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婷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书

王婷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书

(2)回顾你曾接受的课程,在这些过程中,你学会了哪些技能,并将其列下来
(3)再想想你平时常常从事的活动,从事这些活动需要哪些技能,扩充技能表
(4)回想你所做过的最成功的,最让你自豪的事情,并与旁边的同学分享这次经验,分析在这些经验中你显示出哪些能力,将其列下来
2.将参与的同学分两人一小组,分享彼此所列的能力表,同时互相讨论与这些能力有关的职业有哪些(也许有人认为打游戏破记录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实际上打游戏需要脑力,身体等多方面协调)
3、小组活动会有小组计划书、活动记录、评估报告等文字资料和活动影像资料。
4、社工、志愿者、专家等登记在册,每次活动都有记录,项目组备案,以备查验。
项目活动(为了实现目标,将要开展哪些具体活动,何时何地、如何实施以及为此进行的人员准备等)
本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小区流动人口、外来务工子女贫困家庭的儿童为服务人群,以帮扶社区内有需要的困难家庭。
地点:不限
活动四:亲子沟通
前期准备:
1.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太爱听爸爸妈妈的话?
2.志愿者友情客串演出4段情景剧,分别展现不同的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方式。(不良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的方式)
3.每个学生准备一段话:我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并做一份小手工艺品如折纸、贺卡等,送给父母
4. 邀请了两个优秀的家长代表发言
家长互动,踊跃发言提出问题
例如“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和我沟通?孩子为什么越长大越不听话?
(四)、再让我们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我有时不听家长的话可能是因为:(我们做了一个调查)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我对他们不服气,他们自己都做不到。
3、可能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4、我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d、情景剧剧本准备(简单、有针对性)【由志愿者表演】,上网以及去向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了解相关情况。
第二阶段 前期探索阶段(5月下旬)
主要包括通过深入学校了解服务对象家庭情况,并且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进一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研究主要工作方法,开展第一阶段服务项目。
1、需求评估。以深问卷调查的形式全面评估服务的需求,问卷调查主要以学校教师推荐的学生为对象,由专职工作者向家长详细的讲解活动计划,了解了社区内特殊儿童现状和需求,初步评估后确定服务对象。
活动:
(一)、 由参与活动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父母亲(包括姓名、爱好等)
??(二)、从学校的实际调查中,了解了生活中某些家长的沟通方式,由志愿者有情客串演出。展示三组情景剧(不良的沟通方式)
(三)、对于这样一些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这些是同学们的表达,我更想听听作为家长你们的想法,您与您的孩子是怎样沟通的?(聊天聊些什么?有哪些困惑?)
(七)、总结一下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可能就是这六点吧:
1、坦诚交心这样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譬如遇到孩子有些不良行为时,如上网成瘾、抽烟等,父母首先要冷静,不要气昏了头。再鼓励孩子说出原因或心中感觉,再来分析处理。有一位家长说:“我孩子特别贪玩,一玩起来就不愿回家,说不想回这个家。觉得反正在外面比在家里开心?首先家长要想贪玩这是正常现象,父母应当给予理解,这样孩子才会喜欢这个家。其二、要改变孩子玩的毛病,要先从改变亲子关系入手,要让孩子在家里住下来。其三、要坦诚地与孩子交心,只能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放弃不管。
2、社会发展需要:低保家庭父母因经济地位而引发婚姻不协调、失业压力、教养方式恶化等问题,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在身心发展、受教育、与父母沟通、实物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较突出。且青少年是富有创新意识、行动力强的群体,对社会的整体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需要政府及社会对低保家庭的青少年给予特别的关注。
3、区域发展需要:街道和社区流动人口多,伴随着城市化衍生的流动儿童较多。他们多是跟随着家庭分散地居住在这一带的城市社区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支持网络,他们面临的问题比其他流动儿童更为复杂。同时,这些流动儿童多处于学龄期,而学龄时期是向青春期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学龄儿童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同辈关系,可以帮助其顺利的进入青春期。可见,对流动儿童的服务是存在着大量需求的,因此,开展此项目意义重大。
项目实施地:社区低保家庭小学生
受益人群
1、直接受益人:本项目的直接服务对象,即来自区域内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儿童,预计为15人。
2、间接受益人:实施规模不少于200人次,受益家属近100人。通过社区宣教等相关社区服务互动,预计受益人群约200人次。其次,总结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积累的可借鉴可推广的实务经验,将会为朝阳区今后开展居家综合服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个人身体上的良好特征:甜美的笑容,悦耳的嗓音等
一个人极其讨人喜欢的个性:体贴他人,细心整洁,有耐心
