自月球的信息,研究月球的真实状况。

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

我们要不畏艰辛,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探索世界运动的规律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这也就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只有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有优秀的方法论,指导我们对人类历史之谜的探究与历史演进规律的解析,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历史中打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