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季羡林《幽径悲剧》课件

季羡林《幽径悲剧》课件


正音辨形
蜿蜒 (wān) (yá n)
潋艳 (lià n) (yà n) 浩劫 (jié )
你能读准吗?
凄清
攀附 诛伐 (qī) (pān) (zhū) (jīng) (yè ) (mé ng)
back
u) (chà ng) 荆棘 惆怅 (chó 虬干 (qiú ) 悚然 (sǒng) 摇曳 愚氓
季老在文革中的遭遇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另一篇散文《二月 兰》中写到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心情。 他写道:“我当时日子实在非常难过。我 知道正义是在自己手中,可是是非颠倒, 人妖难分,我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答, 一腔义愤,满腹委屈,毫无人生之趣。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 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 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鲁殿灵光 万斛
毛骨悚然
9、形容非常吃惊和恐惧的样子。
10、形容繁多。
林林总总
back
思考: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悲剧?
一 句 话 概 括
径 上 的 一 株 古 藤 萝 无 端 被 毁 的 悲 剧 。
北 大 燕 园 内 , 作 者 自 家 住 处 附 近 一 条 幽
第一部分:幽径之美
(1~6)
第二部分:藤萝之美
(7~10)
第三部分:藤萝悲剧
(11~16)
研读课文——幽径之美
• 仔细阅读课文1~6节,想一想,作者是从 哪两个方面来写幽径的?
两个方面: 一是写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 视之。(1~2) 二是写幽径的美景。(3~6)
春:小花生命灿烂
幽 径 之 美
山上
夏:绿荫之浓烈 冬 :虽是隆 冬,却无 “萧索” 之感
秋:别具一格的生 机
湖中
夏:绿叶红荷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古 藤萝的美,而要先描写幽径 之美?
幽径之美
烘托
藤萝之美
研读课文——藤萝之美
仔细阅读7~10小 节,找出描写藤萝美的 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 描写藤萝美的。
藤 萝 之 美
外在美
藤萝是真善美的化身
内在美
研读课文——“我”与藤萝
再次阅读7~10小节,体会作者 对藤萝的感情。
(jí )
1、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2、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加重视。 4、软弱胆小的人也奋发刚强起来。 5、水波荡漾的样子。 6、如刺猬的硬刺那样丛聚,比喻众多。 7、表示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8、形容容量之多。
司空见惯 等闲视之Fra bibliotek3、互相对照、映衬着就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 相映成趣
懦者立怯者强 潋滟 猬集
季 羡 林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山东清平县人。北 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 学家、文学翻译家,世人称其为“学 界泰斗”、“一代宗师”,是国内外 公认的“东方学大师”,梵文、巴利 文专家。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 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 俄语书籍。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 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 面卓有建树。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的 研究和翻译,还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 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 羡林散文集》。
作者把古藤萝的形、声、 色、香之美写到极致,把自己 对古藤萝的喜爱之情也写到极 致,其目的是什么?
研读课文——藤萝悲剧(11~16)
找出文中描写藤萝被毁之后的 语段,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藤萝 被毁后的惨状的语句,并谈谈你 的感受。
探藤萝悲剧之因
愚氓 伟人 世人 燕园中人 无端杀害藤萝 决不会这样关心 争名于朝 争利于世 决不会注意 决不会关心 决不会伤心 制造
悲 剧
愚昧是发生悲剧的根本原因!
在“十年浩劫”期间,毁灭美司空见 惯。可是在1992年的春天,十年浩劫已经结 束十五六年了,在北大校园里,竟然还有 不知道欣赏美,甚至毁灭美的“愚氓”, 他们还在继续制造着毁灭美的悲剧。这些 人都漠视美、对美的毁灭无动于衷。社会 群体缺乏对“愚氓”灭美现象的重视,缺 乏爱美护美的意识。才是导致悲剧的根本 原因。萝的悲剧,是幽径的悲剧,也是燕 园的悲剧,也是北大的悲剧,更是那个时 代的悲剧,更是我们人类的悲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