一种引人注目的才能或技巧:文笔好,口才棒
(所列出的项都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
3.写完之后,每组之间展开自由讨论,每个人都要告诉对方自己所观察到得东西
4.建议每个人把搭档所写的反馈信息记录下来,在自己沮丧的时候读
内容:利用课后、周末和寒暑假为区内儿童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小组、亲职辅导和个案管理辅导等系列活动,帮助提高区内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
活动一:提升自尊感,自信心
1.向大家暗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赢得别人的尊重。
2.让参与活动的同学自我介绍之后,在背景音乐的欢快气氛下,主持人要求每个参与者到场地中央的盘子里选取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根据自己所选制片的颜色与形状,到群体中寻找能与自己图形契合的“有缘人”,找到了“有缘人”后,两人坐在一起,然后让每个组写出四到五个他们所注意到的自己搭档身上的特点,或第一印象,诸如:
3、培养具备一定社区组织能力的志愿者及服务站工作人员,为单亲父母及子女的
问题解决提供持续力量,且进行后期跟踪调查。本次长期的活动设定为实验性活动,
如若效果明显,将进行推广和继续长期服务,建立多个服务基地。
项目周期:
半年(6个月)
实施地点:
社区活动室
项目的成功指标:
信息/资料来源:
1、为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建立资料档案,及时更新、日益完善。
2、温和的态度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总是以一副威严的的面孔对孩子,以严厉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无形中会使孩子产生畏惧的心理,从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只有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才能使他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达到愿意接受教育的目的。
项目产出:
1、使父母认识到钱与教育的矛盾、投入与回报的矛盾,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真正把家庭教育的实质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父母技能培训(包括心理技能、社会技能)也可以相应展开,引导父母自身素质的提高。
2、致力于儿童、家庭、社区和机构之间的联系,为儿童缔造更有力的成长环境,探索并发展以儿童为本、以社区为依托、发展个人-家庭-社区-机构四位一体的整合性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和谐社区的建设。
时间:30分钟
道具:笔记本,笔
场地:不限
活动三:人生理想
订立合理可行的人生目标:近期、中期、长期。对未来的生涯规划是辍学务工,继续升造还是读职业学校。大学生志愿者在一旁提供咨询和辅导。写好后在全体面前清晰地说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志愿者确立二对一的初中生学习帮助,建立良好的关系。
时间:30分钟
道具:笔记本、笔
5、他们经常骂人,我反感他们。
6、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7、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8、他们说话太罗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听等。
(五)、那么孩子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呢?展示一组情景剧(孩子喜欢的方式)
(六)、也有的家长做的很好,这里请他案辅导服务,满意率80%以上,疑难个案转介率80%。
3、组建不同主题的兴趣小组(不少于16次),提升儿童的综合素养。
4、组建一支主要由专家、社工、志愿者组成的30人以上的常规化服务队伍一支。
1、电子和纸质档案各一份,平时积累、不断更新。
2、个案辅导、转介活动等皆有及时、详细的活动记录。
项目目标:
(一)、发展他们潜能,提升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提升自尊感,订立合理可行的人生目标:近期、中期、长期,体会成功经验发展自我效能,发掘自己的长处,学习欣赏自己成功的地方,正确的认识自己。引导他们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制定预防策略,协助低保贫穷家庭的青少年进行生涯规划。
(二)、促进学生与家长以亲子关系的长的交流,使双方均能相互理解与信任,使父母更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改善和家庭问题的分析为主。
2、建立档案。为参与服务的服务对象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使服务对象接受课业辅导、个案及小组服务后皆有及时、详细的记录,以反映服务对象参与服务之效果。
3、招募志愿者。根据服务需要在京高校招募若干大学生志愿者。
4、开展项目服务。
第三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6月至8月)
主要根据初步实施阶段的效果,进行适当调整,正式全面开展服务项目,形成较为稳定和成熟的服务项目,旨在整合多种资源并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实现个人和环境的初步改变。
4、社区工作需要:青少年的发展对于社区来说,是推动社区营造非常重要的一环。社区需要为青少年的学习、健康发展及能力建设提供广泛的支持网络,青少年的正向成长发展又能够为社区营造和发展带来新鲜血液。所以,有目的地提供针对社区青少年发展的服务,发挥社区各系统的联合资源作用,促进青少年在社区中的能力建设,这是一项有着深远意义的工作。修改意见同上!
编 号
社会组织服务项目
申 请 书
组织机构:
立项日期:
项目名称:关注孩子心灵上的成长
项目设计的背景及对社区需求的把握:
项目目的
促进学生与家长以亲子关系的长的交流,使双方均能相互理解与信任,使父母更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改善和家庭问题的分析为主。整合多种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为区内儿童开展社区服务,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实现个人和社区的和谐一致,从而促进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相关主题