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第九章力与运动

苏科版第九章力与运动

弹力 重力 摩擦力一. 弹力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B.拉力不属于弹力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D.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2.如图所示,图中事例不存在弹力的是( )3.如题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 .4N 和8NB .4N 和4NC .4N 和0ND .8N 和8N4.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 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 ,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

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 0(F 0 > G )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A .乙图读数为F 0-G ,丙图读数为F 0+GB .乙图读数为F 0+G ,丙图读数为F 0-GC .乙图读数为F 0,丙图读数为F 0-GD .乙图读数为F 0-G ,丙图读数为F 05.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A .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B .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 .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D .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第7题图 圆环弹簧拉杆挂钩 甲 乙F 0F 0 丙6.(2011·恩施中考)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如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 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1.0 N和1.5 N B.1.0 N和0.5 NC.2.0 N和1.0 ND.2.0 N和1.5 N7.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A.L甲=L乙=L丙=L丁B.L乙=L丁<L甲=L丙C.L甲=L乙<L丙=L丁D.L丁<L乙<L甲<L丙8.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二.重力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B、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C、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D、重力的方向总与水平面垂直2.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

若不计空气阻力,我们用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3.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4.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A.F1 B.F2 C.F3 D.F45.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图16所示的两个标志牌。

如果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该车通过桥中央时对桥面的压力为 N,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 h。

(g取10N/kg,车长不计)三.摩擦力1. 下列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的是()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和闸圈之间的摩擦B.用圆珠笔写字,笔尖的圆珠与纸之间的摩擦C.用卷笔刀削铅笔,刀与铅笔之间的摩擦D.紧急刹车车轮不转动时,车仍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这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2.如图4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

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A.4.5N B.1.5N C.3N D.2.1N3.小强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N;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小于/等于/大于)10N.4.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甲乙丙5.如图所示是人在步行前进时的情景.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填“前”或“后”),所以对人前进来说,摩擦力是力(填“动”或“阻”).鞋底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6. 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等两个力C.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7.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8. 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乙、F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F 丙B .F 甲>F 乙>F 丙C .F 甲<F 乙=F 丙D .F 甲=F 乙<F 丙9. (2014烟台)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A .F1=F2>F3B .F1>F2>F3C .F2>F1>F3D .F1<F2=F310.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 ,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A .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N 的力B .甲和乙都受向右15N 的力C .甲和乙都受向左15N 的力D .甲和乙都是15N ,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11.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

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 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

先将长木板N 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 在N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 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 甲;然后再将N 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 沿N 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 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 乙。

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 )A .两次M 所受滑动摩擦力f 甲 < f 乙B .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C .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 乙D .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12. 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 点滑至b 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 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13.样操作的错误是:物体不在 上运动。

纠正错误后,若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M甲 M N 乙 甲 乙 a b 左 右 33 2 2 N 障碍物障碍物14.如图甲是工厂中运送煤块的皮带传输机,图乙为它的工作过程简化图,转动轮带动水平皮带匀速向右运动。

当将一煤块A轻轻放在皮带的左端,煤块在皮带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向右作速度增加的变速直线运动,此时煤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选填“向左”或“向右”)。

经过较短时间后,煤块随皮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运动,此时煤块所受的摩擦力。

(选填“为零”、“方向向左”或“方向向右”)15.如图4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1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及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1s末物体处于______状态,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4s~5s间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17.小明和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时,将木块放在一水平木板上,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______运动.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分别测出每次的滑动摩擦力f,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6压力F/N 2.0 3.0 4.0 5.0 6.0 7.0 滑动摩擦力f/N 0.6 0.8 1.2 1.5 1.9 2.1(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图象.(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______.(4)理论上,该实验次数越多越好,其好处是______.(5)小华在实验时发现:开始拉动静止的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时,测力计的示数会发生变化.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F-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由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通过请教老师后知道这是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6)小明猜想: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值与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压力越大,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就越大.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器材:木块一个,砝码若干,______.(补充所缺器材)简要做法:______.如何判断:______.18.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读出台式测力计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③再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与步骤①中的示数相等,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序号台式测力计示数F1/N 金属盒总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2/N① 4.8 4.8 1.8② 3.2 1.2③ 4.8 6.4 1.8实验相关数据如下表:(1)此实验是根据______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2)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具有容易操作的优点,具体体现在:______.(写出一条即可)(3)请你补齐上表中空格处的数据,其值为______N.(4)实验中是通过______来改变金属盒总重力的.(5)比较实验步骤______(填序号)的数据,说明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19.四.惯性1.下列属于利用惯性的是;属于防止惯性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