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范文之文化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材料范文之文化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文化示范社区汇报材料【篇一:2010年红石板社区创建杭州市文化示范社区汇报材料】紧抓区域文化特色打造社区文化亮点——红石板社区创建杭州市文化示范社区汇报材料红石板社区地处米市巷街道中部,东至古河巷,西至湖墅南路,南接新华造纸厂,北起潮王路,辖区面积约0.13平方千米,共有住户2223户,总人口4138人,辖区有共建单位18家。

社区内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善。

社区现有办公、活动用房近1000平方米,服务功能健全,为居民提供了优雅的工作、娱乐、休闲、学习、锻炼于一体的活动场所。

社区自2001年4月成立以来,曾先后获得了“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浙江省充分就业社区”、“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绿色社区”、“浙江省示范居委会”、“杭州市文明社区”、“杭州市节水型社区”等多个国家、省、市、区级荣誉。

我们社区正以蓬勃的朝气、与时俱进的精神,朝着建设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的方向不断努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意识不断增强,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和大众化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多年来,在市、区、街道政府部门的领导和上级文化部门直接指导与帮助下,我社区始终坚持把开展大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性文化参与度工作作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新时期“解放思想大行动”工作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将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工作作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着力点,围绕以“社区文化特色为抓手、打造社区文化新亮点”为工作核心,科学引领社区各支文化团队、推进创新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逐步形成了以为社区居委会为龙头,辖区共建单位为骨干,居民小区为基础的群众性文化网络格局,密切结合辖区实际,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全民性社区文化活动,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体生活,陶冶了思想情操,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和谐、健康的发展。

2010年我社区自决定申报创建“杭州市文化示范社区”以来,在社区的工作计划、社区文体工作任务中,“文化创强”均作为重要工作和核心任务被提出,并将此项列为红石板社区党委重点工作事项,制订并通过“创建”工作实施意见。

我社区对照“杭州市文化示范社区”的考评标准,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并加强宣传,不断强化社区文化方面的室内外设施建设。

经初步自评得分100分,已达到“创建”要求。

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责任明确制度规范历年来,社区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每年的文化工作专题会议和多项文化主题活动,研究社区文化工作,重点解决社区文化工作发展中遇到的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场地设施等实际问题,提高“创建”意识,强化“创强”理念,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形成又快又好发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强大合力。

在发展规划上,社区明确提出文化工作“争优、创强”的工作目标;在人员配备上,落实社区党委副书记主抓社区文化“争优、创强”工作,社区文体工作者全面负责,加强社区文体工作力量,在年初或年终分别表彰先进、总结当年文体工作、安排、布臵来年社区文化工作计划。

同时,我们不断深化“创强”工作的宣传力度,根据考评标准内容和实施方案,邀请社区范围内的中小学校长、共建单位负责人、社区团队主要负责人、居民小组长、党支部书记共同参与的社区文化“创强”工作和各类活动,向他们广泛宣传“创强”工作意义,把“创建”工作向社会全面铺开。

为营造“创强”活动氛围,社区积极利用近30米的宣传栏、黑板报、横幅标语、公益广告、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多次组织文体团队参加市、区等多种主题文化活动,扩大我社区创强影响力、提高社区文体工作知名度。

几年来,社区先后投入资金,用于改善文化娱乐设施、开展文化活动和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与此同时,社区在原有的文化团队基础上,不断吸收、邀请社区内的在职教师,工、青、妇干部,离退休人员加入,整合了人脉资源,拓展了各支文化团队力量,成立了社区艺术团体——“红石板社区阳光艺术团”,确保社区文化工作组织健全、制度规范。

各支文化团队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

社区在居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专门配备了文化活动指导员,形成了社区文化传播、普及网络。

此外,社区建立文化档案,根据实际情况对群体活动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管理。

二、拓展文化活动场地创造优越活动环境社区在成立之时,为保证社区居民充分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专门开辟了两处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室外文化娱乐活动点。

随着近几年群众性文化工作日新月异的发展,广大社区居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原有的场所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我社区于2006年投入资金40余万元,建立了450平方米的室内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内设: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室、多媒体综合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多个活动场所。

活动中心内各种健身设备配套齐全,全部公开挂牌,365天不间断向居民开放,受到辖区居民的热烈欢迎,每天都有不同的文艺团队或居民来此活动、娱乐,电子阅览室专门配臵了10台电脑,与杭州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直接对接,此外图书室丰富的藏书让社区居民们畅游知识的海洋,方便了社区群众了解文化动态、学习文化知识,真正做到了不出小区看世界。

2010年,社区以创建“杭州市文化示范社区”工作为契机,对原有的室内文体活动中心进行了全面维修,进一步夯实社区室内文化活动场所的硬件设施基础。

与此同时,社区积极促成与辖区单位的共建共享工作,努力做到社区与辖区单位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社区文化工作落实于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当中。

