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公害生猪饲养操作规程

无公害生猪饲养操作规程

无公害生猪饲养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养无公害瘦肉型猪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饲料安全卫生质量、饲养技术指标、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和其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朝阳县范围内饲养无公害生猪的养猪场、养猪户和养猪小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406——2001 无公害畜禽肉要求GB /T18407、3——2001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NY5032——2001 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2NY5029 无公害食品、猪肉DB21—557—90 瘦肉型猪饲养管理标准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猪生产学》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运用于本标准3、1 害食品: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采用安全生产技术生产的,无环境污染、无药物残留、无辐射的,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农产品或初级产品。

3、2 瘦肉型猪头轻、体长、胸浅,臀腿丰满,整个猪体呈流线型,一般体长大于胸围15——20 厘米。

屠宰率72%以上,臀腿比率达30%以上,胴体瘦肉率在60%以上,背膘厚度2——2、5 厘米,眼肌面积28 平方厘米以上。

4、要求4、1 饲养环境4、1、1 产地环境符合 GBT18407、3—2001 有关规定4、1、2 产地为无规定疫病区4、1、3 猪场总体布局合理,猪舍总体规划科学、猪舍设3计与建筑形式经济实用,通风良好,冬暖夏凉,满足本标准规定的饲养技术要求。

4、2 品种4、2、1 利用优良瘦肉型猪进行三品种杂交,生产杂交仔猪育肥。

4、2、2 杂交组合方式4、2、2、1 利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猪进行三元杂交,生产杂交仔猪肥育。

如“杜长大” 、杜大长” 、“大长大”等。

4、2、2、2 利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公猪与本地母猪进行三品杂交,生产杂交仔猪肥育。

如“杜长本” 、“杜大本” 、“长大本”4、3 饲料4、3、1 饲料的卫生质量符合 GB13078—2001 的规定4、3、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按 NY5032—2001 的规定执行4、3、3 饲料营养质量达到本标准4、5 项规定要求4、3、4 饲养管理中不得使用食用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的清单中所列兽药及其它化合物。

4、4 技术指标4、4、1 肥育猪入栏体重20 公斤4、4、2 肥育猪饲养期120 天44、4、3 肥育猪出栏体重110 公斤4、4、4 肥育期采食量260 公斤4、4、5 肥育期料肉比2、89:14、5 技术参数4、5、1 瘦肉型猪饲养技术参见表1表1、瘦肉型猪饲养技术参数表日龄、天1—2021—3738—6061—8585—118118—180体重(公斤)—55—1010—2020—3535—6060—110日增重(克)310450625750810体重与采食量采食量(公斤) 0、46 0、911、61、812、17消化能Mcal/㎏3、13、103、103103、10粗蛋白 %2222161614钙 % 0、8 0、8 0、68 0、71 0、65磷 % 0、6 0、6 0、46 0、61 0、45饲粮主要营养水平食盐 % 0、3 0、3 0、35 0、4 0、44、6 饲养管理要点4、6、1 哺乳仔猪(1—35 日龄)4、6、1、1 仔猪出生后,做好护理工作,冬春季节注意保温。

哺乳期仔猪适宜温度:1—7 日龄为32—28℃;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温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

4、6、1、2 仔猪出生后2—3 日龄内,肌注铁制剂,每头剂5量为150 毫克铁。

4、6、1、3 仔猪生后5 日龄训练饮水,7 日龄训练开食,至20 日龄全部开食。

开食后,补喂全价颗粒饲料或全价配合料,日喂5——6 次。

4、6、1、4 每天清扫圈舍、除粪2 次。

4、6、1、5 每周带猪消毒一次,舍内通道和周围环境每周消毒一次。

4、6、1、6 仔猪生后20 日龄接种猪瘟疫苗。

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粪便和精神状态,发现疾病及时隔离治疗。

4、6、1、7 仔猪在生后25 日龄去势,35 日龄断奶。

采用一次断奶法:即在35 日龄时,将母猪赶回母猪舍,仔猪留原栏饲养。

4、6、2 断奶幼猪期(36—60 日龄)4、6、2、1 饲养仔猪进入幼猪饲养期后,3 周内仍喂仔猪料,1 周内控制采食,日喂5—6 次,自由饮水。

3 周后逐渐过渡到育肥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4—5 次,自由饮水。

4、6、2、2 管理4、6、2、2、1 仔猪进入幼猪饲养期、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

4、6、2、2、2 舍内温度控制在17℃—20℃,相对温度50—670%,保持空气新鲜。

4、6、2、2、3 每周带猪消毒一次,舍内通道和周围环境每周消毒一次。

4、6、2、2、4 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 次。

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粪便和精神状态,发现疾病及时隔离治疗。

4、6、2、2、550—55 日龄驱虫一次。

56—60 日龄接种猪瘟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

4、6、2、2、6 幼猪饲养到60 日龄,体重达到20 公斤左右,转入育肥舍,进入肥育期。

4、6、3 生长肥育期(61—180 日龄)4、6、3、1 饲养4、6、3、1、1 断奶幼猪入舍后,育肥前期(61—120 日龄)喂肥育前期料,日喂3—4 次,不限量、自由饮水;育肥后期(120—180 日龄),喂育肥猪育肥后期料,日喂2—3 次,可限量饲喂,自由饮水。

4、6、3、2 管理4、6、3、2、1 断奶猪转入生长育肥舍,按猪的品种、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10—20 头。

4、6、3、2、2 断奶幼猪转入生长育肥舍,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习惯。

4、6、3、2、3 舍内温度控制在15—17℃,相对温度50—70%,饲养密度育肥前期(61—120 日龄)每头 0、5—70、75㎡,肥育(121—180 日龄)每头猪 0、8—1㎡。

后期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4、6、3、2、4 每周带猪消毒一次,舍内通道和周围环境每周消毒一次。

4、6、3、2、5 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 次。

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粪便和精神状态,发现疾病及时隔离治疗。

4、7 消毒、驱虫和免疫4、7、1 消毒4、7、1、1 猪场门口设消毒池,猪舍门前设消毒槽4、7、1、2 猪舍内通道,每周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液消毒一次。

用具每月消毒一次。

经常清扫,保持周围环境卫生。

4、7、1、3 肥育猪转舍前一周,要对猪舍进行维修、清扫、冲洗,并用2%火碱溶液或其它消毒液进行消毒。

经常清扫,保持周围环境卫生。

4、7、1、4 对病死猪按 GB16548 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4、7、2 驱虫4、7、2、1 仔猪在幼龄期转群前(50—55 日龄)用驱虫清四咪唑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

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4、7、3 免疫4、7、3、1 仔猪生后20 日龄,接种猪瘟疫苗。

56—60 日龄8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

4、8 出栏4、8、1 肥育猪饲养到180 日龄,体重达到110 公斤时出栏。

4、8、2 出栏猪按 GB16549 要求检疫合格4、8、3 屠宰后肉产品达到 GB18406、3—2001 和 NY5029规定要求。

5、检验方法及规则5、1 按 GB18406、3—2001 和 NY5029 要求执行。

附加说明:9兽药使用制度一、猪场统一购入所需兽药,并且通过 GMP 认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

二、所用兽药必须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兽药使用准则》三、所用兽药必须经市级以上兽药监察所检测合格的产品。

四、所用兽药必须经兽医开具处方,并在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五、用药过程必须执行农业部278 公告休药期规定,未有休药期规定的药品,不应少于7 天。

六、禁止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或淘汰的药物和农业部公布193、560、176 公告的禁用药品及化合物。

七、防疫必须按规定程度进行,所用生物药品必须从合法单位购入,并按规定运输保存、使用。

10工作人员岗位培训与考核制度一、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国家有关部门对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充分理解无公害产品的含义、技术标准和各项准则等。

二、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分不同岗位做好岗位培训。

三、针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情况,及时做好再培训。

四、对进场工作员,每季做一次考核,对不合格者,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五、鉴于养猪技术快速进步,定期请专家来场外做专题讲座,不断提高无公害生猪饲养管理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