2008年,我社区通过与辖区单位中国浙江海事局友好协商,将200平方米的广场空地不再用于车辆停放而改为居民文体娱乐活动点,这一友好协商的结果,不仅把广场让给了我社区居民供文化娱乐锻炼健身之用,更是把开创社区文化特色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至此,我们欣喜的看到:每天清晨,在和煦的阳光下,社区广场上腰鼓爱好者锣鼓喧天,好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每天晚上,在华灯闪烁下广场舞爱好者们翩翩起舞,整一个生活品质的生动体现。

大运河边,戏迷票友歌声阵阵;社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到处都留下了社区居民快乐的身影……三、社区文化团队百花齐放展现社区文化魅力精华社区文化团队是构成社区文化工作的基本单元和管理的载体,建设规范有序的建设团队是创建“市级文化示范”的基础工程,也是构建社区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社区成立至今,先后建立了包括红石书画协会、腰鼓队、舞蹈队、乐鼓队等多支的文化团队。

每一支队伍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其中比较出色有2支,一支是红石书画协会,协会成员一度达30余人,2006年底书画协会在社区的帮助下,成功的在新浪网上开设了自己的博客——“红石书画博客”,成为杭州第一个在网上开辟的社区文化团队。

此外,社区腰鼓队的活动也可圈可点,例如:社区腰鼓队参加了2006年的“杭州市腰鼓舞大赛”,不论在整体队形、配合上,还是个人动作、神态上,队员们都表现地淋漓尽致,展示出红石板社区腰鼓队高昂的精神风貌,最终将冠军奖杯收入囊中;社区舞蹈队的排舞也是社区的一个独特的闪光点,排舞队员大都为社区退休群众,她们自编、自排、自演的舞蹈节目更是社区大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2008年米市地区“共建杯”文艺汇演上具有民族风韵的舞蹈《咚吧啦》让现场的观众眼前一亮,此节目还参加了当年杭州市第五届邻居【篇二:文明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汇报材料】示范性文明社区创建工作阶段性汇报根据年初区委一届两次全会的要求,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广场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创建文明示范社区”的新起点,坚持“软硬并举,重抓软件”和“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坚持立足基层、找准基点、夯实基础,在为居民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努力推动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的同步提高,在塑造充满活力的大都市中心社区整体形象的进程中不断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了党工委对社区事务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对社区资源协调整合优势。

党工委以抓好调研、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抓好基层,扎实推进工作,抓好队伍,提高效能,提供保障为主线,今年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找准基点,确立未来三年社区发展的总体目标1.在多层面、多视角地调查研究中找准发展的基点。

按照社区建设和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从长远着眼,当前着手,围绕找准基点、明确定位的要求,启动了三个层面多个视角的调研。

一是结合今年创建示范性文明社区的阶段性目标,年初由党工委成员带队,组织了包括社区党建、社区资源开发、居委会基层民主建设、社区共建等十个专题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阶段性的创建重点;二是结合中心组课题,开展了对社区内的老人、残疾人等八类特殊人群的调查摸底和分析研究,拓展居民区思想道德建设的视野和工作范围;三是结合制订社区未来三年社区发展纲要,专门组建了临时工作小组,从理清街道职能着手,实施了对街道科室工作职能、现有工作资源、今后发展趋势以及社区基础情况等全方位的深入调研;从了解居民对社区的生活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着手,按照居民户10%的比例开展了广泛的居民需求调查,为确定社区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依据。

2.在有分有合、上下联动的整体规划中统一发展的目标。

社区工作是由条块结合构交的集中平台。

这既决定了工作特点是千头万绪,又明显地反映了职能分割和交错。

而示范性文明社区建设的要求,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来确定各自的基点、统一分散的思想和行动。

为此,我们抓住制订三年发展纲要的契机,把制订纲要的过程当作是一个思想再动员,目标再明确,行动再统一,力量再凝聚的过程,通过全体机关干部共同参与、两上两下的科室职能梳理和目标设定,通过邀请专家进行集中培训以及分阶段的试点科室交流等途径,保持了调研过程和制订过程与机关干部的思想认识居民区工作、科室工作和街道工作的上下联动,科室工作目标和社区发展目标的有分有合,找准了各自工作的基点,将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职能科室的目标和要求统一到围绕社区三年发展纲要的整体规划和创造性地实施社区建设和管理上。

由此,我们已将未来三年广场社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初步确定为:以实现党工委对社区工作的有效领导为保障,新的社区建设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并取得与传统社区机制明显相区别的效果。

保持环境质量、公共物品和社会化服务在上海的中上游水平;初步形成居委会“四自”运作的模式,形成广泛参与和能够自主运行的志愿者网络;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有明显推进,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程度有明显提高,各类社会问题得到明显缓解,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和谐家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